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
咱們國家的稅法博大精深,财稅管理越來越規範,反避稅條款越來越嚴密,可是,隻要我們認真學習稅法,研究政策,其實還是有很多“籌劃空間”的。
今天昌堯講稅就來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利用“售後回購”業務,進行利息支出的納稅籌劃。
業務案例
某汽車銷售公司将公司一台“林肯試乘試駕車”銷售給了某房地産公司,供其在别墅銷售期間接送客戶看房使用。
該“林肯試乘試駕車”進價138萬元,雙方約定,一年後,汽車銷售公司公司以100萬元的價格購回。
那麼,該項售後回購業務,應如何進行會計與稅務處理呢?
政策依據
1、會計準則
根據财政部關于修訂印發《企業會計準則第14号——收入》的通知(财會[2017]22号)第三十八條規定,對于售後回購交易,企業應當區分下列兩種情 形分别進行會計處理:
(一)企業因存在與客戶的遠期安排而負有回購義務或企業享有回購權利的,表明客戶在銷售時點并未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企業應當作為租賃交易或融資交易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其中,回購價格低于原售價的,應當視為租賃交易,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1号——租賃》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回購價格不低于原售價的,應當視為融資交易,在收到客戶款項時确認金融負債,并将該款項和回購價格的差額在回購期間内确認為利息費用等。企業到期未行使回購權利的,應當在該回購權利到期時終止确認金融負債,同時确認收入。
(二)企業負有應客戶要求回購商品義務的,應當在合同開始日評估客戶是否具有行使該要求權的重大經濟動因。客戶具有行使該要求權重大經濟動因的,企業應當将售後回購作為租賃交易或融資交易,按照本條(一)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否則,企業應當将其作為附有銷售退回條款的銷售交易,按照本準則第三十二條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售後回購,是指企業銷售商品的同時承諾或有權選擇日後再将該商品(包括相同或幾乎相同的商品,或以該商品作為組成部分的商品)購回的銷售方式。
2、稅法規定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确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幹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75号)第一條第(三)項規定,采用售後回購方式銷售商品的,銷售的商品按售價确認收入,回購的商品作為購進商品處理。有證據表明不符合銷售收入确認條件的,如以銷售商品方式進行融資,收到的款項應确認為負債,回購價格大于原售價的,差額應在回購期間确認為利息費用。
政策解析
1、通過對以上會計和稅法規定的分析,會計上與稅法上對“售後回購”業務的規定基本相同,不同點是作為銷售與不作為銷售的選擇順序不同;
2、會計上對于“回購價格低于原售價”的,應當視為租賃交易,按照租賃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也就是說,“回購價格低于原售價”的部分按租金收入處理;
3、稅法上沒有針對“售後回租”采用租賃方式處理的規定,也就是說,如果“回購價格低于原售價”的銷售,銷售的商品按售價确認收入,回購的商品作為購進商品處理;
4、會計上對于“回購價格不低于原售價”的,應當視為融資交易,在收到客戶款項時确認金融負債,并将該款項和回購價格的差額在回購期間内确認為利息費用;
5、稅法上對于“回購價格不低于原售價”的,有證據表明不符合銷售收入确認條件的,如以銷售商品方式進行融資,收到的款項應确認為負債,回購價格大于原售價的,差額應在回購期間确認為利息費用。
也就是說,企業必須找到相關的“證據”證明不符合收入确認的條件,例如:商品所有權并未轉移(相當于商品是質押)、商品仍然在公司使用、商品對對方來說沒有實際需求等證明;
6、如何利用“售後回購”業務進行納稅籌劃呢?
(1)“回購價格不低于原售價”的,差額應在回購期間确認為利息費用,大家注意,售後購回的利息,利率水平很可能要高于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水平,融資性售後回購允許稅前列支的利息費用按照實際融資費用利息稅前扣除,可能會高于其他借貸允許稅前列支的标準。
通俗一點講,就是融資性售後回購中的融資費用,沒有标準限制。
(2)利息列支日早于實際支付日,融資性售後回購以攤銷日為稅前列支日,其他借貸以實際發生日,為稅前列支日。
(3)非金融企業間的借貸,列支相關财務費用時,根據2011年第34号公告相關規定,需要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證明”,而融資性售後回購僅需取得購進合法票據即可稅前列支。
通過對以上幾點的分析,你企業是否也可以利用“售後回購”業務,進行利息支出的納稅籌劃呢?
來源:昌堯講稅 (ChangYao_JiangShui )
作者:馬昌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