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自己新買的車剛上臨牌,是不是就能肆無忌憚地在公路上爽一把,然後等到正式上牌後再老老實實開車...
作為一名有着多年駕齡的老司機,我當場否定了他的這個說法。
作為道路交通參與者,不論何時何地都要謹記“安全駕駛”這四個字,怎麼能把馬路當成兒戲的地方呢?難道臨牌就是給你鬧着玩的?
确實,坊間一直流傳着“臨牌違章不會被拍”、“臨牌就是給新車測試性能用”之類的說法,甚至有人狂言挂了臨時牌照等于有了一塊“免死金牌”。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今天就來探讨一下,交警是不是真的不管臨時牌照?
什麼是臨時牌照顧名思義,臨時牌照就是新車未上鐵牌(正式牌照)時,需要在車上挂的一個臨時用的紙質牌照。
每個車主每輛車可以領三次臨牌,實驗用途的臨牌有效期最長90天,普通人能領到的臨牌有效期最長30天。
要注意的是,臨時牌照也分有“藍底”和“黃底”兩種類型,前者是隻能在牌照行政轄區範圍内行駛(一般是省内/市内),後者則可以正常跨區行駛。
“藍底”的臨牌有效期一般是15天,要是超出了可行駛區域的範圍,臨牌的效力就沒有了,出了事故保險是不賠的。
“黃底”的臨牌能跨區就相對好用很多,而且有效期一般是30天,通常上異地牌照的朋友都會用到這種臨牌。
臨牌違章到底罰不罰?科普過後,我們回到正題,到底挂了臨時牌照的車輛上路,違章會不會被罰?
答案是肯定的,不論是壓實線、超速還是闖紅燈,隻要是合法上路的車違章了,不論挂的什麼牌照,都要依法接受處罰。
那麼有人會問,一個臨牌才不到一個月的使用期限,過期之後違章還會有效嗎?
對于有這個想法的朋友,可别想的太美,申請臨時牌照的時候,可是會把你的車輛信息都記錄在案的。
如果臨牌車輛違章,記錄在案的不隻是這輛車臨牌号碼,還有車輛的車架号,想利用“臨牌過期”來逃避違章的朋友,就有點癡心妄想了。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一種錯覺,就是即便挂臨牌違章,也不會收到違章處罰信息。
很大原因在于紙質牌照對于攝像頭捕捉的要求更高,即便是被攝像頭拍到了,系統也不一定準确識别出車牌信息。
這時候就需要人工複核這些違章抓拍圖像,即便把車牌認出來了,還得人工去複核車型信息(車架号、出廠信息)等等,工作量非常大。
所以說,交警不是不想管臨牌,而是沒法管,工作難度實在太大了。
故意遮擋臨牌會怎樣?上文提到臨牌違章有可能會被記錄在案,很多車主都想到“投機取巧”的一個方法:
把臨牌藏起來,或者故意把臨牌放得東倒西歪,借機躲過攝像頭的捕捉。
這樣做雖然一定程度上讓攝像頭和電子眼無法捕捉到車牌信息,被拍了交警也拿你沒辦法。
但反過來想,你開着一輛遊走在違法邊緣的車輛,總會一天會栽在自己手裡。
尤其遇到交通事故、交警現場查車的時候,你的行為就等同故意遮擋牌照、未按規定懸挂機動車牌照,直接扣12分可不是鬧着玩的。
總結最後要說的是,本文不是要教大家如何利用臨牌去規避交通法規,而是要讓廣大車主們明白:
一輛車要做到合法上路,就必須按規定懸挂牌照,安全、守規矩地去駕駛,這會減少很多交通慘劇的發生。
關鍵詞:保險
都說有臨牌才能合法上路,但臨牌期間上路發生交通事故,保險會不會給你賠呢?賠的時候又有哪些理由拒賠、少賠呢?
想知道答案的朋友,不妨關注公衆号「有駛以來」并回複「保險」即可立馬獲取相關信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