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新概念126知識點

新概念126知識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06:01:42

流行本《道德經》第十一章 關注事關愛七寶哥加持

三十輻,共一轂;

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

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故——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深度閱讀十分鐘

為你大腦做保健

首先,厘清下道與有&無及有與無的關系。

在“道”這個絕對精神級的大存在之下,有一組很重要的概念,這是認識道,理解道,修煉道,踐行道,繞不過去的,這就是無與有。

嚴格地說,道應該是無和有的範疇。如果我們把無和有的全息全邏輯關系是謂這個世界最大的範圍最多的種類的話,那麼有與無就是這個世界的所有。如果我們把有視為正概念B,無視為反概念C,即,有中有一個有,叫做無,是有的母體/母本/母親。

這就是範疇,正概念B(有)涵蓋着其反概念C(無),那麼就構成一個範疇,可以用A(道)來合稱。

但并不是《道德經》所有的“有and無”都是這個層面的概念及其使用辦法。

老子在開宗明義第一章《道學概論》&《道導論》就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天地開始之前被定義為“無”;萬物出現之後被定義為“有”。

周延一些理解,天地開始之前的所有存在被定義在一個叫做“無”的集合裡;萬物出現之後的所有被定義在一個叫做“有”的集合裡,這個世界的所有,萬有,都是有。甚至,無也是有的一個子集;甚至道,也是有中的一個子集,成為萬有之道。

這是“有”的範圍,外延。

老子在這裡把“無”定義為原本的“無名”的狀态,所謂“無名狀态”就是尚未被人類認知,命名,定義成為概念的狀态,這種狀态才是宇宙時空天地及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真實存在,也是我們認識其本質的最佳節點。

無,定義天地之始;無命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被定義為無。在無的狀态下,來認知天地之始。于是我們可以理解為無之始,無之極,也就是無極。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皦。”說到世界萬物的“無名狀态”就不得不說認識世界的主體的人的心理狀态。“常無”就是這種心态,沒有先入為主的成見,沒有自私自利的偏見,沒有自以為是的傲慢,空杯and白闆,隻有這樣的心态,才能正确地認知事物的奧妙,本質;

相反,如果是“常有”,就是有了成見,偏見&傲慢,就隻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無法看到事物的内在的真實的本質。

這裡的有,顯然不再是上述定義的概念的“無&有”。同樣,第二章“有無相生”,則兩可,可以把他們理解成至高級的概念,也可以視為身邊日常事物的狀态,即具體的無,具象得無,形而下的無。如,本章,就是無地形而下的概念。因而它是指具體的,具象得無,或者是無的概念的具體具象的存在形式。

格,“格物緻知”的“格”,包括但不限于解剖在内的認識事物的一切手段和思維方法,可以理解為物理的化學的生物學的所有學科的認識工具和邏輯推理及運算手段和過程的總稱。

本章講得“無”,就是更具體更具象更貼近生活,身邊的手頭的信手拈來的例子。最後才抽象成為一個概念,這個概念還是一個形而下的概念,不是形而上的絕對概念。

老子舉出的這三件事物很可能就是在現場随意或者有的——車,就是戰車;器,老子手裡拿的喝茶的陶器;戶牖,就是邊關戰士的營地營房或崗亭戰壕工事。

無需糾纏“利和用”,還有重要的

有與無,連帶出來一個很讓現代人懵圈的一組概念:利與用。我問過很多人,很多人搞不清楚無法細分利與用之間的概念和差别。

因為我們現在是“利用”一體的,但在現代漢語中單獨說明“利”的地方還有甚多,如:水利。地利。便利。天時地利人和。

利,屬于有形的物質存在,這種存在必然會有其相應的性質、功能、價值,把他的功能發揮出來就是用。也可以說,實在物及其性質就是利,功能就是用;物質就是利,發揮物質的功能就是用。

利,屬于“有”的範圍&範疇(?),用,屬于“無”。

有水and水有很多性質,這都是利,以水灌溉就是用;以水發電就是用;以水運輸就是用;以水禦敵就是用;以水沐浴就是用;以水滋養我們的生命就是用。

硬件就是利,軟件就是用;軟件的存在就是利,使用軟件寫字,就是用。

很多人沒搞清楚這組概念,就把利——望文生義地理解為利益或是利潤。其實,利與用,最恰當的理解,就是移植現代話“價值”和“使用價值”。

我們買來一把錘子,不是買來一塊鐵,而是要使用它敲東西。我有一副啞鈴,就是利;可是我從來沒有使用它鍛煉肌肉,所以,他就無用。雖有利在,而無用也。

最是無用一書生。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待售帝王的書生,是利;但是,貧困潦倒,忍饑挨餓,破衣爛衫,那就是無用。他的利沒有用起來。

但很多人糾結于利與用,而忘記了這一章的主旨是講有與無的關系,這一點真的很類似,我們上面引用的第一章裡的内容——表面是在講“有與無”,實際是在講“名與實”以及“妙與皦”。

這一章,很多人糾纏于“利與用”,實際上是在講“有與無”,而且在不斷地強調“無”比“有”重要的多得多。

有與無的關系,是道體系的一系列認知世界的關系中基礎的因而是很重要的一組關系,或者說有與無,是第二子系列,第一子系列是“妙與皦”或者“名與實”,也就是說精神與物質,現象與本質,是哲學的第一子序列的概念,也是哲學的基本任務。

有與無,就是存在與虛無的概念和關系是第二子序列的,也是哲學優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我們這個世界到底存在不存在,這是個問題。

道的終極存在,高高在上,下面一排三組概念“名與常名”,概念與主體(精神與物質)、“妙與皦”,本質與表象、“無與有”,存在與虛無(借用)。這些級别都足夠高吧。

直到今天很多科學家依然以為我們所在的這個生機盎然的世界不過是我們頭腦制造出來的一種虛幻的影像,真實的世界真實的宇宙實際上并不存在。

所以,無論排位在第幾,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經》就是這樣博大精深,超越時空,在很多千年前就提出了——精神與物質、現象與本質、存在與虛無、價值與使用價值(利與用),這樣一系列根本性的問題,并來思考,并給出了答案,而這個答案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超越後來者很多很多千年的,直指本原終極!

很多大科學家都說過甚至投身到其中——當我們千辛萬苦不遺餘力攀登上山巅的時候,卻發現老子佛祖等很多先知,早就在那裡談天說地論道了。

随着啟蒙主義的興起,在西方掀起了一波文藝複興的曆史巨浪,一大批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引導着人類走向了工業文明這條道——在這個過程中哲學家始終在探究實際上也是在糾結這些命題——物質、精神、一元、二元、三元、存在與虛無、可知不可知……

老子卻在幾千年前就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道自然,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自然而然,自自然然。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好了,這個序曲有點扯遠了。

001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一個觀點,三個例子,現在很多人說,這是網文的基本套路。額的那個娘,老子豈不是幾千年前就是網文高手了。

老子在講某一句真經原文(參見本章003),他指着身邊的戰車的轱辘/輪子說——三十條輻條,都箍在這個輪毂上,中間形成一個空孔,不要以為這個空孔沒什麼用處,實際上這是車最為重要的關鍵技術。

輪毂,軸承的前身,輪子的核心,這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新概念126知識點(新道學大綱026有有有價值)1

研究萬物起源的進化論或稱天演論的人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共識——自然的演化沒有演化出來——輪子或者直接超越了輪子而衍生出輪子的全角度高階形态——球。

所以說,輪子的發明是人類走上所謂文明之路的重要節點。輪,輻,毂——軸,承,滾珠——到了滾珠這裡,實際上又回歸到了其高階形态——球(雖然滾珠不一定都是球形的)。

于是,輪子也進化到了現在,全角度的輪子全向輪,我們每天都在用——文員椅子下的輪子!

一部人類文明史,可以歸結為一部輪子的曆史,或者說球的曆史。

然後,老子又指着用來喝水的陶碗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埏埴,拼音是shān zhí,就是制陶的過程的簡稱。

細究起來,反而有問題。基本沿用河上公的說法:埏,和,埴,土。有圖有真相一把——

新概念126知識點(新道學大綱026有有有價值)2

【這是我的蠍耙子字做的批注:自河上公以來,曆代文人都犯的通病——沒有制過陶,即使沒有制過陶,至少蒸過饅頭,和過面,包過餃子吧。】

馬叙倫老先生的第一步是對的:埏,疑似挻,延長,延展,使之長的意思,很類似于擀。但是繼續解釋為“抟”那就是錯誤的了。

挻,使之長;抟,使之圓。抟弄饽饽。對生活的不了解,從書本到書本,從文字到文字,這樣就把一部《道德經》讀死了。

然後,老子又指着關尹子及其守關将士居住的地方說: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鑿,鑿也。

為什麼有很多謹慎的研究者不改為簡化字鑿,而繼續沿用鑿?因為他們解釋不通——為什麼要鑿開牆,開門開窗,難道古人建房子是先建成一面完整的牆壁,再在牆壁上早開幾個窟窿當窗當門麼?

不會吧?!

關尹子及其守關的将士是住在掩體工事逐步改造而成的居室内,或者依山就勢,住在半洞穴搭建的哨所内。掩體,可能就是一面土牆或土石結合的牆體,但是需要瞭望敵情或陣前情況,于是就鑿開一些窟窿,這就是牖。

我們後面還要講“不窺牖,見天道”,也就是說,牖,最初的意思就是往外瞭望。

三個例子講完了。

002

故——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句話有問題。之,是什麼?語氣助詞?所謂之乎者也,首當其沖的就是這個“之”字。如果我們不用這個語氣助詞——

有以為利,無以為用。通不通?通。很多人也這樣用,這樣解釋。問題又出來了——以,是什麼意思?沒有這個以,是不是也通——

有為利,無為用。

細思極恐。原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與“有為利,無為用”有很大的區别。是不是這樣更容易理解——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樣說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有之,以之為有,才是利,才有價值;無之,以之為無,才是用,才能實現其功用,才真正發揮了其實用價值。

産品,堆在倉庫裡,價值或稱産值五千萬;隻有把它賣出去,變成商品,發揮作用,才是有用的。

不要以為隻有“有”才是有價值的;實際上,無,也可以用,也很有使用價值。這裡是在強調,無的價值,使用價值。有,是硬件,是電腦是主闆是芯片,無,是軟件,是電腦裡的程序,是主闆上的電路圖,是芯片裡刻上去的信息符号代碼。

我們利的是電腦,用的是程序。沒有程序的電腦就是一個空殼子,沒有刻錄上信息的芯片隻是一片矽闆。

所以,這裡的之,是代詞,指代有、無。于是,有人說,應該是這樣理解——

有,以之為利;無,以之為用。以有為利,以無為用。也就是說,有有有的價值,無有無的使用價值。老子在這裡強調的是一定要看到,不要忽略,而是要充分重視“無”的使用價值,真正的價值才被實現!

從事實出發,從現實出發,從身邊的事實出發,這是老子講道的最重要特征,由此,能不能反推出《道德經》的真經原文呢?

003

老子舉出了三個身邊信手拈來的例子來強調有有有的價值,無有無的作用,提醒人們不要無視無的存在,更不要忽視無的價值。

好,那讓我們回頭看看,需要老子這樣解釋的這句真經原文是咋樣的?

猜想之一:有有有,無無無;有非有,無有無。

有有有的價值,無也不是沒有無的價值。有并非全部都有,也不是價值的全部;無并非全無,也非一點價值也沒有。更有甚者,無的價值甚至比有的價值更具備價值。

這就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皦”。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更快更趨于本質地認識世界,而有,卻是浮雲遮望眼,更有時候會阻礙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進程。

揣測之二:有之有,有為利;無之無,無為用。

有有有的價值,有是基礎的條件;無有無的作用,無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因而具有更大的價值。利是條件,基礎,用是結果,價值。相較之下,無的價值更大。這也是我們要守虛、守無、以及無為的本質根本原因。

為什麼我們更重視無?

“有無相生”,本來,有和無是一體兩面。有無相生,本來有是有,無是無,有不是無,無不是有;然而,有中有無,無中有有,無能生有,有歸于無;這就變成了有就是無,無就是有;搞得好像有不是有,無不是無,有就是無,無就是有。

也就無所謂有更重要一些,還是無更重要一些,但是——

因為無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因為無更具有實用價值。也就是說,無不僅有我們說的認識價值,也有重要的實用價值。“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皦。”

還因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貨,使民不為盜;不可欲,使民心不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執大象,天下往;樂與餌,過客止。”

這是這些五光十色眼花缭亂缤紛燦爛……的有,掩藏了事物的本質的真相,誤導了人類的本心的欲求而變成了追逐聲色犬馬的欲望,而且是無止境的欲望,發展成貪婪!而失去本性!所以——

推演之三:有之有,無所生;無之無,道所生。無近道,無無道;有尊道,有非道。

有之所以有,那是無生出來的;無的所謂無,卻是道直接生出來的。無無限接近于道,所以,無無時無刻都在遵循道;而有隻有遵從于道才能好好地生存,有一旦背離了道,那就玩完了。

有如果不遵從于道,就會背道而馳,就會離經叛道,就會越走越遠,就會導緻極度的危險,就會毀滅!

004

很多人說為什麼沒有翻譯,我實際上很不願意翻譯,曆來以為翻譯是出力不讨好的事。直譯吧,簡潔了倒是,但是現代漢語很難達古意。展開了解釋吧,又給人感覺太啰嗦——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三十根輻條箍在毂上,形成一個孔洞,不要以為這個空洞沒有什麼價值,他卻是車之所以成為車的關鍵——輪子總得能轉吧。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将一塊陶坯通過延展搓揉等一系列工藝過程,變成一個喝水的碗。碗中的這個空洞看起來沒什麼價值,他卻是碗之所以成為碗,能盛水的關鍵。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将這個個依山而搭建的掩體,打開門及窗戶,就成了房子。其關鍵在于有門有窗這幾個大窟窿。

故——所以——

有之以為利,

無之以為用。

有為利,很重要;無為用,更重要。

有沒有價值固然很重要,但能不能實現價值似乎更重要。

永遠的經典,永遠的真經

天經寶典輯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居善地,動善時;心善淵,言善信

[] [] [],與善仁;正善治,事善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