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間四月呈芳菲

人間四月呈芳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4 20:2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間四月呈芳菲(素木逢春閩韻流芳)1

郭麗設計的軟木畫文創産品《長青》。 福州市美術館供圖

人間四月呈芳菲(素木逢春閩韻流芳)2

吳學寶軟木畫《土樓奇觀》。 張旭陽攝

人間四月呈芳菲(素木逢春閩韻流芳)3

陳君锟軟木畫《蒼松壽古》。 受訪者供圖

漫步福建省福州市上下杭曆史文化街區,網紅打卡地——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館内遊客絡繹不絕。琳琅滿目的展品中,有“刀鋒上、木頭裡的丹青”之稱的軟木畫引人駐足。如果想把精緻的軟木畫帶回家,可以一路向北,三坊七巷曆史文化街區裡的福州市軟木畫館内,有着種類繁多的軟木畫和文創産品,可以近距離領略非遺活态傳承的魅力。欲知軟木畫技藝從何而來,隻需再向北走,軟木畫發轫地西園村,已建立非遺示範基地。在這裡,福州軟木畫的百年傳奇正上演新的精彩。

木上丹青:化腐朽為神奇

濃郁的書卷氣,是福建傳統手工藝的特色之一,盡顯閩地造物獨特的文人審美風尚。軟木畫,便是在素木之上開出的丹青之花。

100多年前,一張來自歐洲的木質賀卡,被福州官員交給當地工匠,木雕技師吳啟棋等人受命據此研發新産品。經過多方探尋,工匠們将用料鎖定源自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栓皮栎。栓皮栎俗稱橡樹,其栓皮可制軟木,具有質地輕軟、紋理細密、色調柔和等特點。在國外,軟木常被用作葡萄酒瓶塞等實用品。在中國,工匠們卻以高超的技藝将軟木切成薄片,按照傳統中國畫的構圖和造型方式,雕出頗具中式審美韻味的花草樹木、亭台樓閣等,再将這些元素按照中國園林的造景方式粘貼起來,獨創“無聲的詩、立體的畫”——軟木畫。

以刀代筆,融“雕工”與“畫境”于一體,使軟木畫成功“破殼”而出。工匠們通過“以小觀大,縮龍成寸”的手法,實現了“叢山數百裡,盡在一框中”的藝術效果。微縮景觀,濃縮的是文化與技藝。福州木雕、石雕技藝發達,軟木畫工匠們兼收并蓄,窮盡精雕細刻之巧。在多種刀法的綜合運用下,軟木畫既能薄如蟬翼、細如發絲,又可以玲珑剔透、繁複瑰麗。傳統山水畫的布局章法、意象造型、表現手法等,也被工匠們巧妙借鑒和轉化。比如,構圖上講究疏密得當、虛實相生,畫面常常留白以營造缥缈的意境等,凸顯山河錦繡的寫意之美。

保留軟木本身的質感和美感,成就了軟木畫沉靜素雅的藝術神韻。軟木畫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君锟認為:“軟木是有靈性的,即極富自然生命之美”。為了制作出軟木畫精品,一代代傳承人從選材之初,便傾注大量心血。木料的質地、肌理、顔色等都影響着軟木畫的效果呈現,2噸原木料常常僅能選出約100斤用料。用材講究的背後,是中國文化特有的審美觀,是崇尚自然之美、追求因材施藝的理念。

與衆不同的美感、精巧至極的工藝,使軟木畫與曆史悠久的壽山石雕、脫胎漆器并稱福州工藝美術“三寶”,一度成為福建對外出口的“明星”産品,遠銷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素木之上旖旎花開,向世界傳播着中華文化之美。

閩都新韻:拓小品為巨制

開創者奠定了軟木畫獨特的民族風格,後繼者則賦予軟木畫濃郁的時代氣息和地域特色。

今年82歲的吳學寶,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軟木畫”代表性傳承人。7歲起,他便跟随父親吳啟棋學習制作軟木畫。上世紀50年代,福州工藝木畫廠在西園村成立,軟木畫技藝得到大幅提升,平面卡片式、薄雕挂框型作品制作技藝更加成熟,半立體浮雕軟木畫應運而生。此後,幾經探索,工匠們運用圓雕、透雕技法原理,首創圓罩型山水立體軟木畫,實現藝術的飛躍。形式已足夠豐富,内容上如何拓展?如何表現實景山水和現實生活?作為第二代傳人,吳學寶大膽接受挑戰,擔負起作品《福州西湖》的主創任務。經過無數次實地觀察和綜合運用多種雕刻技法的創新,作品順利通過驗收,進入人民大會堂,奠定了軟木畫由民間工藝向特種工藝發展的基礎。此後,吳學寶創作了《土樓奇觀》《福州于山定光塔》《武夷風光》等一系列以福建地區景觀為題材的作品,以及《萬裡長城》等大型主題性作品。民間工藝軟木畫,譜寫下大型主題創作新篇章。

作為以精雕細镂、畫意如詩為特色的工藝美術品類,小型軟木畫尚需手藝人費盡心思、苦練技法,大型軟木畫創作更考驗着手藝人的技藝與巧思。自小從事軟木畫創作的吳學寶,深谙軟木畫的藝術優勢并緻力于将其不斷放大。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心無旁骛的他不斷深入生活,持續鑽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仿宋畫意境提升軟木畫的藝術品位,通過不斷創新技法增強軟木畫的表現力。比如,在創作《園林景色》時,他融合木雕、石雕技藝,使作品呈現出立體雕、雙面雕的藝術效果;在創作《萬裡長城》時,他借鑒中國園林“框景”手法,創新利用有機玻璃襯景,破解了軟木畫遠山、近景多層次布局的難題;在創作《土樓奇觀》時,他兼用中西方繪畫的透視方式,将土樓與群山錯落有緻地濃縮在挂框中,展現了壯觀的土樓風情……秉宋人筆意,從傳統意境出發,放眼祖國河山,吳學寶不斷拓寬軟木畫的藝術空間。

“雕工”與“畫境”的融合,傳統工藝與國外材料的融合,民族風格與地域特色的融合,賦予軟木畫特殊的生命力。面向時代的融合創新,更成為推動軟木畫後續發展的重要因子。

活力再現:變非遺為文創

軟木畫曾一度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新世紀,軟木畫制作技藝先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在興衰交替中,瀕危的技藝終于重綻光彩。

柔軟多孔的軟木,既賦予軟木畫獨特的審美内涵,也為軟木畫的創作與銷售樹立了無形的門檻。軟木自身具有天然孔洞,這決定了軟木畫創作隻能采用人工雕刻的方式來規避材料缺陷,且制作工序極為繁複。雖然手工藝以其特有的溫度日益被珍視,但工藝品的價值由材質和技藝共同決定,相較于其他名貴木材,平價的軟木,決定了軟木畫從業者的辛勤勞動與收益之間必然形成落差。如今在福州,專門從事軟木畫創作的新老藝人加起來不足30人,掌握完整制作工序的“全能型”工匠,更是少之又少。費時費力卻收入不高,使很多人對從事軟木畫創作望而卻步。

為有效破解軟木畫傳承與發展中面臨的難題,當地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據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副主任何微介紹,省市聯動立法保護成效顯著,尤其是2021年出台的《福州市軟木畫技藝保護規定》,激發了軟木畫的發展活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對年輕藝人和學徒在生活及學習方面給予一定補貼,鼓勵國内美院畢業生來榕創業,讓更多年輕人加入了軟木畫創作隊伍;福州西園軟木畫協會的成立,以及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傳承示範基地的設立,搭建起軟木畫傳承、保護和發展的長效平台;在三坊七巷、上下杭等曆史文化街區設置的軟木畫展示或銷售網點,促進了軟木畫制作技藝的傳播……

傳承人是軟木畫發展的希望。以福州軟木畫第五代傳承人、80後郭麗為代表的一批年輕人,既從時尚着眼,又從實用着力,或将軟木畫與壽山石雕、脫胎漆器結合,推出融三者之美于一體的新作;或将軟木畫融入創意設計,開發兼具觀賞性與實用性的燈飾、茶盤等;或探索輕量化、便攜式設計,開發軟木畫文創、伴手禮……正如福建省工藝美術研究院院長餘衛平所說,軟木畫創新不再是淺表化地改變布景樣式,而是以創意點亮生活。

如今,在各地大型展會、賽事上,軟木畫手工藝者的身影越來越多。在新老藝人交流聚會上,新的軟木畫話題總能引發讨論。互聯網上,以軟木畫為藍本的短視頻、動漫,不僅“動”了起來,還更加“潮”起來。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融入現代生活,素木之上必将繁花綻放,馨香遠揚。《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4日 08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