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中秋去天門山

中秋去天門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07:37:43

天門山在今安徽境内的長江東西兩岸,即東梁山和西梁山。東梁山又叫博望山,海拔 82.12 米,在當塗縣城西南15公裡(今屬蕪湖市鸠江區);西梁山又叫梁山,海拔88.1米,在和縣城南30公裡(今屬馬鞍山市和縣)。二山夾江對峙如門,相距數裡,合稱天門山。自江中遠望,色如橫黛,修媚靜好,宛如眉狀,故又名蛾眉山。

中秋去天門山(邂逅天門山1)1

東、西梁山

一、與李白的緣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天門山之所以聲榮遐被,應該說歸功于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春夏之交,25歲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塗(今屬安徽)途中初次經過天門山,驚豔于此處的山勢險要、江流洶湧、蔚為壯觀,遂作《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全詩生動展現了一幅動靜結合的壯麗畫卷。“是日,風和日麗,舟行江中,揚帆而下。詩人駐立船頭,眺望天門山”。前兩句。天門山的雄奇壯觀,為靜;江水浩蕩奔流,為動。後兩句。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動靜相宜。同時,形象地描繪了天門山雄偉、險峻、靈秀、壯美的景象,一方面贊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另一方面展示了作者初出巴蜀時的樂觀豪邁、自由灑脫、無拘無束。作品意境開闊,氣象雄偉,動靜結合,相映成輝。

中秋去天門山(邂逅天門山1)2

望天門山

其實,除了這首《望天門山》,李白還寫了一篇散文《天門山銘》。

“梁山博望,關扃楚濱。夾據洪流,實為吳津。兩坐錯落,如鲸張鱗。惟海有若,惟川有神。牛渚怪物,目圍車輪。光射島嶼,氣淩星辰。卷沙揚濤,溺馬殺人。國泰呈瑞,時訛返珍。開則九江納錫,閉則五嶽飛塵。天險之地,無德匪親。”

此篇大約作于天寶六年(747)。是年,李白47歲。天寶元年(742),诏征入長安,供奉翰林。此時詩人人生達到巅峰。天寶三載(744).因權貴讒毀,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詩人的人生至此也經曆了大起大落,而這個時期的唐王朝,也到了開元盛世的後期,安史之亂(755-763)的前期,國家的前途命運正在潛移默化地發生根本的變化。詩人憂國憂民,有着非常深層次的思索,對大唐王朝前途命運的深切殷憂,在《天門山銘》裡也能管窺一斑。文中盛寫天門山形勢之險峻,位置之重要,文末标出“天險之地,無德匪親”的思想,與《蜀道難》“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為同一寓意。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是關系到天下治亂的天險之地,千萬不要把不可親信(或沒有德行)的人安置在這裡。

中秋去天門山(邂逅天門山1)3

天門山秋色

公元754年,李白在當塗流連忘返, 又寫下了《姑熟十詠》。其十《天門山》。

“迥出江山上,雙峰自相對。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參差遠天際,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霭。”

全詩宛如一幅動感十足的油畫,色調豐富飽滿,畫面充實跳躍。又如一幕幕影像、一幀幀鏡頭,搖動拉伸,剪切翻騰,趣味橫生。

詩仙李白,遍遊馬鞍山,留下五十多首詩篇,其中以天門山為題的竟有三首,實屬罕見。

除了上面這三首詩詞以外,李白還在很多詩作中有對天門山的描繪。

“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月銜天門曉,霜落牛渚清”(《獻從叔當塗宰陽冰》);“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橫江詞》);“歌動白伫山,舞回天門月”(《書懷贈南陵常贊府》)等。

由此可見,天門山,在李白心中的位置。

唐上元二年(761),晚年的李白在經曆仕途一次次失意之後,窮困潦倒,從金陵(今南京)來到天門山下的當塗,投奔族叔李陽冰。一則是了卻了"悅謝家青山"的夙願,再則這也是詩人與天門山的宿緣。

(未完待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