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1558~1639),号眉公,上海松江人,明朝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書畫家。陳繼儒淡泊名利、生性灑脫,反對科舉制度,在能夠考取功名的青年時期焚燒了自己的儒生衣冠,決心遠離科舉考試和仕途,過起隐居生活。不走仕途的陳繼儒卻心系百姓,當洪災降臨松江一帶,他極力勸說官府進行大規模的赈災,自己也盡力為百姓施粥。
被人們稱為“山中宰相”的陳繼儒筆耕不辍、詩文俱佳且著述頗豐,有《安得長者言》《眉公十集》《小窗幽記》等,在修身、處世之道等方面很有建樹。
陳繼儒寫下很多通俗易懂的哲思經典,發人深省,極具影響力。關于專心緻志地讀書,陳繼儒寫道“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随處淨土。” 意為遠離喧嚣,與書為伴,便擁有了足以容納人生平凡或跌宕起伏的巍峨深山;内心清淨地專心去讀書,放空身心、滿目淨土,随時随處都可以進入思辨的境界。
陳繼儒認為“讀書不獨變人氣質,且能養人精神,蓋理義收攝故也。”意為讀書不僅改變人的氣質和性格,而且能提高人的修養和情操,大概是因為真理道義産生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陳繼儒認為做人、做學問應該“靜坐然後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後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後知平日之費閑,閉戶然後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後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後知平日之念刻。”意思是隻有靜心坐下潛心思考才會覺得平時的自己心浮氣躁,沉默不語之後才明白自己平時話太多且無法冷靜下來,省掉庸俗的事之後才感到平日裡枉費了很多心思,閉門謝客之後才知道自己交友太随意,徹底平靜下來之後才感悟到欲望太多的話容易傷身生病,當人情通達之後才知道自己平時觀念的固執。
又說“人有嘿坐獨宿,悠悠忽忽者,非出世人,則有心用世人也。” 意為常常看到沉默不語的獨處之人,而且神态獨具一格,這種人如果不是徹底走出世俗的隐士,一定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眉公亭
陳繼儒認為應該遠離喧嚣,進入内心清淨的讀書境界;讀書能春風化雨般潛移默化地提升人的氣質和修養;做人、做學問時應該平心靜氣地思考,要勤于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有了一定的學識和能力,平時要低調,要懂得為社會做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