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菜
膠東菜因起源于福山,故又名“福山菜”,也叫“煙台菜”。傳入青島,青島菜承襲福山菜而發展,自成一派。 福山素有“烹饪之鄉”盛名,諺雲:“要想吃好飯,圍着福山轉”。福山烹饪業曆史悠久,技術代代相傳,明清大批廚師享譽北京,此後福山廚師在國内外各處開業,遂使福山菜風味傳遍天下。大連菜為代表的遼南菜系亦屬于膠東菜。
一般認為膠東菜以烹制各種海産品見長,為保持主料原味為特色,實則福山菜的用料極為廣泛,其風味亦繁複而微妙。菜品口感肉酥爛鮮香,肥而不膩,雞肉滑嫩味美,雞蛋色呈琥珀。福山菜發展的盛期在二十世紀20~30年代,其時福山縣城吉升館的菜肴,可稱福山菜的典型。吉升館彙聚當地名廚,烹饪技藝炸、溜、爆、炒、燒、扒、焖、烤、炝、拌、氽、燴、蒸、煎、熏、拔絲、蜜汁等道道谙熟,所創菜肴色、香、味、形等并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是 蔥燒海參、紅燒大蝦、紅燒藕丸、魚鍋片片、蓬萊鹵驢肉 、清蒸加吉魚、八仙宴
蔥燒海參
蔥燒海參
蔥燒海參是山東省膠東地區(指煙台、青島等地)的一道特色名菜,屬于魯菜系,該菜品也是青島十大特色名菜之一 [1] ;該菜品從山東源入,以水發海參和大蔥為主料,其海參清鮮,柔軟香滑,蔥段香濃,食後無餘汁。是“古今八珍”之一,蔥香味醇,營養豐富,滋肺補腎。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正式發布,“蔥燒海參“被評為山東十大經典名菜。
袁枚《随園食單》亦載有:“海參無為之物,沙多氣腥,最難讨好,然天性濃重,斷不可以清湯煨也。”有鑒于此,北京豐澤園飯莊老一代名廚王世珍率先進行了改革。他針對海參天性濃重的特點,采取了“以濃攻濃 ”的做法,以濃汁、濃味入其裡,濃色表其外,達到色香味形四美俱全的效果。
紅燒大蝦
紅燒大蝦
紅燒大蝦是山東膠東風味名菜,用大對蝦、白糖、雞湯等制作而成 ,色澤紅潤油亮,蝦肉鮮嫩,滋味鮮美。曆來是魯菜中脍炙人口的名菜佳肴,其色澤之美、口味之佳,久為人們所稱道。紅燒大蝦,既要入味,卻又不能搶了海鮮本來的鮮味。
膠東半島海岸線長,海味珍馐衆多,對蝦就是其中之一。據郝懿行《海錯》一書中記載,渤海“海中有蝦,長尺許,大如小兒臂,漁者網得之,兩兩而合,日幹或腌漬,貨之謂對蝦”。對蝦每年春秋兩季往返于渤海和黃海之間。對蝦以其肉厚、味鮮、色美、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據分析,每百克對蝦,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鈣35毫克,磷150毫克,還含有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
紅燒藕丸
紅燒藕丸
紅燒藕丸是膠東地方特色名菜之一,特點是外香内脆,鮮美可口,清淡去火。中醫認為,藕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具有藥用價值,食用對人體大有好處。一道用紅燒技法烹饪的丸子。因為主料中有鮮藕,而得名。
蓮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淤,清熱解燥,止咳化痰之功效。熟藕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是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蓮藕含鐵量較高,故對缺鐵性貧血的病人頗為适宜。它的糖量不算很高,又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食物纖維,對于肝病、便秘、糖尿病等一切有虛弱之症的人都十分有益。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魚鍋片片
魚鍋片片
魚鍋片片是山東省膠東地區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魚鍋似乎很好理解,魚在鍋裡炖着便可稱魚鍋;片片乃膠東方言,即用玉米面為主加工而成的一種扁平狀主食,也有的地方叫作餅子。
如此說來,叫玉米餅子不就得了
大鍋魚片片,何必那麼啰嗦。然而且慢,此片片不是彼餅子,因有了魚鍋二字,便有了不同的工藝與風味。
純玉米粉制品蛋白質生理價值不高,若以科學的比例,加入一定量的黃豆粉,制成玉米粉和黃豆粉的混合制品、其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将大有提高,幾乎可以和牛肉媲美。這是由于玉米蛋白質中缺乏賴氨酸被黃豆中所含有的高賴氨酸所彌補、而黃豆蛋白質中有限的蛋氨酸又被玉米蛋白質中多量的蛋氨酸所補充。
玉米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多吃粗糧是我們獲得尼克酸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普通的吃法中,它們幾乎完全不能釋放出來。實驗證明,如果在做玉米面窩窩頭或煮玉米粥時放些小蘇打,尼克酸就能釋放出來一半左右。同時,小蘇打還可幫助保留玉米中的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避免營養損失。
蓬萊鹵驢肉
蓬萊鹵驢肉
蓬萊鹵驢肉是膠東菜裡的傳統名菜。色紅、透明,溢香撲鼻,鮮嫩爽口,為下酒佳肴。城鄉飯店、餐館及農貿市場多有銷售。
于清鹹豐七年(1857)蓬萊城南門外黃開基首創,三代專擅,在上海、營口、煙台等地開店經營,頗具名聲,享有“蓬萊鹵驢肉,天下無敵手”之譽。
清蒸加吉魚
清蒸加吉魚
清蒸加吉魚是山東地區特色傳統名菜之一,山東沿海盛産加吉魚。原汁原味,鮮嫩爽口,久食不膩,常作高檔筵席之大件菜。吃時外帶姜末、醋碟用以蘸食,口味尤佳。食畢,以頭尾及骨氽湯,二次上席,開胃醒酒,品味勝過全魚。此種吃法獨特,其它菜系甚為少見,可謂食苑中的一朵奇葩。
加吉魚,學名真鲷,是珍貴的食用魚類,山東沿海各地均産加吉魚,但以登萊海灣所産最佳,無論品質、味道俱臻上乘。自古就是魚中之珍品,民間多用此款待貴客。學者郝懿行在《記海錯》中雲:“登萊海中有魚,厥體豐碩,鱗髻赦紫,尾盡赤色,啖之肥美,其頭骨及目多肪腴,有佳味。”加吉魚在海中主要攝取貝類及甲殼類動物為食,其肉質堅實細膩,白嫩肥美,鮮味純正,尤以其頭部因多含膠質而醇美無比。故在膠東,加吉魚向有“一魚兩吃”的習慣。以加吉魚為肴,多以整尾烹制上席,肉盡即将頭及骨刺入鍋氽湯,味最鮮美,為宴後醒酒之佳品。民間流傳着“加吉頭,鲅魚尾,刀魚肚皮鲕魚嘴”的諺語,言海中魚類,以此四物最美。
八仙宴
八仙過海
蓬萊八仙宴,又稱八仙菜,是山東省的地方傳統名菜,屬于魯菜系。
拼盤制作仿照八仙過海使用的寶物拼成圖案,造形生動别緻,工藝精巧,盤盤都有神話典故,不僅味道鮮美,還可觀賞助興;熱菜烹饪更為精緻,呈現蓬萊多處名勝景觀,巧奪天工;熱湯以八種海鮮加雞湯制成,味道鮮美奇特。
蓬萊有“八仙過海”傳說,以此為據,1989年蓬萊賓館廚師新創“八仙宴”:以大蝦、海參、扇貝、海蟹、紅螺、真綢等海珍品為主要原料,由8個拼盤、8個熱菜和1個熱湯組成。拼盤制作仿照八仙過海使用的寶物拼成圖案,造形生動别緻,工藝精巧,盤盤都有神話典故,不僅味道鮮美,還可觀賞助興;熱菜烹饪更為精緻,呈現蓬萊多處名勝景觀,巧奪天工;熱湯以八種海鮮加雞湯制成,味道鮮美奇特。“八仙宴”是蓬萊高級賓館酒宴類的保留全席。
膠東菜就說到這裡啦~下期我們講講孔府菜,喜歡的點個贊,加個關注,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