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人沒有死先修墓有什麼講究

人沒有死先修墓有什麼講究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23:43:29

人沒有死先修墓有什麼講究?農村俗語“人過五代另立墳,屋過三代換新人”,啥意思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人沒有死先修墓有什麼講究?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人沒有死先修墓有什麼講究(人過五代另立墳)1

人沒有死先修墓有什麼講究

農村俗語“人過五代另立墳,屋過三代換新人”,啥意思呢?

在我們農村,幾乎每個村子都有一個宗祠堂,有的村子因為姓氏較多,便各自設立家族宗祠,每逢大年初一,同一姓氏家族的男女老少,一起祭拜,鞭炮齊鳴,焚香燃紙,寄托哀思,祈求保佑子孫後代,但是一般過了五代以後的子孫就沒必要去祭拜了,村裡的人知道也不會說什麼,就是因為“人過五代另立墳”。

一、人過五代另立墳

啥是五代呢?在古代男尊女卑,五代主要指男性家族,也就是自己從五代算起,向上數四代,分别是一代高祖輩,二代曾祖父輩,三代祖父輩,四代父親輩,第一代稱呼第五代為玄孫,若是能夠五代同堂,絕對是家族興旺的體現,而過了五代就是來孫、晜孫、仍孫、雲孫,耳孫等下五代。

古人說富不過五代,就是說祖上能夠保佑子孫不會超過五代,五代以後的子孫基本無法享有先祖的福蔭,即便現在人們紅白喜事也是在五代以内走動,超過五代基本不會再邀請參加,其實這也說明到了第六代,這代人更要努力奮鬥,不然讓下五代以後的子孫又如何求福蔭?

也有人說“五代”是指五服,“五服”是我國禮治中為死去的親屬服喪的一種制度,它是根據血緣關系親疏不同,親屬間采用服喪的服制不同,據此把親屬分為五等,五服之外,服制不同為免親,同六世祖的親屬更是無服親了,所以五代之後另立墳。

二、屋過三代換新人

房子是人一生最貴重的财産,也是一個家庭遮風擋雨的場所,人類最早住在山洞裡或樹上,稱之為“穴居”和“巢居”,以後逐漸轉變成草棚、樹棚,再後來學會了用泥漿磚塊建房,即便到了近代,也大都是磚木結構,這樣的房屋短時間堅固,但是幾十年後,難免泥土松散、木梁門軸腐朽蟲蛀,繼續入住其中,就有倒塌掉落等危及生命安全的意外發生,所以必須重新修建。

三代就是曾祖父、祖父、父輩,他們那個年代建造的房屋,到了第四代人出生的時候,早就破爛不堪,即便愛惜,可由于時間久遠,也已經成了危房,再說了窮不過三代,到了第四代也就開始發迹,房屋就是家庭的門臉,第一時間就是改頭換面,這也是現在有些人有錢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建造大氣寬敞的房屋。

綜上,農村俗語“人過五代另立墳,屋過三代換新人”,是說人過了五代,先祖的墳墓已經不能福蔭,為了子孫昌盛,必須另立墳墓,而住過三代的房屋,為了家庭人員的安全,到了第四代必須重新建設,都是古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