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詩迷朋友溝通中,總有人這樣說:“但凡是經典之作,我都已經讀過了,已經無詩可讀了”。
每當這時候,筆者就會問上一些這樣的問題:
“離離原上草”中的“離離”何意?
《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一句,杜甫為何要用“落木”來形容“落葉”?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爐生紫煙”,為何非得是“紫煙”?
《問劉十九》中“綠蟻新醅酒”中的“綠蟻”是什麼?
這些問題,每每都能讓不少詩迷面面相觑。問這些問題并非有意為難,而是筆者認為如果不通通理解清楚這些問題,那這些千年經典其實就沒有真正的讀透。這些問題,大家都能在往期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本期筆者再和大家說一句不易理解的名句,經典七律《黃鶴樓》中的“晴川曆曆漢陽樹”。我們先來看一下這首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有多出名,不用筆者多說了,有人稱它是唐詩七律第一。關于這首詩,詩詞大會曾考過一道這樣的題:
“晴川曆曆漢陽樹”中的“曆曆”是什麼意思?
A.清晰 B.零落 C.象聲詞
當時攻擂選手武亦姝是輕松答對了答案A,但百人團選手卻有39人答錯。對一首這樣年年入選課本的作品,卻有這麼高的錯誤率,主持人董卿都直皺眉,不敢相信。
“曆曆”這個詞,在古典文學中确實有多個意思。它可以指逐一地,也可以指零落的狀态,作為象聲詞這種說法也是有的。
像明代文人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有段話“善飲者曆曆嘗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蘇州酒也。”在這裡,“曆曆”取的就是“逐一”之意;而宋代文人司馬光《靜齋》詩中寫道“聊窺碧甃缺,寒草生曆曆”,這裡的“曆曆”取的是“零落”的意思;還有明代詩人高啟在《鶴瓢》一詩中寫有“醉聽樹頭風曆曆,還疑秋傍九臯鳴”,在這裡的“曆曆”則是作為象聲詞出現。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這句,“晴川”說的是陽光照耀下晴明的江面;“漢陽樹”說的是黃鶴樓西、漢水北岸的樹木。詩人此刻是遠眺,所以是為了突出“晴”之一字,所以“曆曆”當為“清晰”之意。其實這種用法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有一個成語“曆曆在目”便是說過去或者遠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詞中的“曆曆”同樣是采用的“清晰”之意。
其實除了考到“曆曆”的意思,之前詩詞大會的舞台上,還考過這首詩中“昔人”指的是誰?如果對于這首詩和相關典故不是很了解,很多人想當然地就會認為“昔人”指的應該是詩人的故人,說他乘黃鶴去隻是奉承誇贊對方的不俗,并非實寫。但實際上這裡的“昔人”說的古代一位名叫費袆的仙人,他曾經在此地乘鶴登仙。
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理解古詩詞中字眼的意思沒有什麼必要,我們隻需要知道整首詩的大概意思,和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便已足夠。但真是如此嗎?在我看來,想要真正透徹地理解一首古詩詞,對于詩中的字眼就應該理解清楚。雖然文學性的東西不像數學那麼量化,但是很多字詞也有多個意思,有些甚至可以表達完全不同的含義。如果不去深究,很容易“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甚至理解地南轅北轍。
最重要的是,現在古詩詞作為語文課本中必學的内容,它也是出現在試卷上的常客,而且很多相關題目考查的就是其中字眼的意思。如果我們從一開始便不重視,那麼孩子很容易便會在考試中答錯,倘若是普通考試倒還好說,但如果是高考這樣的重要考試,那麼這一個問題或許便會決定孩子未來在哪所大學學習。
大家覺得對于古詩詞中的字眼應該透徹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