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李世民的名氣太大,以緻人們差點都忘了,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在今人的眼中,似乎沒有李世民的功績,就建立不了唐朝。其實,李淵才是大唐能夠建立的根本。李世民确實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很多功勞,但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的真正謀劃者是李淵。
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李世民玄武門事變稱帝後,篡改史書,将父親李淵描寫成了一個怯懦、狹隘、昏庸的形象。其實,李淵是一個有膽識、有遠見、有謀略的一代雄主。
李淵的爺爺是李虎。李虎,被封為西魏北周的八柱國之一。北周權臣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隋文帝封李虎之子李昞為唐國公,後由李昞之子李淵繼承爵位,這也是唐朝國号的由來。隋炀帝楊廣登基後,重用李淵,派他為太原留守,但隋炀帝對他也有戒心,派王威與高君雅随行監督。
由于隋炀帝濫用國力,加上三征高句麗的失敗,使得朝廷力量衰微,各地民變不斷。李淵見天下大亂,隋朝的滅亡大勢已定,便欲取而代之。617年,李淵殺王威、高君雅,于晉陽起兵反隋。不久,李淵率諸子和衆将攻破守備關中的屈突通,占領隋都大興城。李淵擁立楊廣的孫子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遙尊隋炀帝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遠在揚州的隋炀帝,于618年的江都政變中被宇文化及等叛軍殺害。
李淵借此機會,于618年5月迫使隋恭帝禅位,定國号為唐,唐朝建立。李淵是為唐高祖。李淵改都城大興為長安,封嫡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嫡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嫡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李淵畫像)
然而,僅僅8年後,626年7月,就發生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射殺了皇兄李建成和皇弟李元吉,政變勝利,被立為太子。兩個月後,李淵将皇位傳給李世民,自為太上皇。李世民是為唐太宗。
關于“玄武門政變”的事件,《資治通鑒·唐紀七》是這樣記載的:
庚申,世民帥長孫無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門。張婕妤竊知世民表意,馳語建成。建成召元吉謀之,元吉曰:“宜勒宮府兵,托疾不朝,以觀形勢。”建成曰:“兵備已嚴,當與弟入參,自問消息。”乃俱入,趣玄武門。上時已召裴寂、蕭瑀、陳叔達等,欲按其事。
建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殺之。尉遲敬德将七十騎繼至,左右射元吉墜馬。世民馬逸入林下,為木枝所絓,墜不能起。元吉遽至,奪弓将扼之,敬德躍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尉遲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宮府兵遂潰 ……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遲敬德入宿衛,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驚,問曰:“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對曰:“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上謂裴寂等曰:“不圖今日乃見此事,當如之何?”蕭瑀、陳叔達曰:“建成、元吉本不預義謀,又無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讨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無複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時宿衛及秦府兵與二宮左右戰猶未已,敬德請降手敕,令諸軍并受秦王處分,上從之。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自東上閣門出宣敕,衆然後定。上又使黃門侍郎裴矩至東宮曉谕諸将卒,皆罷散。上乃召世民,撫之曰:“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資治通鑒》)
對于唐朝的創立,李世民覺得自己功勞最大,因而對于父親李淵沒有立自己為太子一直耿耿于懷。李世民稱帝後,封皇兄李建成為息王,谥号為隐;封皇弟李元吉為海陵郡王(後改巢王),谥号為剌,世稱兩人為“隐太子”、“巢剌王”。這兩個谥号都是惡谥。李世民不但殺人,而且誅心,讓惡名一直伴随着他們。對兄弟如此,對父親李淵,其實也好不到哪去。
李淵曾經憧憬過太上皇的生活。在他還是皇帝的時候,裴寂表示天下已定,想要告老還鄉。李淵流着淚勸留這位開國功臣,說你不要走,等我們老了的時候,你當宗臣,我當太上皇,豈不逍遙!
可是,現實告訴李淵,自己主動退位跟被迫讓位是有巨大區别的,太上皇的日子不是那麼好過的。
一、遣散李淵身邊宮女“玄武門之變”後,李淵被迫讓位,成了太上皇,但心中有些怨氣,沒有主動把皇宮正殿“太極殿”讓出來,仍然在裡面居住。李世民不好過分緊逼,就在顯德殿即位上朝。可這終究是李世民心中的疙瘩,他會想辦法要回認為是自己應得的東西。
貞觀二年(628年)九月,遇上旱災,在古人認知裡,天災禍端跟帝王的道德有關系。于是,中書舍人李百藥上書表示:太上皇身邊宮女太多,這些人不但白白浪費皇室糧食錢物,而且還在宮裡堆積陰氣,所以造成了幹旱。
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居然就能扯到一起!然而,這個看似荒唐的上書竟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大力表揚,并馬上下旨,将太極宮中大部分宮女丫鬟遣散回家,名義上卻說是給她們自由身。
(唐代宮女)
太上皇李淵身邊瞬間沒了伺候的人,望着越來越空蕩的皇宮,李淵第一次感覺到了孤獨寂寞冷。李淵也明白,兒子這樣做,實際上就是找個借口給他難堪,在逐步孤立他。
二、将李淵老朋友裴寂流放,公開抨擊父親舊政清退宮女隻是小小的開始,沒過多久,李淵連最知心的朋友也留不住了。
這年秋天,李世民到京城南郊的圜丘祭祀,準備返程的時候,李世民朝長孫無忌和裴寂招了招手,讓兩人坐自己的金辇一起回去。
長孫無忌沒有客氣,爬上了李世民的大車,而裴寂覺得不便跟帝王同車,于是辭讓。李世民笑道:“以公有佐命之勳,無忌亦宣力于朕,同載參乘,非公而誰?”(《舊唐書》)意思是:“裴寂你有佐助帝王創業的功勞,長孫無忌也效力于我,有資格和我同車的,除了你還有誰?”
然而,這句話表面是在尊重開國功臣裴寂,暗含的意思卻是:裴寂,你雖然有佐命的功勞,可你是太上皇的人,而長孫無忌才是我的人!
不是自己人,自然不會留用。第二年伊始,李世民就免去了裴寂的職務,勒令遣送其回老家。原因是有一個僧人妖言惑衆,而裴寂聽過他的演說。
裴寂已經六十了,如果他選擇回老家安度晚年,倒也不失為安穩之事。但裴寂向李世民求情,希望留在長安城。因為他知道,他的老朋友李淵正孤獨地生活着,沒有大臣去拜見他,沒有親朋去探望他,自己若再離開,李淵就更孤獨無依了。
李世民大概猜到了裴寂的心思,斷然拒絕了他的請求,并且惱羞成怒,對裴寂大加羞辱:“武德年間,賄賂腐敗成風,綱紀紊亂,這全都是你造成的,你不過是靠恩澤才當上了第一大臣,我是看在你是開國元老的面子上,才沒有深究,讓你回老家已是開恩!”
“武德之際,貨賄公行,紀綱紊亂……(《資治通鑒》); “武德之時,政刑纰缪,官方弛紊……”(《舊唐書·裴寂傳》)
李世民公開抨擊裴寂,實際上卻是在打父親李淵的臉。武德年間,正是父親李淵當皇帝時的年号,說那時候紀綱紊亂,腐敗成風,就是在指責和抨擊李淵。
(李世民畫像)
可見,李世民雖然沒有直接對父親抱怨,實際上卻把不滿、怨恨和怒火積壓在心中,借着裴寂爆發宣洩而出。
裴寂被勒令馬上離開長安。在回到老家沒多久,裴寂又因牽涉一樁案件,被流放靜州(今廣西梧州),不久病逝了。
三、遷居偏宮,喪失自由李淵身邊沒有了宮女,也沒有了朋友,最後,他連自己的房子也保不住了。
當年,李世民是在東宮登的基,李淵一直住在正殿太極宮裡,如今三年過去了,是時候讓真正的一國之主回歸中央正宮裡了。
貞觀三年(629年)四月,也就是裴寂死後不久,太上皇李淵提出,想從太極宮遷往弘義宮。據李淵自己說,因為那裡有山有水,風光秀麗,适合養老,自己非常喜歡,早就想搬到那裡去住了。
弘義宮是當年李淵為兒子李世民修的,是原本的秦王府,裡面根本沒什麼好景緻,規模也不大。
“高祖以弘義宮有山林勝景,雅好之……乃徙居之,改名大安宮。”(《唐會要》)
李淵搬到了皇宮西邊的弘義宮,将宮殿改名為大安宮。史書上說李淵是喜歡弘義宮,願意主動搬過去住,這恐怕難以令人信服。實際上,李世民給他施加了多大的壓力,沒人知道。
李世民總算達成了他夢寐以求的目标,可以冠冕堂皇地入主太極宮了。
李淵悄然離開太極宮的時候,一種巨大的落寞、苦澀和感傷直襲全身。
搬進大安宮後,李淵在這裡生活了6年,直到去世。與其說李淵晚年是在一座山湖勝景的宮殿裡安享歲月,倒不如說他是被囚禁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中,凄涼度日。
大安宮的各方面條件與太極宮根本無法相提并論。關于這一點,可以從監察禦史馬周的奏疏中得到佐證。
貞觀六年(632年)正月,馬周上疏說:“臣伏見大安宮在宮城之西,其牆宇宮阙之制,方之紫極,尚為卑小,臣伏以東宮皇太子之宅,猶處城中,大安乃至尊所居,更在城外。雖太上皇遊心道素、志存清儉,陛下重違慈旨、愛惜人力,而蕃夷朝見及四方觀聽,有不足焉。臣願營築雉堞,修起門樓,務從高顯,以稱萬方之望,則大孝昭乎天下矣。”(《舊唐書·馬周傳》)
李淵的威望在朝堂還是很高的,李世民這樣對待他,連大臣都看不下去了。馬周認為,大安宮地處宮城之外,過于偏僻且卑小,與太上皇的至尊身份不相稱,無論是在蕃夷人還是在四方百姓看來,都顯得有失身份。所以,馬周提議修繕擴建,而且務必要高大顯赫,這樣才能符合天下人的願望,也可昭示皇帝對太上皇的大孝。
馬周其實是在暗示李世民,在孝道上實在有所虧欠,應該趕緊把大安宮改建得壯觀一點,以免天下人說閑話。
李世民看過奏疏後,一笑置之,既沒有責怪馬周,也沒有采納他的建議。
(山西李世民君臣群像)
居住在大安宮的李淵,既沒有了尊榮,也喪失了行動自由。李淵是一個喜歡在外馳騁的皇帝。武德年間,即使建國初期政務繁忙,可李淵還是經常外出巡幸、狩獵、避暑,享受着無上的自由。
可是,在搬進大安宮以後,李淵連一次這樣的機會也沒有了。在大安宮生活的6年裡,除了出席幾次重大的宮廷宴會之外,李淵幾乎是足不出戶。不是他不想出來,而是根本沒有機會。
(《隋唐演義》寇振海飾演的李淵)
這一切讓忠直敢谏的馬周實在難以忍受。就在李世民打算前往九成宮(今陝西麟遊縣)避暑時,馬周又毫不客氣地上了一道奏疏:“臣又伏見明敕,以二月二日幸九成宮。臣竊惟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視膳而晨昏起居。今所幸宮去京三百餘……可以但暮至也。太上皇情或思感,而欲即見陛下者,将何以赴之?且車駕今行,本為避暑,然則太上皇尚留熱所,而陛下自逐涼處,溫清之道,臣竊未安!”(《舊唐書·馬周傳》)
馬周前一次奏疏的措辭還比較委婉,這一次馬周的口氣非常尖銳,可以說,他直接批評李世民不孝。
太上皇年事已高,陛下應該每天探視他的飲食起居,而現在您居然想跑到三百裡外的行宮避暑,您是涼快了,卻把太上皇扔在熱烘烘的大安宮裡。所謂“溫清之道”,就是冬天要讓老人家獲得溫暖,夏天要讓老人家享受清涼,可您卻把這些孝道抛到腦後,臣私下替您感到不安啊!
李世民呢,照舊不理不睬,自己去了九成宮逍遙去了。
貞觀七年(633年)和貞觀八年(634年),李世民又接連兩次去九成宮避暑,都沒有帶李淵同行。
貞觀八年七月,李世民“屢請上皇避暑九成宮”,而此時的李淵身患“風疾”,無法行動,李世民這時大獻殷勤,不是他的孝心發現,而是裝裝樣子而已。卧床不起了,才讓外出幾百裡避暑,這不是折騰人嘛,如果真有孝心,早幹嗎去了?
貞觀八年十月,李世民下诏,“為太上皇興建清暑之所”,開始在長安東北龍首原修建永安宮,用來給李淵避暑。這個宮殿群成為比大興宮更宏偉的宮殿,這就是後來的大明宮。
(大明宮)
李淵都快病死了,才記起修建清暑之所,李世民表面上是為了孝敬父親李淵,其實是給自己修的!
可惜,太上皇李淵無福消受,宮殿還未建成,他就病死了。
四、當面譏諷父親李淵當然,李淵的太上皇生活也有過一絲快樂,可惜這一絲快樂也被李世民當面羞辱而湮滅。
在搬到大安宮的第二年,李淵聽到了一個好消息,唐朝軍隊大破突厥,擒獲颉利可汗。終于一雪多年的恥辱,李淵自然非常高興。
一天,李世民邀請李淵以及大臣們在未央宮擺宴慶祝。李淵去了以後才發現,突厥的颉利可汗也在座。
喝到興處,李淵似乎忘了自己太上皇的身份,下令颉利可汗起來跳舞,又命南方的酋長吟詩助興。
李淵終于看到了他當年立志要達成的威震四方、四海一家的目标,他大笑道:“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李淵已經很久沒有這麼開心了。李世民突然上前助酒,說道:“今四方來臣,都是陛下教誨,不是我一個人辦得到的。當年漢高祖也跟太上皇在這裡喝過酒,漢高祖妄自尊大,我不會跟他一樣。”
《資治通鑒·唐紀十》記載:
十二月,甲寅,上幸芙蓉園;丙辰,校獵少陵原。戊午,還宮,從上皇置酒故漢未央宮。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蠻酋長馮智戴詠詩,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帝奉觞上壽曰:“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誨,非臣智力所及。昔漢高祖亦從太上皇置酒此宮,妄自矜大,臣所不取也。”上皇大悅。殿上皆呼萬歲。
李淵這時才明白,兒子為什麼請他來這裡喝酒了。這分明是為了羞辱他。
當年在此地,漢高祖劉邦對他的太上皇父親說:“早年您常說我不學無術,不能治好家業,比不上大哥,現在您老人家看看,誰的産業大?”(“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産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史記·高祖本紀》)
李世民借劉邦之口,說出了自己内心的話,話外的意思是:“父親大人,您看看,現在大唐四夷稱臣,海内歸一,要是李建成,他能達到這樣的成就嗎?您不感到羞愧嗎?”這場景和當年劉邦對待父親簡直一模一樣。
李淵呢,隻能大笑。可是這笑估計比哭還難過。
五、喪葬簡單敷衍貞觀九年(635年)四月,李淵崩于大安宮的垂拱殿内,終年71歲。這個曾經威震八方、至高無上的大唐帝國的開國之君,晚年竟落入孤獨凄涼之境,他終于走完了悲喜交加的一生,告别了讓他又愛又痛的世界。
李淵遺诏,他的喪事從簡,陵園務從儉約。李世民這次倒是真聽話,父親李淵的喪事從簡辦理,陵墓規模微小寒酸,甚至連石料也沒用,僅以封土為陵。
(李淵獻陵)
李淵的去世,李世民并未流露出哀傷思念之情。真正讓李世民傷心的,不是父親之死,而是長孫皇後之死。
就在李淵去世一年後,貞觀十年(636年)六月,長孫皇後因病去世,葬于昭陵。李世民“念後不已”,萬分悲傷, “于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資治通鑒》)也就是在宮城的禦苑中建了一座瞭望台,經常眺望昭陵,以慰思念之情。
一天,李世民和魏征同登瞭望台,讓魏征和他一起眺望昭陵。魏征說:臣眼花,看不見。李世民覺得非常奇怪,這不很明顯嗎,怎麼會看不見呢?又指給他看了一次。
魏征說:“臣以為陛下看的是高祖的獻陵,原來是皇後的昭陵啊,那臣早就看見了。”
李世民一愣,随即明白,魏征這是故意諷刺自己不孝啊!
被臣下指責不孝,本是任何皇帝難以容忍的,但李世民需要魏征,而且他也确實無法反駁魏征的觀點。于是,李世民便下令拆除了瞭望台。
這件事情,一方面表明了李世民與長孫皇後的感情深厚,但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李世民對父親的感情淡漠。
在政治和權力面前,親情是蒼白而脆弱的。當李世民采用陰謀和暴力的手段奪得最高權力後,父子感情就形同虛設。李世民隻是在維持着一種表面的和睦,為的是維護大局的穩定。“父慈子孝”的人倫親情,在權力面前,也變得微不足道。
(張豐毅飾演的李世民)
李淵去世許多年後,李世民不得不面對自己兒子們的奪嫡之争。他早年釀下的手足相殘的悲劇又在自己的兒子手上重演。當他嘗到自己種下的惡果後,才蓦然體會到父親當年的苦衷。這時,李世民才開始反思自己對父親的所作所為,内心湧起慚愧、悔恨之情。
貞觀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偶然讀到一篇讨論孝道的文章,極為傷感地對侍臣說:“‘人情之至痛者,莫過乎喪親也……(朕)所行大疏略,但知自咎自責,追悔何及!’因悲泣久之。”(《貞觀政要》)
不知道這遲來的忏悔,能否告慰父親李淵的在天之靈?
或許,李淵早就明白,這個兒子親手殺死了兄弟,囚禁了我,修改了史書,把我寫成一個酒色懦弱之徒。可是,史書可以篡改,但史實無法改變。你有你的輝煌,可屬于我的成就,誰也抹殺和否認不了。即便無人知曉,可事實卻真實存在。身處帝王高位,即使權力無限,但終究有難言的苦衷,有難以把控的變數,有親情淡漠的傷痛……
大唐的榮耀和輝煌,李淵這位開國皇帝功不可沒,可惜他沒有見到大唐盛世繁華的樣子,晚年在凄涼、孤寂、落寞和傷痛中度過。無限悲涼,又與何人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