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宋代詞人蘇東坡的一首詠梅詞。
寫這首詞時,正是元豐五年(1082),蘇轼被貶黃州。其處世則如梅花一般,不會笑臉相迎,顯得不合時宜。但即便落魄至此,依然秉持高潔傲岸的品質,不同流俗,不向命運低頭。這又與梅花的冰清玉潔聯系到一起了。詞人不但寫出了梅花的處境與處世之道,也寫出了自己身處困境而不屈服的铮铮傲骨。
嗜好睡覺,又慵懶開花,也不怕來得遲了;自己憐惜自己一張冰臉,不太合時宜。這是寫“梅花之缺點”。這兩句通過自嘲的口吻,道出了梅花的缺點:一,好睡;二,慵懶;三,不笑臉相迎;四,不合時宜。這表面上是寫梅花的缺點,實則是寫詞人自己的缺點。
偶爾也開淡淡紅花,像桃杏色,那般閑淡雅緻;但更多的是一枝枝孤瘦的梅花,像雪、像霜那樣的白色。這是寫“梅花之顔色”。雖然也有妩媚多姿的桃杏色,但更多的還是雪霜一樣的“冰臉”色。“閑雅”二字,可作全詞詞眼,亦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
不要把一顆閑心,聽随桃杏嬌柔媚人的春态;酒力漸生,微微頭暈,滲入雪白肌膚,何以臉色泛紅?這是寫“梅花之嬌态”。這裡批評梅花定力不夠,容易受到世俗影響,雪霜似的冰臉也會變得像桃杏一樣的媚态。“閑心”,正是詞人所追求的;“随物态”,正是詞人所反對的。如果梅花“冰臉”變“笑臉”了,“雪霜”變“桃杏”,“閑雅”變“物态”,與百花一處開,那它還是梅花嗎?
石延年的詩雖然寫得老道,卻不懂得梅花的品格之妙;吟詠時,一味地看重綠葉與青枝,而忽略了梅花的精神。這是寫“梅花之品格”。石延年《紅梅》詩有“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句,在此,蘇轼是譏其詩的淺近,境界不高。
整首詞寓意高遠,閑雅淡然,寫盡了梅花之異、梅花之傲、梅花之品,是詠梅詞中的名篇佳作。
文 / 嚴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