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齊桓公能稱王稱霸的原因

齊桓公能稱王稱霸的原因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1 09:53:30

晉文公重耳(前697—前628)是東周春秋時期的一位傳奇人物。晉獻公有七子,重耳雖年齡最長,卻不是嫡子,他在骊姬之亂中,逃亡時間最長,最後卻繼承了國君位,其繼位後不到十年就做了霸主,從此晉國天下莫強。其開創的霸業一直延續到春秋末期,存在的時間長達二百餘年。晉文公的這一段傳奇經曆對春秋曆史影響極大,并且晉文公的以德、賢著稱。本文來讨論晉文公稱霸的原因。

齊桓公能稱王稱霸的原因(齊桓晉文)1

晉國優越的地理區位條件和特殊的政治背景,為晉文公的稱霸提供了物質和政治基礎。晉國在景公執政期間,随着疆域不斷擴大,他開始策劃遷都。當時多數士大夫的意見是遷往郇瑕,即今鹽湖區和臨猗縣一帶,理由是那裡土地肥沃,地近鹽池,對國家有利。但是韓獻子卻堅持遷都新田,他說:“郇瑕一帶土薄水淺,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生病,有汾、浍兩河沖走污穢,且新田百姓服從教化,是晉國長期利益所在。

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國“西有河西,與秦接境,北邊翟,東至河内”;緊鄰王畿,地處中原腹地而毗鄰戎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為晉國開疆拓土、進行争霸戰争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支撐。同樣重要的是晉國的政治地位。晉國原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封地,因此世代晉侯和晉君實際上皆是周天子的宗親,與周王室血脈相連。由于這個背景,晉國與周王室關系較緊密,在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中也有較強的号召力。這些都為晉國的崛起和晉文公的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齊桓公能稱王稱霸的原因(齊桓晉文)2

晉文公是個相當有包容力和忍耐力的人,他謙虛從不驕傲自滿,這一點可以“骊姬之難”和他流亡事件看出來,骊姬之難導緻重耳奔走他鄉,他在流亡的途中,并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絲毫想要放棄的念頭。昔日貴族子弟,如今落魄不堪,要放在其他的貴族公子哥身上,恐怕早就受不了了,晉文公選擇逃走,是為了有一天能夠更加堅定地回來。晉文公還能棄怨安衆,知錯必改。當年曾經追殺過他的寺人披,呂甥、郤芮打聽到焚燒公宮的消息,便去求見文公,文公抛棄了舊怨接見了寺人批,不僅讓自己免于禍難,還為自己又增添了幾個能人,此舉與齊桓公不計較管仲的一箭之仇很類似,晉文公的确有政治家的風範。

齊桓公能稱王稱霸的原因(齊桓晉文)3

其次,晉文公在流亡之後歸國,撥亂反正,為了穩定社會秩序,恢複國内的生産,他進行了全面的整頓和改革。在政治上,他先任用一批能人志士。“明賢良”、“賞功勞”,是他擇人的标準之一,唯才是舉,不管國籍身份隻要有能力都可以擔當重任。《史記·晉世家》記載:“文公修政,施惠百姓。”、“棄債薄斂大力發展生産”,免債輕賦,鼓勵人民大力發展農事,救濟貧困,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調動民衆的生産積極性,又為晉國積累了大量的财富。所以,才有後面稱霸的晉文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