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與葉綠體,因此不能進行有氧呼吸與光合作用。
錯。有氧呼吸分三個過程: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第二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基質 ,第三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内膜,故主要發生在線粒體。原核細胞(藍細菌舊稱藍藻、光合細菌)無葉綠體也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需氧型的原核生物無線粒體也可以進行有氧呼吸,主要在細胞質基質和細胞膜上進行。
2.水綿、藍細菌(舊稱)藍藻、黑藻,硝化細菌都屬于自養型的原核生物。
錯。水綿、黑藻是真核生物,藍藻(藍細菌),硝化細菌是原核生物。同化作用可以分為自養型和異養型。自養型是指自身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機物的生物 。異養型是指自身不能合成有機物 ,隻能利用現成有機物的生物。以上4種生物水綿、藍細菌(藍藻)、黑藻能進行光合作用,硝化細菌能進行化能合成作用,都是是自養型生物。
3.胰島素、抗體、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條件下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對。胰島素、抗體是蛋白質,淋巴因子(屬于細胞因子)是多肽類物質,它們都含有肽鍵。在堿性條件下,隻要至少有兩個肽鍵(與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破壞與否無關)就可以和 Cu2 發生絡合反應生産紫色産物。
4.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都隻含有一個氨基與一個羧基,并且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每一條肽鍊至少含有一個遊離的氨基與一個遊離的羧基。
錯。氨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一個羧基,其他氨基和羧基均在 R 基團上。每條肽鍊的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5.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細胞中通常同時含有DNA與RNA,并且其遺傳物質都是DNA。
對。細胞結構生物,無論原核生物還是真核生物(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除外)既有 DNA 又有 RNA,DNA就是遺傳物質。非細胞結構生物病毒隻含有一種核酸 DNA 或者 RNA,含有什麼核酸什麼核酸就是遺傳物質。根據病毒含的遺傳物質病毒分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
6.澱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組成都是相同的。
對。澱粉、半乳糖、糖原都是糖類,糖類隻含有 C、H、O。另外脂質中的脂肪也隻含 C、H、O。
7.水不僅是細胞代謝所需的原料 ,也是細胞代謝的産物 ,如有氧呼吸 、蛋白質與 DNA 的合成過程中都有水的生成。
對。水是良好的溶劑,很多細胞代謝是在水環境中進行,一些代謝還有水參與,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解反應等。同時細胞代謝也會産生水,如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産生水 ,氨基酸脫水縮合産生水。。
8.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是細胞膜的功能特性,這一特性與細胞間的融合、細胞的變形運動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動密切相關。
錯。生物膜的結構特性是具有流動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流動性的實例:動物細胞雜交、原生質體的融合、胞吞、胞吐、變形蟲的變形運動、吞噬細胞吞噬抗原等。
9.細胞膜、線粒體、葉綠體、溶酶體、液泡、細胞核、内質網與高爾基體等都是膜結構的細胞器。
錯。細胞器可以根據膜的層數分為雙層膜結構細胞器(線粒體、葉綠體)、單層膜結構細胞器(内質網、高爾基體、液泡、溶酶體)、無膜結構的細胞器(核糖體、中心體)。細胞膜單層,核膜雙層,但不是細胞器。
10.染色質與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物質在不同時期呈現的兩種不同形态。
對。染色體和染色質都是由 DNA 和蛋白質(組蛋白)構成。染色體是在細胞分裂(除無絲分裂。無絲分裂無染色體和紡垂體出現 ,但遺傳物質發生了複制 )的前期由染色質縮短變粗形成。觀察染色體的最佳時期是:中期。一條染色體上有 1 個 DNA 或 2 個 DNA(含姐妹染色單體)。
11.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該細胞沒有發生質壁分離,則該細胞一定是死細胞。
錯。通常判斷植物細胞是否存活的方法有 :質璧分離和觀察細胞質的流動 。質璧分離是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和故活的動物細胞不會發生質璧分離,但會發生滲透作用。
12.如果用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的脂球體來包裹某種藥物,則該藥物應該屬于脂溶性的。
對。該種藥物能夠進入磷脂分子構成的脂球體,根據相似相溶,該藥物應該屬于脂溶性的。
13.在做溫度影響酶的活性的實驗中 ,若某兩支試管的反應速率相同,在其他條件均相同的條件下 ,可判斷這兩支試管的所處的環境溫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錯。在最适溫度兩側存在反應速率相同兩個溫度。與此類似,生長素的促進作用(如生根)相同的濃度可以不同。
14.如果以澱粉為底物 ,以澱粉酶為催化劑探究溫度影響酶活性的實驗 ,則酶促反應的速率既可以通過碘液檢測澱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過斐林試劑檢測澱粉水解産物的生成速率。
錯。可以用碘液來檢測澱粉的分解速度,但斐林試劑來檢測産物的生成量 ,需要沸水加熱,會幹擾自變量對實驗的影響。
15.競争性抑制劑會與底物競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競争性抑制劑則是與酶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結合而改變活性部位的結構,使酶活性下降。據此可判斷,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随着底物濃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來越弱的是加入的競争性抑制劑。
對。競争性抑制劑和底物結構很相似,共同競争酶的活性部位 ,底物濃度也高,與酶活性部位結合的概率就越大,則競争性抑制劑的抑制作用就越弱 。非競争性抑制劑是改變酶活性部位的結構,與底物濃度無關,而與非競争性抑制劑的多少有關。
16.ATP在細胞内含量并不高,活細胞都能産生ATP,也都會消耗 ATP。
對。ATP在細胞中含量很少,在細胞内很容易合成也很容易分解 ,處于動态平衡之中 。合成ATP主要是光合作用(場所:葉綠體類囊體進行光反應)和呼吸作用(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内膜和基質 )。所有活細胞均能進行呼吸作用,所以都能合成 ATP。合成的 ATP在細胞中被轉化為化學能、光能、電能、機械能等而消耗。光反應産生的 ATP隻能用于暗反應,呼吸作用産生的 ATP可以用于其他各種生命活動。ATP去掉兩個磷酸基團就是 AMP(一磷酸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7.在有氧呼吸過程的第三個階段,[H]與O2結合生成水,在無氧呼吸過程中,則沒有此過程。據此,是否有[H]的産生,可以作為判斷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依據。
錯。無氧呼吸第一階段與有氧呼吸相同,産生了[H],與有氧呼吸不同的是:[H]還原丙酮酸形成乳酸或者酒精、二氧化碳。
1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時 ,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測 CO2 的産生,但可以用重鉻酸鉀來檢測乙醇。
錯。檢測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渾濁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藍(由藍變綠再變黃的時間)溶液。酒精的檢測用酸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橙色變成灰綠色 )。
19.植物細胞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在類囊體膜上進行 ,暗反應(碳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 ;呼吸作用的第一階段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内膜上進行。
錯。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光反應發生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其上含有吸收、傳遞、轉化(利用)光能的色素和酶。暗反應發生在葉綠體基質中 ,由多種酶催化發生 。呼吸作用分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有氧呼吸分為 3 個階段:第一階段發生在細胞質基質 、第二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基質 、第三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内膜上。無氧呼吸隻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
20.測得某油料作物的種子萌發時産生的 CO2 與消耗的 O2 的體積相等 ,則該萌發種子在測定條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
錯。底物是葡萄糖隻進行有氧呼吸時産生的 CO2 與消耗的 O2 的體積相等。脂肪中 C、H 比例高,氧化分解時消耗的 O2相對比較多,釋放的能量多。油料作物(含脂肪多)如果隻進行有氧呼吸 ,消耗的 O2 大于産生的 CO2。如果産生的 CO2 與消耗的O2 的體積相等,就說明還進行無氧呼吸。
21.在光合作用的相關實驗中,可以通過測定綠色植物在光照條件下 CO2 的吸收量、 O2 釋放量以及有機物的積累量來體現植物實際光合作用的強度。
錯。對于植物來說,真正光合速率很難測量,通常用淨光合速率(表觀光合速率)來衡量真光合速率。淨光合速率可以用 CO2 的吸收量、 O2 釋放量以及有機物的積累量來代表。真正光合速率 =淨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用 CO2 的固定量(CO2 的吸收量 呼吸産生的 CO2 量) 2 産生量(O2 釋放量 呼吸作用消耗 O2 量)、O以及有機物的合成量(積累量 呼吸消耗量)來代表。
22.給植物施用有機肥,不僅能為植物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無機鹽,還能為植物生命活動提供CO2 與能量。
錯。有機肥經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以産生無機鹽和 CO2,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與此産生的能量是以熱能的形式散失掉。植物隻能利用光能,不能利用環境中的熱能,故生态系統的能量隻能流動,不能循環。
23.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增加與DNA數量的增加不可能發生在細胞周期的同一個時期;DNA數目的減半與染色體數目的減半可以發生在細胞周期的同一時期。
對。細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有絲分裂後期, DNA 數目加倍發生于間期的染色體複制,染色體數目的增加與 DNA 數量的增加不可能發生在細胞周期的同一個時期。DNA 數目的減半與染色體數目的減半均發生在末期。
24.在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都會出現赤道闆,但隻有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才會出現細胞闆。
錯。赤道闆是一個空間結構,不是實際存在的結構,不會出現。細胞闆是一個真是存在的結構 ,在植物有絲分裂的末期,赤道闆位置出現細胞闆,擴展形成細胞壁。該時期高爾基體比較活躍。
25.一個處于細胞周期中的細胞 ,如果堿基 T 與 U 被大量利用,則該細胞不可能處于細胞周期的分裂期。
對。堿基 T 大量被利用,說明在進行 DNA 的複制;堿基 U 大量被利用,說明在進行大量 RNA 合成(轉錄)。DNA 的複制和轉錄需要解旋,在分裂期染色體高度螺旋化,不容易解旋,所以不進行 DNA 的複制和轉錄。
26.某一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 ,如果有一染色體上的兩條染色單體的基因不相同,如分别為 A 與 a,則該細胞在分裂過程中很可能發生了基因突變。
對。姐妹染色單體的 DNA 是由親代 DNA 根據半保留複制形成的 ,通常情況下 DNA 完全相同,所以基因也相同。如果姐妹染色單體相同位置含不同基因可能發生了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 。但有絲分裂不會發生交叉互換而基因重組。
27.某正常分裂中的細胞如果含有兩條 Y 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級精母細胞。
對。初級精母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 X 和 Y ,Y染色體含有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在同一個着絲點上,隻有一條 Y染色體。含有兩條 Y 染色體是:有絲分裂的後期、次級精母細胞的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後期(可能)。
28.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細胞的癌變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細胞的凋亡是細胞生存環境惡化的結果。
錯。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奢侈基因選擇表達。細胞癌變的原因是:接觸緻癌因子導緻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基因突變 ,變成不受機體控制惡性增殖的癌細胞 。細胞凋亡是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現象,是利于機體的主動死亡。生存環境惡化導緻的死亡是細胞壞死,對機體有害。
29.胚胎幹細胞具有分化成各種組織器官的能力,這說明了胚胎幹細胞的全能性。
對。胚胎幹細胞分化程度低,能否分化成各種組織器官,最終形成新個體,說明胚胎幹細胞具有全能性。所以胚胎分割時最好選用桑葚胚和囊胚期(内細胞團,即是胚胎幹細胞,全能性很高 )。
30.對于呼吸作用來說,有 H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 CO2 生成一定不是乳酸發酵。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有無氧呼吸,動物細胞無氧呼吸一定不會産生酒精。
對。對于呼吸作用來說,隻有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才生成水 。産生 CO2 可以是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或無氧呼吸産生酒精。無氧呼吸産生乳酸時,不産生 CO2。動物和人無氧呼吸隻産生乳酸。
31.主動運輸一定需要載體、消耗能量,需要載體的運輸一定是主動運輸。
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需要能量,可逆濃度差運輸。自由擴散不需要載體蛋白 ,不需要能量,隻能由高濃度向低濃度運輸 。協助擴散需要載體蛋白或者通道蛋白 ,不需要能量,隻能由高濃度向低濃度運輸 。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統稱被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的運輸可以是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
32.利用 U 形管做滲透作用實驗 (U 形管中間用半透膜隔開)時,當管的兩側液面不再變化時 ,U 形管兩側溶液的濃度一定相等。
錯。當滲透作用産生的拉力和液面差産生的壓力相等的時候,水分子進出 U 形管相等。此時液面高一側濃度大于液面低的一側。
33.酶是活細胞産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酶的催化作用既可發生在細胞内,也可以發生在細胞外。
錯。酶是活細胞産生的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 RNA)。幾乎所有細胞都能合成酶。由于酶絕大多數是蛋白質 ,所以所有活細胞均能合成蛋白質 ,蛋白質的合成需要經過轉錄和翻譯過程,因此幾乎所有活細胞均能轉錄和翻譯。合成的酶可以在細胞内發揮作用(胞内酶:呼吸酶、 ATP合成酶等),也可以在細胞外發揮作用(胞外酶 :唾液澱粉酶等消化酶類 )。
34.植物細胞含有細胞壁,但不一定含有液泡與葉綠體;動物細胞含有中心體,但不一定含有線粒體。
對。植物細胞含有細胞壁,其成分為纖維素和果膠。植物去除細胞壁後剩下的部分稱為原生質體。細菌、真菌也含有細胞壁,但成份分别是肽聚糖、殼多糖(幾丁質 )。液泡主要存在雨于成熟的植物細胞,葉綠體主要存在葉肉細胞和部分幼嫩的果實 。植物細胞的根尖分生區無葉綠體和液泡。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含有中心體,與細胞分裂有關。厭氧動物(蛔蟲)就無線粒體。
35.根據胰島素基因制作的基因探針,僅有胰島 B 細胞中的 DNA 與 RNA 能與之形成雜交分子,而其他細胞中隻有 DNA 能與之形成雜交分子。
對。所有組織細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包括胰島素基因),所有細胞中的胰島素基因均能和胰島素基因探針雜交。因為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胰島素基因隻在胰島 B 細胞中表達形成相應 mRNA,才能與胰島素基因探針進行 DNA-RNA 雜交。
36.多細胞生物個體的衰老與細胞的衰老過程密切相關,個體衰老過程是組成個體的細胞的衰老過程 ,但未衰老的個體中也有細胞的衰老。
對。多細胞生物體的衰老是組成生物的細胞普遍衰老的結果。多細胞生物體的每時每刻都有細胞的衰老。
37.将植物細胞的原生質體置于高濃度的蔗糖溶液中,該原生質體将會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錯。原生質體無細胞壁,高濃度的環境中會發生滲透作用失水,但不存在質璧分離現象。
38.基因型為 AaBb 的個體測交 ,後代表現型比例為 3:1 或 1:2:1,則該遺傳可以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
對。雜合子測交後代表現型出現 1:1:1:1,就說明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3:1 或 1:2:1 是因為兩對基因共同作用決定一種性狀的結果。
39.基因型為 AaBb 的個體自交,後代出現3:1 的比例,則這兩對基因的遺傳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錯。生物的性狀可能受多對基因控制,出現基因互作的現象 。如果這兩對基因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那麼就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自交後代就會出現 9(A_B_): 3(A_bb):3 (aaB_):1(aabb) ,如果 A_B_和 A_bb決定一種性狀,aaB_和 aabb 決定另外一種性狀 ,那麼也就是說後代出現性狀分離比為 3:1。判斷是否滿足分離定律和自由自合定律不能僅僅看後代的分離比,還要綜合分析。
40.一對等位基因(AaAa)如果位于 XY 的同源區段,則這對基因控制的性狀在後代中的表現與性别無關。
錯。假設親本的基因型為 XaXa×XaYA,則産生的後代為XaXa,XaYA,依然表現和性别相關聯。
41.某一對等位基因(Aa)如果隻位于 X 染色體上, Y 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則該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孟德爾的分離定律。
錯。分離定律産生的原因是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成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在減數分裂産生配子的過程中,成對的性染色體分離,所以性染色體上的基因也随着性染色體分離 ,所以應遵循分離定律。
42.若含 X 染色體的隐性基因的雄配子具有緻死效果 ,則自然界中找不到該隐性性狀的雌性個體,但可以有雄性隐性性狀個體的存在。
對。如果隐性性狀的雌性個體存在,其基因應為 XaXa,其中 Xa 肯定一個來自父方,而父方的隐性基因的雄配子緻死,不可能存在。但可以存在隐性性狀的個體一定是雄性個體( XaY),其 Xa 來自于母本的雌配子(不緻死)。
43.某一處于分裂後期的細胞 ,同源染色體正在移向兩極 ,同時細胞質也在進行均等的分配 ,則該細胞一定是初級精母細胞。
對。同源染色體移向兩極,即同源染色體分離,就是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後期 。初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細胞質均等分裂,初級卵母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細胞質不均等分裂。
44.基因型為 AaBb 的一個精原細胞 ,産生了 2 個 AB 2 個 ab 的配子,則這兩對等位基因一定不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錯。如果兩對基因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減數分裂時 A 與 B 的染色體組合形成初級精母細胞 ,則産生 2 個 AB 的精子,a 與 b 的染色體組合形成初級精母細胞 ,則産生 2 個 ab 的精子。如果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A 與 B 連鎖(位于一條染色體上, a 與b 連鎖,則減數第一次分裂産生兩個分别含 AB和 ab 的次級精母細胞,這兩個次級精母細胞再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分别産生 2 個 AB 和 2 個 ab 的精子。一個雜合子的精原細胞,如果不發生交叉互換,隻産生兩種精子;如果交叉互換則産生四種精子。
45.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生下了一個患病的女孩,則該緻病基因一定是隐性且位于常染色體上。
對。通常情況下:正常生出患病,患病為隐性。如果是伴 X 隐性,則患病女兒父親一定患病 ,而父親不患病,則應該是常染色隐性遺傳。特殊的情況:如果該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同源區段,則 X 與 Y 上都有基因,如果這對夫婦的基因型為:XAXa、XaYA 的雜合子,則可以生出XaXa 患病的個體。但這種情況我們通常不考慮,同學們有一個簡單的認識就可以了。
46.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體雜交得 F1,F1 自交得 F2,則 F2 中表現型與親本表現型不同的個體所占的理論比為 6/16。
錯。相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可以有兩種情況:①AABB×aabb、②AAbb×aaBB,第①種情況與親本不同的是一顯一隐和一隐一顯占 6/16,第②種情況 F2 與親本不同的是雙顯和雙隐占 10/16。
47.一個基因型為AaXbY的果蠅,産生了一個AaaXb的精子,則與此同時産生的另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AXb、Y、Y。
對。AaaXb 的精子顯然 Aaa 不正常,含有同源染色體,說明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含 A 和 a 的同源染色體移向一極;含有aa 說明減數第二次分裂後期含 a 的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離 ,而是同時移向一極。那麼按照上面的推理,減數第一次分裂産生 (AA)(aa)( XbXb)和(YY)的次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後就分别産生 AaaXb、AXb 和 Y、Y 的精子。
48.一對表現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XbXbY(色盲)的兒子。如果異常的原因是夫婦中的一方減數分裂産生配子時發生了一次差錯之故,則這次差錯一定發生在父方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過程中。
錯。根據伴性遺傳的分析:該對夫婦的基因應為:XBXb×XBY,産生 XbXbY 的兒子 Y 染色體一定來自父親,又由于父親沒有 Xb,所以他産生的原因是其母親産生了 XbXb 雌配子。XBXb 母本産生XbXb 的雌配子是由于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含 b 基因的 X 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開。
49.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細胞中核 DNA 與染色體數目之比為 2 的時期包括 G2 期、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前期與中期。
對。細胞中核 DNA 與染色體數目之比為1: 2,就說明含有姐妹染色單體,減數分裂含姐妹染色單體的時期是減數第一分裂間期的 G2 期(該時期通常不考慮 )、MI、MII前期、MII 中期。
50.基因型同為 Aa 的雌雄個體,産生的含 A的精子與含 a 的卵細胞的數目之比為 1:1。
錯。自然狀态下一個雄性個體産生的精子數目遠多餘一個雌性個體産生的卵細胞數目。應該改為基因型Aa 的個體産生 A 與 a 的精子(卵細胞)數目之比為 1: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