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首次提出建立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2006年“交強險”替代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2020年9月3日,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其中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從11萬元提高到18萬元。如今,發生交通事故後我們第一反應就會是打電話給保險公司,還能說保險是騙人的嗎?
回報率低,保費價格高,遇事難理賠一直是人們難以信任保險公司的理由。保險有高收益?曾經人們選擇保險很多是看中到期還本付息的功能,起一個理财的作用,事實上,過去二十至三十年間,投資房産的收益遠遠大于保險,而這也是保險公司不再強調産品回報率的原因之一,保險就是一個最低風險的工具,怎麼可能會有高收益呢?保費高,就意味着保障額度高,一個投了100塊錢保險的人和投了100萬保險的人,一旦發生理賠,絕對是天差地别。人們覺得保險理賠難一方面是電視新聞的報道放大了一些負面案例,另一方面就是一些不負責的經紀人沒有盡到職業,沒有給客戶講清楚保險的範圍甚至是給客戶推薦了不适合的保險産品。
此外一些保險行業從業者也拉低了中國保險的形象。頻繁的騷擾電話,套路式的宣講和利用親友關系進行保險銷售,這些糟心的手段難免讓人對保險公司産生壞印象。有人吐槽保險工作就好像傳銷,從身邊人下手,保險公司又愛搞一些講座會議去推銷産品,曾經對保險的好印象也因此完全崩塌。細細去想,我們購買一樣産品是去考慮它本身的價值還是去看它的包裝,古代就有買椟還珠的典故,而我們會去做因噎廢食的事情嗎?
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曾批評過去保險界存在隻重受益,不重“保”的亂象,“中國保險就是搞傳銷”,分别對保險營銷模式和産品提出質疑,但并沒有否認保險的價值,并專門在節目裡從經濟角度去講解美國和中國保險公司運營的不同,表示如果遇到更心動的保險方案,一定會大幅度提高保險的比例。意外和風險無處不在,在今天保險市場運行更規範的情況下,了解保險産品,去選擇适合自己的才是更好的答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