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是詩歌中常見的一種題材,或蒼涼或悲壯,而邊塞詩發展的頂峰便是唐代,現存邊塞詩中唐代以前的隻有不到200首,但《全唐詩》中收錄的卻達2000多首。唐代邊塞詩中經典頻出,僅七絕聖手王昌齡就有“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等多首千年經典,而王翰也有“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慷慨之語。
本期要分享的這首詩《涼州詞》,正是來自盛唐詩人王之渙,也是邊塞詩中的經典作品之一。王之渙僅有6首詩傳世,這首《涼州詞》就是其中最經典的一首,一問世就在當時被配樂傳唱,在樂坊民間迅速走紅,被譽七絕壓卷之作。時隔千年後,清代慈禧太後也對此詩愛不釋手,命人刻在扇子上随時欣賞。讓我們再次來感受這首詩的魅力。
《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自漢代以來乃兵家屯兵重地,是中原和西域交通必經之要道,也是絲綢之路的交道要道。詩的前兩句描寫的便是玉門關的壯闊風光,但是詩人卻不寫玉門關是如何雄偉,而是用西北邊地的壯闊來襯托玉門關,詩人的視線由下而上,随着蜿蜒的黃河水一路向遠到白雲之間。短短5個字,就将玉門關外的壯闊寫得躍然紙上,十分高明。
“一片孤城萬仞山”則是描繪出塞外孤城的險峻,黃河白雲間,高山聳立,其上有一孤城玉門關。古詩中常用“一片”來形容飛花、白雲,但此處詩人卻用“一片”來形容一座城,可謂妙筆生花。這短短兩個字便将整座城囊括其中,也足見詩人的視角是無限高遠的。再用“孤”和“萬”二字寫盡玉門關之偏遠、之險峻、之壯美!這座孤絕的玉門關,驕立于高山之上,它不是居住之地,而是邊塞重地,這也自然而然引出後文中的抒情之語。
“羌笛何須怨楊柳”,楊柳在詩詞中代表離别,而在這樣的孤絕之城,楊柳是難以見到的,但對于征人來說僅是聽見羌笛奏出的《折楊柳》曲調,都讓他們不由泛起離恨。這玉門關外,春風都吹不到,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托離情都不得,充滿了征人無奈的深情。但是無奈中其實也是藏着豪情,既然春風都吹不到玉門關,那又何必用羌笛去吹奏“折柳曲”呢?戍邊征人便如玉門關一樣,傲立于這春風吹不到之地,深情中不乏雄壯。
王之渙身在盛唐,所以他的詩歌雖然表達戍邊征人的鄉愁,但是這種鄉愁并不消沉,相反給人雄壯廣闊之感,而這恰恰也表現出了盛唐的氣象萬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