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2:06:57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賞析)1

唐伯虎畫像

唐伯虎博學多能,吟詩作曲,能書善畫,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賞析)2

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

唐伯虎,名唐寅,後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唐伯虎的書法曾泛學趙孟頫、李邕、顔真卿、米芾各家。其書法風格豐潤靈活,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筆圓熟而灑脫。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賞析)3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賞析)4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賞析)5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賞析)6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賞析)7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賞析)8

華山論鑒王羲之蘭亭序真迹(唐伯虎臨王羲之蘭亭序賞析)9

唐伯虎的書風變化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30歲以前,他居住家鄉蘇州,與同齡的文征明交善,深受文氏影響,故兩人書畫均很接近,唐寅20餘歲所繪《黃茅渚小景圖卷》,湖石、平坡、樹叢均極似文氏細筆;書法亦俱從趙孟頫入手,均結體端麗,用筆秀潤,唐寅的《高人深隐圖》上款字,就極似文征明。

第二時期是30歲至36歲,唐寅科場被黜,妻子離異,無奈藉詩文、書畫謀生,其時書法上追唐人,力求規範,尤崇尚顔真卿的楷書,用筆凝重,圓碩多肉,結體偏于長方,雄強茂密,點畫橫細豎粗,并吸納隸法,橫筆收尾似“蠶頭”,捺筆收筆中途之頓近“燕尾”,極富力度,如唐寅作于36歲時的《落花詩冊》。

第三時期是37歲至45歲,唐寅正值壯年,居住在桃花庵,專心從事詩文書畫,創作達到頂峰。其時書法重又歸返趙孟頫,并上追唐代李邕,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風貌,以結體俊美婉媚、用筆娟秀流轉的趙體為根基,并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有力的筆法和生動的布勢,于秀潤中見遒勁,端美中見靈動。這類風格作品甚多,作于37歲的《七言律詩軸》、30餘歲的《山路松聲圖軸》上款題和《行書三絕卷》等作品,均呈趙孟頫與李邕相融合的面貌。

第四時期是46歲至54歲去世,已屬唐寅晚年。自江西甯王處裝瘋逃回,進一步看透世事,書法亦變為率意,并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勢的書風,用筆迅捷而勁健,沉着痛快,八面出鋒,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韻味;同時又融諸家筆法于一體,使結體、用筆均富于變化,并達到了揮灑自如的境地。代表作品有50歲以後作的《西洲話舊圖軸》上款題、《看泉聽風圖軸》上款題等。

來自書法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