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和孫悟空算是老對頭了,在不少西遊題材的影視劇改編中,都或多或少有兩人對戰的戲份,而關于他們兩個誰更厲害也是西遊迷争論不休的話題。
有人認為相較孫悟空而言,二郎神更勝一籌,原因是在原著中開篇題目已經說了——小聖施威降大聖,而且在後來九頭蟲一難中,孫悟空也甘願稱二郎神為大哥,并稱自己曾受他降服。再者,兩人比拼變化時,二郎神明顯處于上風,因此認為二郎神要強過悟空。
不過也有人覺得二人的實力在伯仲之間,半斤八兩,同處于一個檔次。
但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認為二郎神強過孫悟空的說法根本不成立,開篇的題目以及孫悟空對二郎神謙虛的話根本不能作為孫悟空比二郎神弱的理由,要比拼實力,還要看實戰!雖然最終結果是小聖二郎降服大聖悟空,但這個降字并不是單打獨鬥換來的。
在原著中,孫悟空面對的是二郎神和梅山六聖的圍攻,仍舊苦戰,但不能被擒拿,最後是太上老君助力偷襲,用金剛琢打了猴子腦袋一下,又被趕上來的細犬咬住,這才被降服,也就是說整個戰鬥過程中,二郎神并非以個人實力赢了孫悟空,是靠群戰拿下!
至于後來悟空口稱二郎神為大哥,也是謙虛禮貌罷了,孫悟空學道時稱呼砍柴的樵夫為樵哥,稱呼凡人劉伯欽為大哥,這些都隻能證明孫悟空謙恭有禮,而并不能說明實力問題。
而且比拼變化時之所以孫悟空處于下風也是因為他無心戀戰,這在原著中也有說明。
卻說真君與大聖變做法天象地的規模,正鬥時,大聖忽見本營中妖猴驚散,自覺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真君見他敗走,大步趕上道:“哪裡走?趁早歸降,饒你性命!”大聖不戀戰,隻情跑起。
後來變化也是情非得已,不敢戀戰,而非實力不如!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二人到底實力如何呢?其實在原著中早已經給出了答案,在原著中二郎神剛剛受命趕到南天門時,對衆神說了一句話:
真君笑道:“小聖來此,必須與他鬥個變化。列公将天羅地網,不要幔了頂上,隻四圍緊密,讓我賭鬥。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
二郎神對衆神立下約定,如果我輸了,就會有兄弟一起幫忙,不必你們來參戰,可到了最後我們都知道,悟空面對的是二郎神和梅山六聖的圍攻,而非他自己,以二郎神心高氣傲的個性,若非真是不敵,怎麼會讓兄弟一起幫忙呢?這也印證了他對衆天神的話,若我輸給他,自有兄弟扶持,看來這次是真的輸給了猴子。
而且輸赢都不讓天神幫忙的二郎神,還是請天神幫了忙,悟空使出隐身法時,二郎神找不到,隻能借助李天王的照妖鏡去看,由此可以看出,孫悟空的綜合實力和神通表現是要強于二郎神的。
順帶一提,在原著贊詩中也有說明二人孰強孰弱的句子:
兩個鋼刀有見機,一來一往無絲縫。金箍棒是海中珍,變化飛騰能取勝。
文中說道金箍棒是海中珍,變化飛騰能取勝,也側面說明了二人真正單打獨鬥起來,還是孫悟空要更厲害一點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