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培養學生的兩個基本能力:閱讀與寫作。
今天,我們先說說閱讀。如何做到真正的讀懂一篇文章?這是好多學生和家長關注的話題。有的家長說,我們家孩子讀了啊,可是讀完之後,讓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支支吾吾的;有的家長說,我們家孩子讀完之後, 不知道如何真正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的家長問,有沒有閱讀技巧,讓孩子能夠快速的掌握語文閱讀.....
學生家長經常問的這些問題,是語文教學的核心。要想把這個閱讀技巧問題說清楚,我們很有必要去問問學生和家長:.有沒有自己良好的正确的閱讀習慣?如以下:
1.每次讀文章,是否真正做到過審讀文章标題?帶着文章标題的關鍵字詞(名詞、動詞、形容詞)去讀文章主要内容?(Title)
2.每次讀完文章,是否問過自己這篇文章寫作對象是誰?即是什麼?(What)
3.作者如何寫的?即作者運用什麼序(順、倒、插、平、補)來寫的,運用什麼寫作手法來寫?(How)
4.作者為何寫這篇文章?即作者的寫作意圖,他想表達什麼情感?(Why)
這四個問題,就是所說的“剝洋蔥法”,一層對應一層,環環相扣,不容得有半點的懈怠,一定要做到按照四個順序依次作答,作答到位,意味着讀懂、掌握,若沒有,那就繼續,直到準确概括,方可完成。
以上四個問題,隻是理論上的,我們還是要做到實際練習,舉一反三。 為此,我們在閱讀過程 中,一定要拿起手中的武器-----筆。有目的,有方向,有任務的來實際閱讀圈畫操作。
一篇文章是由外在的結構層次、内在的寫作思路和作者的情感思路相結合的。
第一步:梳理、圈畫、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即切分層次法。
要想把文章的結構、内容和中心說清楚。我們先用一個比方,無論是我們讀一篇文章或寫一篇文章,如同蓋一座大廈。
大廈的整個外部結構,如準備設計多少樓層?單棟結構還是雙塔結構?地上多高,地下多深?.....以上就是文章的結構。這是第一步。讀文章就得先把這篇文章作者的整體寫作思路梳理一下,如何梳理?
一般情況下,散文的寫作層次分為四部分:
首先,交代自己寫作背景或緣由--------接着,對寫作對象的特點特征做全方位的描寫或叙事-------然後,通過聯想想象和時空穿越,寫與之相關的人、事、景、物---------最後,得出理性認識:感悟心得體會收獲
把文章中表時間變化的字詞句圈畫出來,以此來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
把文章中表地點變化的字詞句圈畫出來,以此來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
把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變化的字詞句圈畫出來,以此來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
對于那種議論性的文章,我們就要圈畫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如總分、并列、遞進、轉折、假設等。
以上四者的文章結構和内容較為好懂;也有的作者會把其中的二者相結構或三者相結構,這樣的文章就相對來說較為複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抽象類文章。
第二步:梳理、圈畫、推究文章内部的主要内容,即寫作對象、與之相關的人、事、景、物及它們之間是什麼邏輯關系。
文章内容就如同這座大廈裡的内飾裝修,如大堂擺放什麼,各個樓層、樓梯口需要擺放什麼,各個房間擺放什麼,擺放的東西取決于大廈的整體風格,如古典風格、現代經典、歐式經典、日式風格、阿拉伯風格等等。
整座大廈的内部之間分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順承關系、轉折關系、層遞關系、因果關系、對比烘托關系等。文章也是如此,我們讀文章,不僅要理清寫作對象是什麼、有什麼特點,而且還要理清文章各段之間的主次、總分,以及起承轉合關系。這點是好多同學所欠缺的。那麼,如何梳理、圈畫、推究文章内部的人、事、景、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呢?
隻要我們在閱讀過程中,仔細品讀文章每段話,找出每段話的中心句(理清此句的主語、謂語和賓語,即作者重點表達的關鍵字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此句是否有關聯詞,若有最好圈畫),圈畫完之後,再把每段話的中心句串聯起來做以分析、推究,明确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是什麼邏輯關系,若如此,文章内容盡在掌握之中。
一般情況下,北京高考所選擇散文,大多是因果關系類型的散文。所以,我們就梳理、圈畫、推究分析文章的果是什麼?因有哪些?
第三步,讀完文章之後,我們要明确作者的情感思路變化過程和寫作意圖,即掌握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是為了達到什麼樣的表達效果。正面肯定、贊揚、歌頌什麼;反面批評、諷刺、嘲諷什麼。
讀完文章後,我們要回頭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段。開頭段一般交待寫作對象、寫作背景、寫作緣由;結尾段一般運用抒情議論句來表達主旨。隻要圈畫出開頭和結尾段的關鍵字詞句就可。
有的學生說,老師,我在閱讀文章時,圈畫什麼呢?您說的關鍵字詞句?哪些是文章的關鍵字詞句?
文章的關鍵字詞是指文章的标題中出現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這些都是與寫作對象有關的,名詞是指與寫作對象有關的時間、地點、物品等 這些外在的和内在的思想品質精神;動詞就是指寫作對象做了哪些事;形容詞就是指寫作對象的特點特征等。
關鍵句子是作者在寫文章過程中,與标題相關的句子,通俗地講,隻要是出現标題的字詞句都要圈畫,因為作者就是圍繞文章的标題寫的啊,所謂寫作過程中的點題、扣題、照應标題、 不跑題就是如此。這些關鍵句子,往往在每段的開頭或結尾句。這些關鍵句子,往往以抒情議論的表達形式出現在文章中,人物情感的情态動詞、心理描寫是重點,即人物的情感。這些句子圈畫了、梳理了、分析了,作者含蓄的情感變化和中心就掌握了。
還有一點要說明,做為一名著名的作家,他的高明之處就是善于駕馭文字的能力。具體地來說吧,他們 會在文章中,熟練地運用: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同意句、近意句、反意句。真真實實、虛虛假假;正話反說,褒義貶用;一詞多義、意蘊豐富。當我們熟練地掌握“剝洋蔥法”的閱讀技巧并加以反複練習,你說你還會讀不懂文章嗎?
希望以上方法,對身在散文閱讀困境中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下次,在讀懂散文的基礎之上,我們講解散文的答題技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