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定要謹慎存放這些東西

一定要謹慎存放這些東西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13:28:16

吃藥前不看說明書,是很多人的壞習慣。還有些人拿到藥之後,就把說明書和包裝盒一起扔了。

一定要謹慎存放這些東西(這張紙關乎生命安全)1

圖片來源于網絡

殊不知,不看說明書就吃藥,風險也大。

用藥無小事,對于一些用藥常識,每個人都應該了解并牢記。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講講去藥店買藥時需要注意的那些關鍵事項。

01

藥盒上沒有這 4 個字,不能買!

去藥店買藥時,很多人會讓店員根據自己的情況推薦合适的藥品。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些時候藥店銷售員推薦給你的“藥”,其實并不是藥,而是保健品!

1、帶有“國藥準字”的,才是正規藥品!

正規的國内藥品準字是「國藥準字」。

如果藥品說明書上寫着「衛藥健字」,這是假藥無疑,扔了吧。因為「衛藥健字」這種批準文号早就已經被廢除了。

目前國内所有藥品和正規保健藥品,說明書上都會寫着「國藥準字」。

一定要謹慎存放這些東西(這張紙關乎生命安全)2

國藥準字代碼可分為有4種,分别是“H、S、Z、B”,常見格式為:國藥準字 1位字母(H或Z、S、B) 8位數字。

其中H代表化學藥品,Z代表中藥,B代表保健藥品,S代表生物制品(如病毒類疫苗、抗毒素血清等)。

2、帶國食健字、衛食健字的,都是保健品

無良商家最喜歡把保健食品當成保健藥品來推銷,大吹特吹一款保健品的「藥效」,結果耽誤了購買人的真正治療。

對這種人,最直接的反駁打臉方式,就是一言不發,抽出說明書埋頭檢查。

一定要謹慎存放這些東西(這張紙關乎生命安全)3

如果說明書上寫着「衛食健字」或者「國食健字」,怼他吧。因為這兩種準字證明産品隻是保健食品,而非保健藥品。

目前,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保健食品,其批準文号格式一般為:國食健字 字母G或J 數字。其中,字母G代表國産,J代表進口。

02

科學用藥,這些知識也要知道

1、“慎用”、“忌用”和“禁用”有何區别?

這三個近義詞兄弟,區别在于警告程度不同。

「慎用」是初級警告,指的是吃藥前再仔細想想。這主要是用來警示喜歡自我診斷,自我用藥的人。

比如孕婦,要慎重考慮你肚子裡的小孩;

比如小孩或老人,要慎重考慮是否能承受劑量,代謝會不會有問題;

比如肝腎本身就有點問題的人,要慎重考慮,吃了藥會不會加重肝腎負擔。

但如果是醫生親自把這個藥開給你,并确認你吃它沒問題,就不用過于糾結和擔心。

一定要謹慎存放這些東西(這張紙關乎生命安全)4

「忌用」和「禁用」都是比較嚴厲的警告,而「禁用」又更嚴厲一些。

如果在閱讀說明書時,你發現自己屬于忌用或禁用人群,那意味着,在你身上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比較大,一定要和醫生再次溝通确認。

尤其要注意禁用警告,因為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後果會很嚴重。

2、“不良反應”越少,藥品的副作用更小?

很多人買藥時,會特意選擇不良反應少的藥品,覺得這樣的藥更安全。

但事實恰恰相反,藥品說明書中記錄的不良反應信息越多,說明人們對此類藥品的認識越透徹,臨床上獲得的使用數據更多。

對藥品的認知越多,醫生才能更好判斷服藥後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從而提前做好預防,保護你盡量少受傷害。

一定要謹慎存放這些東西(這張紙關乎生命安全)5

而那些不良反應少,甚至注明不良反應“尚不明确”的藥,大家反而要小心,服藥後可能會出現之前從未遇到過的問題。

除了看數量,大家在看「不良反應」這欄時,還可以重點關注下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

描述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常用詞有:很常見、常見、少見、罕見等,它們對應的幾率是這樣的:

一定要謹慎存放這些東西(這張紙關乎生命安全)6

圖片來源:就醫160

不良反應發生率越低的藥品,副作用更小,安全性自然更高。

3、這藥有沒有過期?還能吃不?

有沒有過期,就需要查看藥品的有效期或失效期,這個大多數都标注在藥品的外包裝上。

如果标注精确到年月日,那是比較好理解的。前者是直到這一天還有效」,後者是「到這一天就失效」。難理解的是隻标注到月份的情況。

「有效期至 2015 年 8 月」或者「失效期為 2015 年 9 月」,那 8 月 31 号還能吃嗎?

理論上能,但其實不建議。

還在有效期,但藥片看上去有點不對勁了,比如膨脹了、變色了或者有黴點了,還能不能吃?

别吃,這藥很有可能已經變質,失效是小事,引起毒性反應就麻煩了。

即使在有效期的藥品,因為儲存條件達不到要求,也有可能變質,比如有些藥要求避光,有些藥甚至要求冷藏。吃前看下是否有按要求儲存,藥品外觀是否還正常。

一定要謹慎存放這些東西(這張紙關乎生命安全)7

好了,關于買藥的相關知識就這裡了。

生活中,合理安全地用藥對疾病的控制和康複至關重要。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都能提高自身安全用藥的意識,用藥前最好咨詢下專業的醫務人員,遵循醫囑行事,以防盲目用藥給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來源:高質量生活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