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生下孩子後,會看到有很多寶寶皮膚、眼睛都是呈黃色的,我們都稱之為“黃疸“,但是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新生兒黃疸屬于“疾病”嗎?今天寶媽們就來和小編一起全面了解一下“黃疸”是什麼吧!
一般黃疸分為兩種情況:
一、生理性“黃疸”1、嬰兒在剛出生後的2~3天開始,身上膚色變黃,在一周在左右的時候,“黃疸”逐漸減輕,在寶寶一個月左右的時候,黃疸在半個月會慢慢消退。
2、有的寶寶皮膚呈淺黃色,且隻有上半身有,這種情況一般較良好,寶寶的身體一切正常沒有其他的情況發生。
1、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内,寶寶身上就出現黃疸。
2、并且這種寶寶身上的黃疸持續時間較長,比生理性黃疸消退時間長,症狀會忽嚴重忽輕重複發生。
3、寶寶在黃疸嚴重時,身上也會不舒服,并且皮膚黃色較重。
4、寶寶身體也會伴有,食欲不振,少動,體溫不穩定的狀況,這時就需帶寶寶及時就醫。
1、寶寶的皮膚期初呈黃色,會有瘙癢的情況,如果黃疸較重時,甚至寶寶排出體外的液體都會變染成黃色。
2、寶寶的尿液顔色會和成人喝濃茶以後尿液一樣,大便的顔色也會加深。
3、腹痛,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症狀。
4、會出現夜盲症,乏力,精神不振頭痛等症狀的發生。
有時“黃疸”的出現還會和寶寶的飲食有關,比如:胡蘿蔔、南瓜、柑橘等食物有關,這種情況稱之“假性黃疸”除了寶寶的皮膚會稍顯黃一點,血紅濃度正常,其它身體部位都一切正常。如果寶寶出現黃疸的情況不是屬于食物引起的,應及時就醫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