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左
01
昨天刷知乎時,一個問題跳了出來:為什麼感覺同學聚會越來越無聊?
要放幾年前,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會追憶一番,加一些小傷感,然後再問出類似“曾經無話不說的同學,如今為何越走越遠”這樣的無聊問題。但現在就完全不會了,因為見過太多,早已經習慣。
我快速把下面的回答刷了幾條,基礎的原因大家也都能想到,離得遠了,共同話題少了,圈子不同了,人自然感情就淡了。正當我嘗試找一個案例時,腦海中跳出了一個人:閏土。
不知道你還是否記得閏土,那個在月亮下抓猹的少年,銀圈鋼叉,十一二三。
教科書上的那幅圖,簡直成了故鄉的标配,圓月、菜地、少年、肥猹,夢回童年。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還在聲聲叫着夏天,可是閏土回不去了,他從少年變成了中年,見到迅哥時也無法再那麼自然。那一聲“老爺”,也不是他最真實的表達,而是曆經風霜之後的保護色。
所以再回到開始的問題,為什麼同學聚會越來越無聊了?
因為我們指望找回青春,但事實上,青春已經與我們無關。
02
魯迅的《故鄉》,可以看成一個同學聚會的mini版。
迅哥和閏土,表面是兩個人,但你也可以看成是一群人。
曾經的記憶都在他們心中,可是也隻能想起,但再也回不去了。迅哥跟随家人早早離開故鄉,他家庭條件很好,中年再回老家,想到的都是兒時的小美好。所以他是帶着“挖寶”的心态回家的,家鄉對于他來講,也隻是小小消遣。
但你如果站在閏土的角度,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你的兒時夥伴,村裡人說已經成了大官,據說有三房姨太太,出門是八擡大轎,上廁所都有人陪着。而你,帶着老婆孩子連飯都吃不飽,每天都得為第二天的生計考慮。
看文章的時候,我們相當于開了上帝視角,知道迅哥很在乎閏土,一心想着小時候的事情,隻想與土哥“再續前緣”,晚上開箱啤酒,聊聊過去的貝殼、西瓜與猹。
但你想想,閏土知道這個嗎?就像你見了多年未見的老同學,你能知道人家經曆了什麼,此刻心中所想的,是什麼嗎?
文章給我們開了天眼,而在生活中,我們自己的眼睛可能都睜不開。
閏土不知道。
他眼前的那位老同學,衣冠楚楚,而他,灰黃面堂,臉上皺紋如刀刻一般。迅哥心裡覺得他們還是老同學,可閏土清楚地知道,他們條件不同、地位不同、至于迅哥什麼想法,他更是不知道。
什麼少年時候的大西瓜,什麼月下抓猹的場景,他都記得,但已經不敢再提。飯都吃不上了,談小時候還有什麼意思呢?和眼前這位人家都說已經成為道台的同學聊猹,他還沒傻到那個地步。
他最真實的想法是:迅哥早就瞧不上我了,我們早已經不再是一路人。
也許他連這種想法都沒有,多年的戰亂、饑荒、苛稅、兵匪,把他苦得像一個木偶人。他哪有時間去想面子與尊嚴,能活下去,就已經拼盡了全力。
這也是現在許多人再相聚的真實寫照,距離太遠,多年未見,彼此之間早已經沒了共同的生活場景和人際圈子。
于是隻能聊過去,聊其他印象中的同學,感覺快沒話的時候問下對方餓不餓,要不要再來點吃的。
“你還記得那誰誰誰嗎?去年結婚了,真沒想到啊,他竟然結婚那麼早。”
“那個誰你還記得吧,以前學習不好,沒想到現在是大老闆。”
“姓王的那個老師,聽說……”
哈哈哈哈……
尴尬的不隻是你,還有對方。
你覺得對方變了,不再那麼有趣,沒和你聊幾句兒時抓猹時的場景,對方也覺得你變了,不知道該怎麼和你搭話,怕哪句話沒說好被你笑話。
權當是無聊而尴尬的一天,幸運的是,你們都經曆過無數次了。
03
隻從迅哥的視角看,我以前上學時還怪過閏土,再加上教科書上的标簽式的概念,就覺得閏土變得太多,好好的一個水靈的男娃,怎麼就變成了那副模樣。
同學見面,開口卻是老爺,真沒骨氣。
人家說不要的東西,你卻都搬回了自己家,真丢死個人。
于是考試的時候,我寫下了那個記在心裡的詞,也是老師教我的标準答案——麻木不仁。
麻,現在回頭看,這個字挺好,人确實是麻了。
也許這就是經典作品的魅力,小時候看是一回事,長大以後看是另外一回事。不是閏土忘了曾經的情誼,也不是閏土呆得不會說話,而是生活所迫,不得不為之。他叫迅哥為“老爺”,也是明顯經過了權衡之後的反應。
把自己擺低一些,能換回一些東西,也值了。
我們看原文: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着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态度終于恭敬了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
小時候老師說閏土麻木,我還以為閏土變傻了。可再繼續往下細看,閏土其實一點都不傻,能說會道。
他先問候了迅哥的媽媽,說我知道您回來,開心得不得了,知道老爺回來,激動得一晚上沒睡着。
迅哥媽媽說怎麼這麼客氣,以前你們不是同學麼,叫迅哥就行。閏土說,老太太真是,那太沒規矩了,那時候是孩子,不懂事。然後招呼自己的孩子給問好,順便還帶了些土特産。
朋友們,這妥妥的應酬達人啊,誰要說土哥不會說話,我都跟他急。
是不是和小時候學的不一樣了。其實土哥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清楚,改稱呼也真的是生活所迫,如果不是連飯都吃不飽,誰願意厚着臉皮去叫同學為“老爺”呢?
讀書與看電視時,我們總是不自覺把自己想成主角,其實稍微代入一下配角,看得就更明白了。
名利浮沉,人的情感如風中枯草。
04
切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變的東西好像是感情,不變的東西,其實就是物質決定意識。
當然這個物質不僅僅是經濟條件,還包括生活、圈子、職業、經曆等因素。這些東西變了,人的想法、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對生活的理解,也自然都會變。
不要去埋怨他不解風情,他為了過來看你,可能連中午飯都沒吃。他叫那一聲“老爺”的時候,心裡也是百轉千回,你以為他想那樣嗎?可事實就是,他希望用那樣的稱呼,能從你這裡換到點東西。
如果不是生活使然,誰想跪着賺錢?
經濟關系,是人和人之間最基本的一種關系,回到這裡去思考,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就清晰了。小時候我們都無憂無慮,每天吃瓜捉猹,那時候沒什麼煩惱更沒有焦慮。
但生活是一直變動的,後來的後來,環境變了,所以我們都變了。再見面時的些許煩惱,隻是我們想用過去的感情來評判當下的變化。
回不去了,路還一樣,人也一樣,時間變了。
也許寡淡無味的不是同學聚會,而是你、我,還有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