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丨職場思維
字數丨1700字,閱讀約2分鐘
職場上,大家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人說我們應該“帶着想法”去工作,不能隻知道簡單的執行。
可是一轉頭,就有另一個人說:“執行是第一要務,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更要執行,在執行中加深理解。”
那麼,到底在職場上,我們需要堅持己見,還是随波逐流呢?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明确自己在組織中的定位與職責
不管是一家公司還是一個部門,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由不同分工的人構成的一個組織。
在這個組織當中就會出現明确的職責分類,每一個人認清自己在組織當中的職責并妥善執行,才能夠使組織達到效率的最大化。
而對于一個具體的部門來說,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少數人負責想,多數人負責做。
對于管理者來說,讓所有的下屬都按照自己統一的想法去做,顯然才能達到效率的最大化。
如果每一個人對于工作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法,那麼工作的結果就很難得到保障。
況且,職場上所有人的工作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必然與其他人有着各種各樣的聯系與協作。
當幾個人的工作方法與内容都受制于同一個人的時候,那麼至少下面的這幾個人,他們在工作協作上,受到的阻力是最低的。
可是如果每一個人都抱有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法去工作,那麼在組織内部相互協作的成本将高到令人無法想象。
當然了,“不讓人思考”,這件事情一定會産生一個負面作用,那就是的,确有可能耽誤人才的成長,甚至埋沒他們的才華。
可是,從公司整體角度來考慮,埋沒人才的成本風險是公司可以承受的,畢竟這隻是一個概率事件而已。
但是,如果因為大家每個人都想太多,而導緻工作溝通上的成本增加,将會極大的降低整個公司的效率,這種必然産生的成本當然是公司不願意見到的。
廣開言路,擇優選用,不好嗎?
也許這時你會有一個疑惑,前面說的問題似乎并不難解決,我們廣開言路讓大家都能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後選擇誰說的對誰說的好,就按他說的去做,這樣不好嗎?
從理論上來說這樣很好,但是大家忽略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溝通與讨論同樣需要付出成本。
如果一件事情,通過溝通與讨論,最終收獲的結果遠遠高于付出的成本,那自然是大家願意見到的。
可是如果一件事情,你一言我一語說到最後得出來的結論跟以前沒有太大區别,沒有更多的提升,那麼這個成本顯然就是被浪費掉了。
所以在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工作之間,要不要堅持己見就會有很大的區别。
如果一個人從事的崗位是創意型的,技術型的工作,“想法”就會變得至關重要。因為,一個與衆不同的點子,有的時候甚至會帶來質的飛躍。
哪怕你提出來的觀點想法暫時不被别人所認可,可是隻要你能找到更多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那麼就值得與人據理力争。
可是如果你所從事的崗位隻是一些常規性的崗位,即使你有所想法,對于公司整體而言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盡管你覺得自己發表一下觀點并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問題是有無數的人跟你在同樣的崗位履行同樣的職責,把所有人闡述觀點的成本加在一起,就會發現遠遠不值得這樣做。
位置與視角決定了你的想法是不是真的有價值
第3點則在于絕大多數人發表觀點的時候是受限于自己的位置與視角的。
有的時候我們說出來的話,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來看是正确的,可是如果站在更高的總體情況來看卻不盡然了。
比如說一個程序員,他有自己的編程習慣,當他完全用自己的習慣去寫程序的時候,效率自然會很高。
可是,一旦這個項目牽扯到多人合作時,别人就不得不用更多的時間來了解他的編程習慣,才能搞清楚他的代碼到底寫了點啥。
所以在技術類的公司,不管你自己在編程上有什麼樣的習慣,你都必須得遵守整個團隊所使用的編程規範。
即使是這個編程規範,嚴重限制了你自身的工作效率,你也必須學會适應。
而這其實就是在個人效率與團隊效率之間,永遠優先選擇後者的原因。
在其他崗位上也是一樣的道理,當我們所處的位置不夠高的時候,很多時候看不到一些貌似不合理的現象,背後的合理原因。
當年有一位高材生入職華為,幾個月後向任正非提交了洋洋灑灑的萬言書,結果卻被任正非批複,建議去看精神醫生。
我們不知道萬言書裡的内容寫的是什麼,但我相信這些内容一定是作者自認為正确且誠懇的重要想法。
可是,放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上來看,很可能就隻是一些荒唐幼稚的塗鴉罷了。
所以說,工作上到底應該堅持己見還是随波逐流?
我的答案是:當你沒有表現出自己獨當一面的能力時,就是所謂的“人微言輕”,把别人交待的工作執行好,做的比别人都漂亮才是證實你能力的途徑與基礎。
等到你證實了自己的能力,爬到了更高的職位上時,自然就到了你必須“堅持己見”的時候,那時候你所說的話,才有了應有的分量。
别總是抱怨這世界上沒有伯樂,因為要搞清楚,你我都不是什麼千裡馬,老老實實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生存方式,也是職場上最公平的規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