最近,你們運動了嗎?
有個小男孩不僅遊泳、騎行、跑步不停歇,甚至還擁有6塊腹肌,更重要的是,他才12歲!
今年9月,12歲的金産界在上海崇明以3小時09分29秒的成績,完成了“中國最小年齡鐵人三項奧運标準距離挑戰賽”,比賽内容包括1500米遊泳、40公裡騎行、10公裡跑步。
看完這個數據,合育君由衷豎起大拇指,向這位金同學表示敬佩。這樣的強耐力、高體能,合育君作為一個成年人也是望塵莫及的。網友也紛紛表示,這麼多項目,普通人可能都很難堅持下去。
金産界的爸爸也說,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難用三小時完賽,而他的自行車甚至隻訓練了兩個月的時間。
據金産界爸爸的描述,金産界從7歲開始就跟着他一起跑步,并且在他的鼓勵下,金産界最終把運動變成了習慣,如今還有6塊腹肌。
對此其實網上也有一些其他的讨論聲:
@這樣對孩子的身體真的好嗎?
@首先鍛煉肯定是好的,但是這麼小如果經常超負荷鍛煉,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當然不排除因人而異的特殊有潛力的體質。
@完了這孩子長不高了,家長不懂得過早增肌的危害嗎?
@這麼高強度的運動,這個12歲的男孩生長發育會不會有問題?
其實在合育君看來,比起同齡孩子拿着手機沉浸在遊戲中,這個12歲小男孩選擇進行體育鍛煉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至于說影響孩子生長發育,他的訓練過程是循序漸進地進行,況且通過他的比賽身影來看,人家明明是個大長腿。
體育教育
并非隻有運動那麼簡單
英國著名的伊頓公學有一個宗旨——運動第一,學習第二。
在他們眼裡,體育教育并不隻有運動那麼簡單,體育的本質是人格的教育。
因為運動除了能夠強身健體之外,還傳遞了這樣的精神:競争、合作、公平、責任感、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對輸赢的正确态度。
就如同國慶期間全國熱映的《奪冠》,作為一部少有的體育題材電影,卻很好地彰顯了體育的魅力以及向大家傳遞了團結互助、不服輸、不留遺憾、永遠戰鬥的女排精神。
電影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講述的是曾經創造五連冠輝煌曆史的中國女排隊員和教練的群像。
這群女孩處在中國剛剛打開國門的時代,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國家建設都遠落後于别的國家,可是她們不服輸,就是要向外界證明:“中國人,行的!”
在一切設施不完善的條件下,她們最終憑借永不言敗的信念,戰勝對手取得“五連冠”的曆史佳績。
電影後半部郎平身份轉變為教練,她告訴隊員,要知道自己為什麼打球,不是為了别人,不是為了成為别人,而是因為明白自己心中的熱愛,成為你自己。
她還說:“我們為什麼那麼需要那些勝利,是因為我們内心還不夠強大。”
所以體育教育,并非隻有運動、強身健體那麼簡單,而是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因材施教
選擇孩子感興趣的運動方式
都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其實這句話一直不假。
我有個遠方親戚,小時候特别喜歡舞蹈,但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便沒有學成,所以現在就給自己的女兒報了專業芭蕾舞學習班。
但是一段時間過去了,發現孩子并不想要去學習班,甚至撒謊說自己不舒服以便逃避去學習班。後來多次溝通後才知道,原來孩子并不喜歡芭蕾,根本不想學。
其實從頭到尾喜歡芭蕾的都是孩子的媽媽,孩子并不喜歡。
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有時不僅會适得其反,得不到想要的結果,甚至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情緒變得易怒愛暴躁,久而久之也會讓孩子對其他學習失去興趣,所以要學會用興趣來當孩子的老師。
當然,作為父母也要學會改善孩子的“三分鐘熱度”,培養他們的專注度。
有很多孩子起初喜歡并主動選擇某項運動,但運動本就是一件消耗體力的事情,尤其一段時間内還不能獲得成就感,就會顯得格外枯燥無趣甚至喪失信心,所以部分孩子就不能夠堅持下去。
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的鼓勵和支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一次“狠角色”,幫助孩子堅持下去,陪伴他們一起度過适應期。
以身作則
才能有效驅動孩子的積極性
孩子運動習慣的養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響,對體育運動沒有興趣的父母很難在行為上給孩子積極的示範。所以身為父母以身作則,才能有效驅動孩子運動的積極性。
杭州的一位爸爸就很好地做了示範。
今天國慶期間,江南實驗學校初二學生李銘希和老爸李彪,用5天時間,環杭騎行395公裡。
根據介紹,老爸李彪是個馬拉松愛好者,至今已經跑了數不清的半程馬拉松,平時每周的跑量在50-80公裡,一個月下來跑量超過200多公裡。兒子李銘希深受父親的運動精神影響,不僅平時喜歡騎行,還是班裡的體育委員。
李彪還說,這是他和兒子第一次長距離騎行挑戰,也是兒子出生後,父子倆第一次單獨相處整整五天時間。
五天時間,父子倆每天早上9點出發,每10公裡休息一下,然後繼續上路,直到下午4點才開始找旅館休息,晚上兒子做作業,老爸則在一旁剪視頻。
這趟騎行雖然已經結束,但在合育君看來,這五天的經曆一定是他們父子共同寶貴的精神财富。
都說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那必然要注重孩子的每一個發展面,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體育教育。因為運動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更能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與融洽,同時教會孩子與人的相處之道。
最後合育君想說,把體育變成一種成功的教育方式和一種健康的生活狀态,才能達到我們終身體育的目标,所以放下手機吧,和孩子一起做做運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