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文化内涵的成語? 論語的“理趣”之美在于成語哲理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論語中文化内涵的成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的“理趣”之美在于成語哲理化。
這些成語“言簡意赅,隽永有味”。如同顆顆珍珠,閃亮于中華傳統文化之中。為此,為了讓正在中考、高考及各種考試的同學們進一步深入了解的《論語》中的精華語句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我将分期為你們做深入的闡述。
今天,闡述其中的十則:
1.周而不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選自《論語.為政篇》
君子團結人而不搞勾結拉攏,小人隻搞勾結拉攏而不團結人。
“周而不比”強調的是“周”,“周”是包羅萬象,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得到位。做人就要做到對待周圍之人要一視同仁。不可厚此薄彼,若如此就走向了小人的行列之中。小人強調的是“比”。象形字。“比”是倆個人相同,通向一個方向,利益一緻。若倆個人理念、志趣、利益不相同,就會相背,各走極端就是“北”了。
這樣的話,君子就是在“周”别人,成全别人。小人則在“比”中,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麼事都以“我”為中心,以“我”的利益為标準。這樣的人,眼界不夠寬,所以,未來的路越走越窄。
2、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選自《詩·小雅·小旻》
“如履薄冰”的原義是好像走在薄冰上,比喻随時都會發生危險,做事極為小心謹慎
社會是一張巨大而複雜的關系網,人要想在社會上生存,就要學會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在人際交往少一點棱角,多一點謙遜、低調、平和。這是一種生存智慧。尤其是面對愛挑剔或者有妒忌心理的人,更是要小心謹慎,隐藏自己的光芒,打消别人的顧忌,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釋義】敏:勤勉;好:喜好。恥:羞恥,奇恥大辱。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學問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形容謙虛好學。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第一十五》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向别人請教并不是一件丢臉的事情,而是對知識充滿好奇的态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不管你請教的那個人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隻要他确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4、成人之美:“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選自:《論語·顔淵》
釋義:“成人之美”指成全别人的好事,幫助别人實現願望;孔子常将“君子”和“小人”對說,此處亦然。君子為品德高尚、嚴于律己的人,小人指人品低劣、撒謊造假、颠倒黑白的人。
“成人之美”是一種高德,這需要有寬廣的胸懷和與人為善的心态。對于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的人來說,是很難做到成人之美的。成人之美的人,他們出于對别人的尊重和關愛,會善意指出他人的缺點,在他人危難時會盡力幫助。
在今天人們往往以成人之“美”作為證明自己是“君子”的手段。當然,毫無原則不分善惡地成全别人不見得是成人之“美”、而有時是在成人之惡,但隻要這樣做了,起碼不會被求助者當作小人;而如果不成人之“惡”,起碼求助者會認為他求助的對象是小人。所以在今天,“君子成人之美”也常常成為“兩肋插刀”助人行惡的自我号令,成為某些“義舉”的口号。因此,“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第一要義應該是每個人的行為準則。
5. 【舉一反三】 【出處】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述而》)
【釋義】教導學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給他指出一個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個方面,就不再教他了。”憤:思考問題時有疑難想不通。悱(fěi):想表達卻說不出來。發:啟發。原指教人認識四方形的東西,舉出一個角就能類推另外三個角。後比喻從一件事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觸類旁通。
在求知的道路上,人們應該學會觸類旁通,這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2] 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由一件事物推及其他事物,這樣才能豐富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的學識。
6. 【名正言順】 【出處】“名不正則言不順。”(《子路》)
【釋義】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指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多形容(做事、說話)理由正當而充分。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将奚①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阙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②,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譯文】子路說:“如果衛君等待老師您來治理國政、您将先做什麼呢?”孔子說“那一定是先正名分吧!”子路說“老師的迂腐竟然到了這種程度!那名分有什麼可正的?”孔子說“好粗野啊!子由!君子對于他不了解的事情,就不應該發表意見,而應該采取存疑态度。名分不正,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制度就不能夠興起;禮樂制度不能夠興起,刑罰就不能夠得當;刑罰不得當,老百姓就無所适從。所以。君子有一個名分就一定要說出和它相應的話來。說出話來就一定要實行。君子對于自己說出來的話是一點也不馬虎的!
在《論語`子路》中,孔子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正兒八經的根據便去做事,那就會後患無窮。一個人做事要有個正兒八經的根據或者名目,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正名”。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是禮崩樂壞的時代,卿大夫專權,弑君更是常事。比如,在孔子出生的魯國,魯國的三桓不僅把持着魯國政權,而且最終将國君魯昭公攆出魯國,使得魯國長達八年處于沒有國君的狀态,國政把持在季平子一個人手中。 孔子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提出他的“正名”學說的。 “正名”其實就是“該什麼樣,就怎麼樣”。一個人該是什麼樣的人,他就要像那樣行為。說到這裡,我們再來看那些見義不為者所謂的理由根本無法成立,作為一個人,在同類遭遇危難之時應該伸出援手,而理直氣壯地說是在保護自己,名不正言不順就很明顯了。
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說,君主應該像君主的樣子,大臣應該像大臣的樣子,父親應該像父親的樣子,兒子應該像兒子的樣子。可以看出,在孔子那裡,“正名”的意思主要就是指一個人該是個什麼樣的人,就幹什麼樣的事。如果不該是某個樣子的人,卻幹了那個樣子的事,就屬于“名不正言不順”之流。
然而,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名不正言不順的人和事太多了。在《論語`八佾》中,就記錄了兩件這樣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孔子知道了季孫氏在自家的庭院裡用周天子的八佾禮儀來奏樂舞蹈,于是他就很生氣地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的意思是說季孫氏連這種不該做的事都敢做,那還有什麼事不敢做?另外一件事情是,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三家在祭奠祖先的儀式完成後,都使用周天子的禮節唱着《雍》詩撤去祭品。孔子知道後,對弟子感歎道:“‘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在孔子看來,《雍》詩是周天子祭祖時才能用的,它裡面那句“助祭的是四方諸侯,主祭的是莊嚴肅穆的天子”怎麼能夠在三個大夫的祭祖儀式中使用?正是由于有這麼多名不正言不順的事情,這位“至聖先師”才會感到無限的遺憾。
7. 【禍起蕭牆】 【出處】“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季氏》)
【釋義】我隻擔心季孫的憂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禍亂就發生在内部。比喻災禍、變亂皆由内部原因所緻
蕭牆本身是指古代國君宮室大門内(有人說是大門外)面對大門的門屏,又稱“塞門”、“屏”,和後代民居大門内的照壁有點兒相似。蕭牆的作用,在于遮擋外人的視線,防止外人向大門内窺視,臣子要到宮室裡觐見君王,進宮室前首先要經過蕭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颛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将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于邦内。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也。”
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各諸侯與天子争權,而在諸侯國内部,國君的權力也往往被卿大夫和家臣把持。季友原本與國君魯莊公是同胞兄弟,又為輔佐王室立下大功,他可能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後代會與國君争權。季康子是魯國最有權勢的貴族,把持國政,專橫一時,與魯國國君之間産生了很大矛盾。他準備去攻打颛臾,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孔子得知這一消息後,認為季孫之憂不在外部,而在來自宮室之内的禍患。因為魯哀公不會坐視季氏壯大勢力,專橫跋扈,一定會尋機懲治季氏。禍起蕭牆,同室操戈,人們要多注意内部存在可能發生的危險。
8. 【分崩離析】 【出處】“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釋義】現在,仲由和冉求你們兩個人輔助季氏,遠方的人不歸服,而不能招徕他們;國内民心離散,你們不能保全,反而策劃在國内使用武力。”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團、組織或國家分裂瓦解。
春秋時魯國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費邑(今山東費縣),他雖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權勢極大,甚至超出當時國君魯哀公。季康子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想攻伐附近的一個叫颛臾的小國,把它并吞過來。
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當時都是季康子的謀臣,他倆覺得很難谏勸季康子,于是向孔子求教。孔子卻懷疑這是冉有的主意。冉有說:“這是季康的主意,我和子路都想制止他。”
孔子說:“你倆既然輔佐季康,就應該盡力勸阻他。”
冉有又說:“不過,如今颛臾的國力越來越強大。現在不攻取,以後可能會成為禍患。”
孔子說:“這話不對!治理一個國家,不必去擔憂土地、人口的多少;而應該多去想想怎樣使百姓安居樂業。百姓一安定,國家就會富強。這時再施行仁義禮樂的政教來廣泛招緻遠方的百姓,讓他們能安居樂業。而你們倆輔佐季康,使得遠方的百姓離心而不來歸附,人民有異心而不和,國家分裂而不能集中。在自己的國家處于分崩離析的情況下,還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我恐怕季康的麻煩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
9. 【待價而沽】 【出處】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子貢》)
【釋義】“韫”音yùn,藏意。“椟”音dú,櫃子之意。“韫椟”即把東西收藏在櫃子裡。
子貢對老師說,有一塊美玉,是藏在櫃子裡邊,還是尋求那些識貨的商人把它賣了呢?是藏它呢還是賣它呢?子貢為什麼要說這個話呢?因為子貢認為孔子有學問、有境界,可是不願意出來做官,不願意為天下所用,所以就打了這個比喻。古代君子佩玉,因此用美玉來形容君子,君子的品格像玉一樣溫潤。孔子就回答說,要賣,要把它賣了啊。我是等待着那些識貨的人來,等到那些真正認得美玉的人來買啊。這是很重要的。孔子并不是不願意出來為天下做事,而是等待時機。要用,但是要有選擇的用。不識貨的人來問,你這塊玻璃怎麼賣?完了,這是塊美玉,不識貨的人卻認作是玻璃。姜太公、伊尹都是賢人,伊尹耕于野,姜太公釣魚,伊尹遇到商湯,姜太公遇到文王,都遇到善識玉的人了。諸葛亮躬耕于南陽,遇到劉備,就出來為天下做事。孔子則在期待聖王賢君。等有了好價錢再賣。比喻懷才待用。
10.【欲速不達】 【出處】“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子路》)
【釋義】過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有一個小孩,很喜歡研究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繭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叢中看見一隻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觀察。幾天以後,蛹出現了一條裂痕,裡面的蝴蝶開始掙紮,想抓破蛹殼飛出。艱辛的過程達數小時之久,蝴蝶在蛹裡辛苦地掙紮。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幫幫它,便拿起剪刀将蛹剪開,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沒想到,蝴蝶掙脫蛹以後,因為翅膀不夠有力,根本飛不起來,不久,痛苦地死去。 破繭成蝶的過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艱辛,但隻有通過這一經曆才能換來日後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幫助反而讓愛變成了害,違背了自然的過程,最終讓蝴蝶悲慘地死去。将自然界中這一微小的現象放大至人生,意義深遠。
欲速則不達,急于求成會導緻最終的失敗。做人做事都應放遠眼光,注重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自然會水到渠成,達成自己的目标。許多事業都必須有一個痛苦掙紮、奮鬥的過程,而這也是将你鍛煉得堅強,使你成長、使你有力的過程。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裡,往往事與願違,大多數人知道這個道理,卻總是與之相悖。曆史上的很多名人是在犯過此類錯誤之後才懂得成功的真谛。
宋朝的朱熹是個絕頂聰明之人,他十五六歲就開始研究禅學,然而到了中年之時才感覺到,速成不是創作良方,經過一番苦功方有所成。
他以十六字真言對“欲速則不達”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釋:“甯詳毋略,甯近毋遠,甯下毋高,甯拙毋巧。
《論語》博大精深,我們需要漸進漸深的學習,可以結合自己的 所學、所知、所曆、所悟來領悟其中的深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