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年輕寶爸寶媽在為新生兒寶寶起名發愁,想起個好名字,但是時間不等人,孩子出生後,各種手續天天催,換尿布哄睡也不能耽擱。起名字報戶口就一拖再拖了。
其實,很多父母都不願意按着老一輩的生辰八字來定義這個新生命,總覺得孩子名字簡單上口,無不雅之意,不跟很多人重名即可。取名字要說講究,那裡面學問大得一天一夜也說不完,但隻要你想,也可以化繁為簡。以下幾條小經驗,可供學習一下。
1. 避免用生僻字
上小學是用的新華字典,與上中學時老師推薦用的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詞條量都有差别,更别說我泱泱大國還有康熙大字典。有些生僻字,字眼含義是極好,隻是在生活中可能給我們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在一些必要的公共場合,于己于他人,碰到這樣的名字裡帶的生僻字,一定得念出來卻不認識不會發音,是相當尴尬的。在電子政務中,也有很多系統不支持生僻字,這樣在辦事的時候就會徒增麻煩,降低效率,心情也變得很糟糕。舉個例子,我們說一個人很牛,三個牛“犇”,豈不是更牛麼?愔嫕 ,有宋玉《神女賦》曰:“澹清靜其愔嫕兮,性沉詳而不煩。”,此處,“愔嫕”意為和善娴淑貌。這些生僻字寓意很好,可是卻不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名字!
2. 慎用多音字
多音字裡不乏一些字讓人不知道怎麼讀好。詩經《有女同車》,“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此處,都的意思是娴雅,美麗。可放在人名中,并不是所有人知道該念“du”還是“dou”。另外一個“茜”,有“qian”與“xi”兩音,實際用在名字上确實也不難聽而且均無傷大雅,不介意多音字也可以取其為名。有案例,給女寶取大名“張倩茜”,小名“西西”,大名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大家該怎麼念這個“茜”,同理如“周樂章”,明眼人一看便知該多音字的讀法。
3. 音律和諧
其一,名字避免取到不雅諧音。杜子騰,杜見仁,其諧音均讓人不舒心,當年謝霆鋒正紅的時候,有醫藥取其名字諧音“瀉,停,封”大肆做廣告,當然,好的諧音字,同音字是可以用的。如,林徽因,名字由來,詩經“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其二,名字的聲調講究和諧。名字聲調的講究,為的是在說出名字的時候朗朗上口,不拗口,不别扭,在此并不讨論平仄,隻是不建議取的名字都是同一個聲調,最不好發音的是名字裡三個都是第三聲,如,李廣宇,雖然是個很普通的名字,但是在念的時候,總覺得氣不順。
4. 名字構字和諧
為了在名字書寫時,整體美觀,通常不主張名與姓同部首結構或基本相似,特别是3個字的名字。在名字結構上,突然的筆畫突增或驟減,這在視覺上不是很美觀,如:任仕偉,王嘉一。
5. 崇洋媚外并不高明
随着英語啟蒙教育的低齡化,很多父母在給孩子起名的時候,都想到了英文名,更有一些,用英文名直譯作為中文名。其實,我國漢字文化源遠流長,怎麼可能找不到你中意的名字呢。洋化的中文名:劉邁克,馬麗雅,李傑西,王洛麗。很多時候,沒起好的洋化中文名,給人的感覺如東施效颦。
文末,随手拈來一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轼,由此聯想到的幾個名字:
乘宇,玉瓊,玉宇,清舞,清歡,绮歡,绮婵,绮娟……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