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種植牙高端材料集采

種植牙高端材料集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7:58:59

種植牙貴衆所周知,動辄一顆牙上萬元的價格,常常令工薪一族不種牙疼、種了心疼。然而,随着種植牙等高值醫用耗材在國家與省級“雙向集采”,種植牙貴的曆史或将改變。

種植牙高端材料集采(将讓種植牙價格更)1

“昂貴”種植牙納入高值醫用耗材“集采”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肥東縣總工會兼職副主席李小莉提交了《關于規範種植牙材料費用并将其治療和服務費用納入醫保的建議》。“種全口牙相當于縣城買套房”火速沖上網絡熱搜,掀起巨大讨論。

今年2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傳遞出國家醫保局将會同有關部門常态化、制度化地開展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此舉意味着包括種植牙、骨科耗材等在内的高值醫用耗材,将分别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市場熱議,老百姓是否真的能實現“種牙自由”?其實,這并不是國家層面第一次提出種植牙集采。今年1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提出,逐步擴大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覆蓋面,對群衆關注的種植牙等分别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

而在2021年11月,四川省藥械招标采購服務中心發布《關于開展部分口腔類高值醫用耗材産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此次申報産品範圍主要涉及口腔類種植體系統,具體包括口腔種植體、修複基台、種植修複配件等。甯夏、山西等多地也發布類似通知。

種植牙納入集采的呼聲為何如此之高

“我母親今年剛60歲,缺牙6—7顆,一直想種牙,之前向口腔門診咨詢過,便宜的幾千塊一顆,好一點的要上萬塊,一直舍不得種。”西安市民王女士說。

華商報記者走訪西安多家口腔醫院、診所收費信息發現,目前主流的種植材料多來自瑞士、瑞典、德國、美國或韓國,根據植體和牙冠的材料品牌不同,種牙費用千差萬别。比如最知名的瑞士ITI、瑞典Nobel和Astra的種植體為高端價位,“種植體 基台”的價格分别在12000元到20000元不等,單個種植體價格在6000元到15000元不等;中端價位是ICK、Camlog等德國品牌種植體,“種植體 基台”的價格在10000元左右,單個種植體價格在4000元到6000元不等;韓國Dentium(登騰)種植體是低端價位,“種植體 基台”的價格是8000元左右,單個種植體的價格是6000元。而國産相對便宜,“種植體 基台”在5000-7000之間,單個種植體的價格在4000-5000元左右。

種植牙高端材料集采(将讓種植牙價格更)2

據了解,種植牙主要由種植體、基台和牙冠等組成,其中,種植體的費用占種植牙總費用的40%,價格通常為3000-12000元,也即是說,種一顆牙,算下來光材料錢低的就要七八千元,高的就在兩萬多了,此外再加上手術治療費用等等,價格昂貴也就成為了必然。值得注意的是,安裝種植牙,種植體并不是唯一需要支付的費用。根據患者個人情況的不同,還需要選擇不同材質的牙冠,部分患者可能會用到骨粉、骨膜等材料。

“手術費比較好理解,不過種植牙有治療周期,要進行多次手術和治療,而材料費不僅包括種植體、基台、牙冠,還有治療周期内的其他特殊耗材,由于根據每位患者選擇種植體品牌和價格的不同,總費用也就不同;此外,種植牙還有設計費”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副院長、種植科副主任醫師周秦介紹,由于每個患者牙齒的實際缺失情況均有不同,因此需要進行個性化的定制。但總的來說,材料費和手術費占了整個種植牙費用的70%-80%左右”。

“種植牙能夠納入集采,那就意味着種植牙的價格會相應的下降,對公立醫院來說,由于嚴格落實國家關于耗材零加成的政策要求,所以種植牙的高值耗材納入集采後能夠降低多少,種植費用就能夠下降多少。”周秦舉例說,假如一顆種植牙總費用在1萬元左右,倘若納入集采後高值耗材費用降低了2000元,那麼一顆種植牙總的費用也就降低2000元。

種植牙“雙向集采”釋放了怎樣的信号

數據顯示,自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以來,所采藥品平均降價幅度為54%。一些高值耗材,如冠脈支架與人工關節的降價,降幅就分别達到了93%和82%,由此,種植牙此次納入集采,不僅會給廣大消費者帶來實惠,減輕負擔,同時也會對市場産生一定影響。

“種植牙價格的下降意味着有更多患者能夠承擔種植牙的診療費用,有更多人可以解決牙齒缺失問題,消除因牙齒缺失帶來的種種不便以及困擾,此外,除了利民惠民,市場也會發生變化,部分品牌種植牙納入集采後,其他品牌可能會因為市場競争,相應的下調價格,但也會有部分品牌轉頭主打中高端用戶,從而造成品牌的分化。”周秦介紹,種植牙納入集采,是對高值耗材成本的介入,擊中了“種植貴”痛點,相比于公立醫院,由于民營醫院在企業性質上的盈利需要,可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雖然種植牙納入了“雙向集采”,但納入集采是否是未來納入醫保的信号,還不得而知。不過,對于未來種植牙費用能否納入醫保報銷的問題,業内人士指出,由于目前現行醫保政策中還沒有關于種植牙的相關報銷政策,因此,最終将取決于國家關于醫保政策的調整與整體部署。

近幾年來,我國牙種植體無論是産量還是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在增長。根據智研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1年期間,中國牙種植體産量分别為4萬顆、9萬顆、14.9萬顆、21.2萬顆、29.2萬顆和36.2萬顆。從市場規模看,從2016年的12.2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0.7億元,其中2017年至2021年的增速分别為34.4%、29.3%、20.8%、23%和29.2%。

業内人士表示:目前國内的種植牙市場基本被進口植體所占據,國産植體面臨着雖然價格低,但不被牙醫和消費者所認知,并且在此之前也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但是種植牙納入集采後,政策傾向會更加有利于性價比高的國産種植牙廠家的發展,廠商之間的招投标競争也會促使種植牙價格進一步下降。 華商全媒體記者 吳潔

圖片:網絡(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