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瀑布的詩哪首最好?毫無争議,當然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杜甫最經典的一首詩?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寫瀑布的詩哪首最好?毫無争議,當然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但是您可能不知道,杜甫也寫過一首關于瀑布的詩,不僅氣勢恢宏,而且内涵相當豐富,遠遠勝過李白。
如果不信,您可以仔細讀一讀,看看它是不是一首好詩。
需要提醒您的是:這首詩從表面看起來比較普通,但隻有仔細揣摩,才能讀懂其中的妙處。
《陪鄭廣文遊何将軍山林(其六)》
風磴吹陰雪,雲門吼瀑泉。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裝綿。
野老來看客,河魚不取錢。
隻疑淳樸處,自有一山川。
這首組詩共有10首,公元753年夏天,杜甫與好友鄭虔到何将軍山林中遊玩時所作,今天我們要讀的是其中第6首。
這首詩好在哪裡呢?我們來仔細讀。
瀑布
1、 瀑布很壯觀
首聯,風磴吹陰雪,雲門吼瀑泉。風磴,指山岩上的石級,岩高多風,故稱風磴;雲門,指急流的出口。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高高山岩的石階上,狂風吹起白雪;雲門上的瀑布在怒吼。
這兩句寫得很有氣勢,瀑布奔流而下,仿佛動物發出的怒吼聲,狂風吹過,又仿佛下起了白雪。
從表面看,詩人運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瀑布的壯觀景象。
但詩人僅僅隻是為了寫壯觀的瀑布麼?
當然不是,詩人面對這壯觀的瀑布,産生了一種奇特的感受。
瀑布
2、詩人的奇特感受
颔聯,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裝綿。簟,竹席。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酒醒之後,就想在竹簟上睡上一覺;可是衣服單薄,感覺到寒冷,又想要在衣中裝棉。
您看,是不是很奇怪?
竹席,是夏天用的;而棉衣,是冬天穿的,詩人為什麼既想睡竹席,又想穿棉衣呢?
這就是詩人的奇特感受。
但是,這種感受從何而來呢?
答案就在“酒醒”兩個字中。既然颔聯是寫酒醒之後的感受,那麼首聯就是寫酒醒一瞬間的情形,我們再來回顧首聯,首聯的順序是:詩人先看到像白雪一樣的水霧,再聽到像動物一樣的怒吼聲。
但這個順序不符合常理,因為人在睡夢中,不需要睜眼就可以聽到聲音,更何況是怒吼聲,詩人應該先聽到聲音才對,可他為什麼先寫像白雪一樣的水霧呢?
原因就在“陰雪”兩個字。
白雪
詩人在睡夢中感受到了白雪的寒冷,正是這寒冷讓他突然醒來,擡頭一看,才發現原來并沒有下雪,隻是瀑布而已。
奇怪就在這裡:明明是在夏天,詩人為什麼會感覺水霧像白雪一樣寒冷刺骨呢?
原因就是他喝醉了,在瀑布旁邊睡着了,而且睡得時間很長,因為隻有在深度睡眠的時候,人才會感覺格外寒冷。
這側面反映出詩人醉得不輕,因此他冷醒之後還想繼續睡覺,而現在是夏天,他首先想到的是睡竹席,卻立馬感覺到身體非常寒冷,所以又想要穿棉衣。
這就是詩人産生奇特感受的原因。
可以看到,詩人有這種奇特的感受,完全是一種巧合,如果他沒有喝醉,沒有在瀑布旁邊睡着,他也不可能在夏天感受到冬天的寒冷。
那麼問題又來了:詩人為什麼要喝這麼多酒?他為什麼又要寫“在夏天感受到冬天寒冷”的奇特感受呢?
這兩個問題我們暫且擱下,因為頸聯更加奇怪:詩人突然撇開了瀑布,卻寫野老送魚。
河魚
3、為什麼突然寫野老送魚?
頸聯,野老來看客,河魚不取錢。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山中的老人來看望客人,并送給我河魚,卻不要一分錢。
這兩句看起來非常簡單,卻也非常奇怪:詩人前兩聯都在寫瀑布,怎麼頸聯會突然寫“野老送魚”呢,這不是前後脫節了嗎?
這個問題我們後面再回答,但很明顯,頸聯很順利地引出了尾聯的“淳樸”。
4、 詩人為什麼要寫“人心淳樸”?
尾聯,隻疑淳樸處,自有一山川。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隻覺得人心淳樸的地方,自然會有獨特的山川景色。
這兩句很不靠譜:因為這裡的村民人心淳樸,所以自然就會有獨特的山川美景。
您看這個邏輯,簡直是瞎扯!山川美景是自然形成的,與人心有半毛錢的關系?
有人強行解釋:“山川”是指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因為桃源裡的村民淳樸,所以詩人此刻感覺到自己仿佛在桃花源裡。
但是,這種解釋有個非常大的問題:詩人為什麼要寫瀑布呢?前兩聯直接删掉也沒什麼關系啊。
前兩聯與後兩聯到底有什麼聯系呢?
它們的聯系确實是“山川”兩個字,不過不是因為陶淵明,而是因為南朝隐士陶弘景。
山川
陶弘景在《答謝中書書》中寫道:“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将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這封書信中間部分我不翻譯了,隻看首尾兩句。
首句: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歎的。
尾句:這裡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特的景色了。
可見,陶弘景的觀點是:隻有像謝靈運一樣的文人雅士,才能欣賞到奇特的山川景色。
但是您看,杜甫在夏天居然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這也是奇特的山川景色,那麼他為何能感受到呢,是因為他是文人雅士嗎?
我們讀者可以這樣認為,但是杜甫并不這樣認為的。
杜甫明顯是在反駁陶弘景的觀點:能看到奇特的山川景色,并不因為我是文人雅士,而是因為這裡的村民人心淳樸。
可是,杜甫的這種觀點也不對呀,他明明是因為喝醉了,才有了奇特的感受,與村民有什麼關系呢?
這就是巧妙埋下的一條隐線:詩人為什麼要喝這麼多酒?
詩人在第5首詩中簡單介紹了喝酒的背景,“銀甲彈筝用,金魚換酒來。興移無灑掃,随意坐莓苔。”
您看,他們喝酒的興緻來了,沒有打掃,直接坐在青苔上,端起酒杯就喝,非常随意。
那麼,他們為什麼會這麼随意呢?
很明顯,主人與客人(或者在座的其他人)彼此之間,都沒有把對方當作外人,熱情坦誠,無話不談,所以才會直接坐在青苔上。
這恰好體現出了這裡的人很淳樸,也正是詩人喝醉酒的原因。
瀑布
我們來捋一捋整首詩的脈絡:因為這裡的人很淳樸,所以詩人與他們在一起喝多了酒,然後到瀑布旁邊納涼,結果卻睡着了,睡了很久,突然感覺下雪了,睜眼一看,原來還在瀑布旁邊;于是他想回到竹席上繼續睡覺,可是身體卻非常寒冷,才有了奇特感受;而剛好這時候,附近的老人又來送魚;詩人頓時感慨到,我之所以有奇特的感受,是因為這裡的村民人心淳樸。
到這裡,我們再來回答:詩人為什麼要寫“野老送魚”?
因為這不僅是為了贊美野老的淳樸,更讓詩人回想起在一起喝酒的人也很淳樸,而正是因為他們都很淳樸,所以詩人才會喝多,才會在瀑布旁邊睡着,醒來才會有了奇特的感受。
您看,頸聯看似與前兩聯脫節了,其實它是觸發劑,巧妙地觸發了詩人對喝酒場景的回憶,才順利引出了尾聯的感慨。
到此為止,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思考:詩人寫這首詩隻是為了贊美這裡的村民淳樸麼?
當然不是。
您想想看,詩人在其他地方為什麼沒有奇特的山川感受呢?按照詩人的思路來分析,這是因為平時與他喝酒的人并不淳樸。
結合詩人“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求官背景,不難想象,他平時即使與别人喝酒,也是有求于人,彼此之間沒有熱情坦誠,也做不到無話不談。
可見,詩人之所以贊美這裡的人們“人心淳樸”,正是因為他平時感受不到别人的淳樸,這首詩也反映出了他求官過程的痛苦之情。
這首詩看起來很普通,其實隐含了很多信息,需要我們讀者進行補充。您看,同樣是寫瀑布,是不是比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更有意思?
您認為呢?
歡迎留言哦。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于古詩,歡迎關注我,我每天都會為您解讀一首古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