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是秋季的第一天,标志着夏季向秋季的轉換。
來自網絡立秋圖片
今天,也就是8月7日(農曆七月初十)20時29分,将迎來自秋節日。民間關于立秋的諺語很多,比如“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熱死牛”,那麼,這句話告訴了世人什麼道理呢?
所謂的“早立秋”“晚立秋”,說的是立秋在時間上的不同。如果立秋的節點在午時前,就是早立秋;如果立秋的節點在午時之後,就是晚立秋。
初秋田野景象
“早立秋”與“晚立秋”雖然發生在同一天,有些年份也僅僅相差一個時辰,但未來半月甚至一個月的天氣變化卻是不同的,“早立秋”意味着立秋之後,天氣開始早晚變的涼快起來,而“晚立秋”卻意味着立秋之後半月至一個月内,天氣依然會熱。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熱死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某一年的立秋時辰,發生在午時之前,天氣就會在早晚時節,變得涼快起來;如果某一年的立秋時辰,發生在午時之後,悶熱天氣依然會持繼一段時間。
今年立秋後仍需穿的涼快
今年的立秋,發生在20時29分,屬戌時,離午時(11點一13點)相差很多,這說明今年立秋後的一段時間内,天氣的主題依然是熱。
這是因為今年不僅僅晚立秋,還是“母秋”,還是“大包伏”!
古人把立秋依然熱的天氣,戲稱為是“秋老虎”,這“秋老虎”還分為“母虎秋”和“公虎秋”,簡稱“母秋”與“公秋”。如果立秋時節發生在農曆月的單日,就是“公秋”,如果立秋時節發生在農曆月的雙日,就是“母秋”。民間有言“公秋爽,母秋兇”,而今年的立秋時節的交替時間是在20點29分,可見,“母秋”肆意中,天氣依然熱。
秋天中的美女依然涼爽
不僅僅如此,今年還是“大包伏”。這裡的伏,指的是末伏。如果立秋時節與末伏是在同一天,就是“伏包秋”。如果立秋後好幾天才進入末伏,就是“秋包伏”。“秋包伏”熱,“伏包秋”相對涼爽。“秋包伏”還分了大、小包伏,立秋與未伏頭一條離得近,為小包伏,相反為大包伏。今年農曆七月十八才進入末伏,是典型的“大包伏”,可見依然熱是主題。
初秋景象圖片
早立秋,秋老虎中的母虎秋,還有“秋包伏”中的“大包伏”,這一切寓意着,今年立秋後的20天内,天氣依然熱字當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