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值得讀書成長?來源:甘肅日報原标題:人間最樂是讀書,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人間值得讀書成長?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甘肅日報
原标題:人間最樂是讀書
閑居時與其百無聊賴,無所事事,不如打開書卷,利用這個時間充充電,哪怕僅僅是消磨時光也好。其實這個想法并不新鮮,一千多年前就有人想到了,這個人就是曹丕。
曹丕的這個念頭是在一次瘟疫肆行時産生的。在《三國志》注所引《魏書》中收錄了曹丕寫給王朗的一封書信: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數起,士人凋落,餘獨何人,能全其壽?
據《魏書》記載,曹丕此時“故論撰所著《典論》、詩、賦,蓋百餘篇,集諸儒于肅城門内,講論大義,侃侃無倦”。這裡所說的“疫疠數起”指的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那場大瘟疫,當時許多文士因此喪命,建安七子中的徐幹、劉桢、陳琳、應玚、王粲在這場瘟疫中喪命,加上此前已去世的孔融、阮瑀,建安七子在這一年全部退出曆史舞台,由此不難想見當時疫情嚴重的程度。
這篇書信篇幅不長,但内涵相當豐富,給人印象深刻,作者面對死亡的那份從容和淡定讓人感動。當時瘟疫盛行,不少人為此喪命,有不少人是作者的朋友,此時他還能沉下心來著書立說,談文論道,樂此不疲,這本身就是一種境界。
身為帝王,曹丕看重的不是權力和财富,而是著書立說,以此追求不朽,在其《典論·論文》中也有類似的說法:“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比起那些将心思用在修仙成道以求長生的帝王來說,曹丕的境界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從古至今,每個人都在追求不朽,到底何為不朽,如何才能做到不朽,曹丕用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話雖不多,但耐人深思。
無論是防疫期間還是平時家居,讀書最好是找個沒人的地方。筆者很喜歡黃圖珌在《看山閣閑筆》裡說的這段話:窗明幾淨,開卷便與聖賢對語,天壤間第一快樂事也。然亦有時有處,有情有景,不可不知也。
夫明月當軒,清風拂戶,有其時也。山靜日長,雲深徑僻,有其處也。鶴和松間,蛩吟砌畔,有其情也。花笑闌前,鳥啼林外,有其景也。
至若有時有處,有情有景,而後開卷誦讀,其快樂又何可勝言哉。
讀書是一件苦事,需要勤奮、專心,持之以恒,才能有收獲。但這不是讀書的全部,否則就沒那麼多人願意拿起書本了,這裡所講的是讀書的另一面,那就是享受快樂。文章不長,但寫得充滿詩情畫意,令人神往。文章開宗明義,讀書是與曆代聖賢的跨時空對話,這是一件天下最為快樂的事情。既然是“天壤間第一快樂事”,那就需要一定的條件。作者将其概括為“有時有處,有情有景”。時是時間,最好是明月當空、清風吹拂的夜晚;處是地點,最好是在山間林裡,雲深路僻、少有人蹤的地方;情是情景,最好是鶴鳴松間,蟲吟台畔;景是景象,最好是花開欄前,鳥鳴林外。
如此良辰美景,正适合讀書,身處此時此處,此情此景,“開卷誦讀”,其中的快樂隻可意會,難以言傳。當然,要找到這樣完美讀書的條件并非易事,關鍵在于心态。讀書也許可以讓内心平靜下來,至于讀書的環境,正所謂心遠地自偏,就把自己的住宅想成草廬吧。(苗懷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