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幸福河北##2021頭條帶你看河北##2021我為河北文旅代言##2021就看國際莊#
中國古代最早的城池,是軍事防禦所需。早期的古城址,都包含一定的軍事功能,所謂“築城以衛君,築郭以守民”。秦漢以後,曆代王朝往往選擇一些關隘要地修築城池,以屯兵駐軍。金、元代以前,城池的城牆大多是夯土城牆。到了明代,面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侵擄掠,明朝采取了以築城為重點的防禦策略,各地紛紛築城,“郡有守,守土之法,城池為先”。由于制磚業蓬勃興起,比夯土更加堅固耐用的磚砌城牆成為主流,現在留存至今的各地古城牆,絕大部分是明代磚砌城牆。
在清代的鼎盛期,城垣的建設和修繕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制定了相應的修葺和維護政策,如雍正皇帝曾經上谕内閣,将城垣有無頹壞确定為官員接任時的交接項目之一,并作為直隸省新修城垣的成例(《世宗憲皇帝上谕内閣》,卷七十八,《四庫全書》,史部,诏令奏議類)。雍正七年(1729),清苑縣知縣徐德泰修建了保定城牆,并建有兩丈寬的四門馬道。雍正十二年(1734),由于暴雨,保定省城西南角坍塌,時為直隸總督李衛籌款修繕(《世宗憲皇帝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四庫全書》,史部,朱批谕旨)。
乾隆朝直隸總督方觀承,勤政為民,對省内河間、保定多地的城牆、城池加以修繕。
因修河間城,皇帝禦賜詩
河間府系古瀛州,自北魏太和十一年(487)開始設置,隋大業三年(607)改瀛州為河間郡,守城者千方百計修繕積累,城牆愈加堅固。北宋時期,河間作為高陽關路的中心城市,轄十一州軍,是禦遼前線極為重要的樞紐。包拯任瀛州知州時,還為邊防松弛,遼人混入城内而有所作為。河間城牆高大規整,“視他邑頗為莊麗”。金、元時期,河間成為“萬戶元帥府”,其作為軍事重鎮的地位更加鞏固。明代在軍事方面,選擇了以衛所為特點的屯軍制度,而屯兵于河間的“河間衛”則于河間府城内設立指揮所,大量中、上層軍官及其家屬在河間城内生活,一時繁華無比。在明代萬曆六年、十年(1582),河間城池兩次由知府領銜整修,在原來夯土基礎上以青磚裹砌,後一次修砌用了兩年時間才施工完畢。至此河間城牆周長兩千三百六十二丈,高三丈二尺,寬一丈兩尺,四個城門及城樓,防禦用的敵樓共有四十一座。清代河間府下轄獻縣、阜城、肅甯、任邱、交河、甯津、景州、吳橋、東光、故城等10縣。城池多次重修,更加堅固。乾隆本《河間縣志·城池》轉引《武備志》評價為:“守城之道,城制為主”。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乾隆九年(1744),方觀承為直隸布政使時,河間從朝廷申請了一筆專款,由府、縣同修城牆,直隸布政使方觀承、知府徐景曾、知縣王屋霨親自督辦,兩年時間修成。河間府城東南複建文昌閣,巍然壯觀,四大城門中,東門為阜春門,南門為登瀛門,西門為瀛西門,北門稱拱極門。城内,兩條大街直通四個城門,交彙成“田”字形;東半城建有府署,府署以南為縣署,城西南設有火藥局,可知府城的政治和軍事地位;城南有瀛台,城北有高陽台,兩座高台巍然高聳,成為河間一景;分散其間的關帝廟、城隍廟、資勝寺等寺廟常年香火缭繞,賓客盈門。這格局一直維持到清末民初,巍巍古城牆成為河間古老曆史的象征。
乾隆十六年(1751)春正月,乾隆帝陪伴皇太後第一次南巡江浙、路過直隸省河間府時,賜給已擔任直隸總督的方觀承等迎駕衆官一首《河間道中示直隸官》的詩。節錄如下:
河間古瀛州,文物頗可觀。
前巡适災餘,室家才苟完。
版築命代赈,雉堞俨崇垣。
闾閻亦較盛,菆井騰炊煙。……
在這裡:瀛州:今河北河間市一帶;版築:是築牆時用兩闆相夾,以泥置其中,用杵舂實。本句意為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修城牆赈災。雉堞:古時城牆長三丈高一丈為雉,堞:女牆,即城上端凹凸疊起之牆,泛指城牆。
此詩選自《四庫全書·高宗禦制詩·二集·卷二十二》第42冊,第53頁,詩第一句交待賜詩的地點,揭示河間悠久的曆史。“前巡适災餘,室家才苟完”,指的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乾隆帝陪伴皇太後巡幸河南嵩山洛陽路過河間時,正是河間府及所屬的肅甯、任邱等縣因潴龍河水漲而遭受水災之後,那時候老百姓的房子剛剛修完。以下三句講當時河間府的狀況,上次路過此地時,皇帝命令用以工代赈的辦法來修城牆,這時候城牆已經修完了,高低錯落有緻、非常整齊。這時城内市井興盛起來了,堆滿稭杆的鄉裡也騰起了袅袅炊煙。此詩的主題,是對直隸總督方觀承修建城池,重民愛民的肯定。
乾隆《河間府志》河間府城圖
因修保定城,“靴城”美名傳
光緒《保定府城圖》
保定古城是因地理位置重要和當時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因素形成的,它地處華北平原腹地,重山西峙,群川東流,水源充沛。北控三關,南通九省,翅衛京師,雄冠中州,為畿輔首善之地,曆代曾設郡、縣、州、府和省會,為兵家必争之地,軍事重鎮。
雍正以後的古城保定,經過一段時期的調整,省級機構在城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建築規格亦越來越高。雍正二年十月廿九日(1724年12月14日),直隸巡撫李維鈞升任直隸總督,仍駐節保定。開啟了直隸總督與保定城池建設的新篇章。為建立常設性的辦事機構,清廷于雍正七年(1729)特谕在保定建築了總督衙署,直隸總督署不僅移至城中心的地方,而且成為城内最宏大的建築群,清代直隸最高軍政長官駐節和辦公的地點。雍正四年(1726),改大名道為清河道,統管畿南諸河河工,修葺保定通判舊署為直隸清河道衙署。乾隆四年(1739),直隸提督學政的公署亦得到重建,耗銀三千九百多兩,新增房屋數十間,“可以冠冕直省之百八十一郡”(倪象恺《保陽學政公署碑》,雍正《畿輔通志》,卷一百八,藝文,碑記)。省級機構經過重建,已經成為城内建築的主體,特别是總督衙署取代舊有保定府衙成為城内新的核心。可以說,雍、乾時期清代保定城市官署調整和重建的過程,恰恰是城市行政等級提升在城市空間布局上的直接反映。
明清時期的保定府城牆,形狀呈現“官靴”形狀,與“畿輔首善”、“天子腳下”相呼應,“靴城”美名早已流布。乾隆年間,保定府城頹廢,乾隆皇帝親自下令發銀修繕。直隸總督方觀承更親力親為,謀劃籌措,最終完成了保定府城牆的修繕。保定府民間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如《方觀承修建五道廟》、《方觀承底定靴子城》等等,反映了百姓對他的稱頌。乾隆帝也有《至保定府臨漪亭行宮駐跸叠辛巳舊作韻》,其中寫道:“府城重構築(乾隆原注:府城向就頹廢,因命發帑重修,今來大覺改觀),茲始閱工成”(《禦制詩初集》,四集,卷七十九,《四庫全書》集部)。
正是由于昔日清代保定的戰略位置和省會地位,乾隆皇帝曾經多次巡幸經過,方觀承更是對城牆城池悉心關注,因此,城池得到較好的維護。乾隆二十五年(1760),方觀承将蓮池園景分為十二組,分别繪圖12幅,每圖各系以圖解和圖贊。第二年(1761)三月,乾隆皇帝西巡五台山歸來,駐跸保定。方觀承将托裱好的景圖敬呈乾隆帝禦覽。乾隆帝遂于每幅景圖後面各題詩一首,名《保定名勝圖詠》,内容描繪的是古蓮花池建為皇帝行宮之後的壯觀景色。在《保定名勝圖詠(九)繹堂》【圖解】中,方觀承對修繕的保定城牆有如下記述:
“堂直東稍南有樓,曰“駐景樓”。東,層崖壁立,返照為多。于此憑高眺遠,堞影連雲,煙村結霧,宛在眉捷。百裡内外,郎峰、抱陽諸山,皆回青轉綠,湧現天表也。
這裡的“堞影”指城牆的身影。堞:城上的矮牆,呈齒形,這裡是泛指城牆。古時城牆長三丈高一丈為雉,堞:女牆,即城上端凹凸疊起之牆,泛指城牆。連雲:與天空之雲相連,形容高遠。
直隸總督方觀承去世後,保定古城城牆、城池沒有得到大規模有效修繕,由于承平日久,乾隆朝之後,保定城池修繕逐漸有所廢弛,護城河幾乎湮沒。
(轉自:保定直隸總督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