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後的才是最開心的?作者:于國鵬前不久,陳佩斯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談喜劇創作的體會和觀點,在微博、騰訊等平台上,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陳佩斯是公認的喜劇大咖,旗手級人物,他談論喜劇,不僅圈内關注,圈外的普通人也很感興趣他的這篇文章,言語平易,質樸無華,沒搞任何“花頭”,但一定不能往尋常裡看,就如同一位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招式雖不複雜,但拳拳都往要害上打他認為,充滿智慧的喜劇才是高級的喜劇,喜劇的内核是“擺脫困境”,并條分縷析,細細道來什麼該做,該怎樣做,尤其是那些做喜劇又不得要領的,聽他一席話,或感茅塞頓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笑到最後的才是最開心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作者:于國鵬
前不久,陳佩斯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談喜劇創作的體會和觀點,在微博、騰訊等平台上,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陳佩斯是公認的喜劇大咖,旗手級人物,他談論喜劇,不僅圈内關注,圈外的普通人也很感興趣。他的這篇文章,言語平易,質樸無華,沒搞任何“花頭”,但一定不能往尋常裡看,就如同一位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招式雖不複雜,但拳拳都往要害上打。他認為,充滿智慧的喜劇才是高級的喜劇,喜劇的内核是“擺脫困境”,并條分縷析,細細道來。什麼該做,該怎樣做,尤其是那些做喜劇又不得要領的,聽他一席話,或感茅塞頓開。
一個好喜劇,關鍵還是要有好劇本。陳佩斯說:“好的喜劇不僅僅靠表演,它一定建立在紮實的文本基礎上。所以喜劇創作者要表演精進,更要關注文本。”在這方面,陳佩斯沒特意去批評誰,但是在有限的篇幅中,專門再提及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說明當今喜劇劇本的創作方面,确實存在着一定問題。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如果劇本都立不住,創作就失掉了根基,抽走了靈魂。觀衆不滿意,起哄批評,根本原因還是本子不紮實,既無生活邏輯,又無藝術邏輯。靠着幾個不靠譜的噱頭,或者臨時賣個醜傻呆萌“賭一把”,這樣的作品演的尴尬,看的更尴尬。
什麼樣的才是好劇本?陳佩斯認為,“合格的喜劇劇本通過不同角色組成相悖的行動線而生發故事。”設計出不同的角色,相悖的行動線,他們之間還要互相交織,互相疊加,互為因果,由此才能不斷引出意想不到的“笑”果來。以陳佩斯、朱時茂兩人編劇并主演的小品《警察與小偷》為例,陳佩斯飾演的小偷陳小二,假扮警察為撬保險櫃的同夥放風,想不到遇到了朱時茂扮演的真警察。警察與小偷,如同貓和老鼠之間的關系。真警察本就警覺,再看這位陌生“警察”陳小二,表情慌張,儀表邋遢,“站都沒個站相”,更是心下起疑。一真一假之間,對起話來,意思明明是反着的,卻還都能搭上茬。如此疊梁架屋,閃轉騰挪,似是而非,整個過程撲朔迷離,一波三折,觀衆笑得樂不可支。這才是好喜劇的理想架構。
要想創作出好喜劇來,一定要考慮清楚喜劇的内核。内核是什麼?陳佩斯說:“演過那麼多喜劇,我最大的感受是,雖然喜劇是引人發笑的藝術,但其内核是擺脫困境。”這個見解非常精到。那些優秀的喜劇作品,無不是圍繞“擺脫困境”生發情節,推進劇情。主人公不斷嘗試擺脫困境,但又不斷落入新的困境,原本想解開、掙脫系在身上的結,結果卻是越掙紮越緊,由此不斷強化藝術張力,抛出一個又一個“包袱”,形成持續不斷引人發笑的藝術效果。如嚴順開主演的小品《張三其人》,對此有着經典而生動的诠釋。劇中,張三不斷被人誤會,本想澄清誤會,卻總是陰差陽錯,越解釋越糊塗,反而引起更多誤會。張三正在煮自家的雞蛋,同事李四“恰好”也買了一籃子雞蛋。商販給送來時,李四“恰好”外出。商販于是讓張三幫着轉交一下。李四回來,一看張三正煮雞蛋,以為拿了自己買的雞蛋:喲嘿,都吃上了?吃吧吃吧,這雞蛋便宜,一塊錢五個,我買了十塊錢的。張三郁悶了,急眼了:還吃吧吃吧,肯定是以為我拿了他的雞蛋。說是說不清了,于是張三希望通過當面數清雞蛋自證清白。結果,數來數去,雞蛋隻有四十九個,商販“恰好”少給了一個。盡管張三指着所煮的雞蛋反複聲稱“這個雞蛋是我的”,李四還是客氣“吃吧吃吧,什麼你的我的”。這麼多“恰好”堆到一起,張三越是想擺脫誤會,越是加深誤會,“笑”果就不斷釋放出來了。所以,陳佩斯特别強調,“擺脫困境”是角色行動的内驅力,有内驅力才會形成行動線,在創作之前,一定首先把這個内核想清楚,想透徹。
陳佩斯談到的這些觀點,既是一位喜劇人對于喜劇發展拳拳之心的真摯表達,也是一位優秀藝術家關于喜劇藝術創作卓越識見的精彩闡述。喜劇是非常受歡迎的一門藝術,從觀衆角度來講,希望能不斷看到優秀的新作品上演。誰不喜歡笑呢?從演員角度講,要下功夫不斷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來,以滿足觀衆的藝術需求。怎麼做到這一點呢?其實照着陳佩斯說的幾個方面努力就沒錯。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人物豐滿、邏輯嚴密、智慧充盈,才能真正讓大家笑得開心,笑得舒心。(于國鵬)
來源: 大衆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