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和氏璧的資料

關于和氏璧的資料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23:44:08

關于和氏璧的資料?和氏璧,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關于和氏璧的資料?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和氏璧的資料(和氏璧是什麼材質的)1

關于和氏璧的資料

和氏璧,中國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

和氏璧剛開挖出來時的名稱叫“玮”,此後将沒有經過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稱作“玮”。

與和氏璧有關的著名典故“完璧歸趙”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蔺相如幫助國家奪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鄲的故事。由于和氏璧已經失傳,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樣,已經無法得知,隻能通過有限的文字記載(包括文學創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從秦始皇用和氏璧造禦玺的故事來看,和氏璧與出土的常規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來看,應有明顯的不同。

和氏璧是中國古代“傳國之寶”,舉世無雙,被尊崇為國家的象征,“荊山之玉、靈蛇之珠”(即“和璧隋珠”)為神奇珍寶,“國寶”是無價之寶,非“價值連城”所可形容。《史記》稱和氏璧為“天下所共傳寶也”。初唐詩人楊炯《夜送趙縱》詩曰:“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喻其極為珍貴。五代時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于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曆世傳之”。其何以彌足珍貴,令人費解,古往今來也為之傾倒。“金鑲玉印岩,面對鳳凰台。地靈人傑多,福自荊山來”。數千年來,這是南漳縣人民對自己家鄉的贊美和歌頌。南漳縣民間也有“玉石不分”之說,概源于和氏璧的質地構成。

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同時,由于相傳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傳國玉玺,而随着朝代的更叠,該玉玺又相傳在後唐失傳,和氏璧原有樣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經無法得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