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絕症,大部分人會想到癌症患者,但是,其實,患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同樣也徘徊在生死邊緣。該疾病也叫運動神經元疾病,簡稱ALS,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得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的運動神經元發生了“變性”,出現罷工,導緻運動的乏力,肌肉漸漸萎縮,影響到患者的語言、吞咽功能,嚴重的會呼吸困難等,因此也被稱為漸凍人。
漸凍症病因
其實,漸凍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有5%-10%的患者存在基因改變或者突變,因而認為有遺傳相關性,除此外,可能跟谷氨酸毒性作用、免疫功能絮亂、神經營養缺乏、環境因素等有關,該疾病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其中,中年人和老年人多見,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病。
漸凍症過程
1. 症狀開始期:疾病初期時患者無明顯症狀,可能表現為無法用筷,或者走路無緣無故摔倒,聲音有沙啞情況。
2. 工作困難期:表現出明顯的肢體無力,甚至已經有萎縮,生活基本的還能自理,但是工作已經受到影響。
3. 生活困難期:病程中期患者手、或腳、或者手腳同時出現障礙,生活無法自理了,言語也表達不清晰。
4. 吞咽困難期:進入疾病中末期,患者四肢幾乎.沒有力氣,說話出現嚴重障礙,吃東西也是易嗆到,甚至需要鼻飼進食。
5. 呼吸困難期:患者的呼吸肌已經受到影響,呼吸困難,有些患者要卧床,靠呼吸機輔助,大多數選擇居家照護。
" 漸凍人 " 過程一般分為以上5個時期,患者直至死亡意識都無比清晰,該疾病尚不能治愈,患者隻能看着自己死亡,等于“清醒的植物人”。
早期識别漸凍症
漸凍症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比如肌肉萎縮可能也是頸椎病的表現,所以,要早期識别漸凍症,除了先了解該疾病的症狀表現,還需要結合一些診斷檢查。
1.肌電圖(EMG):将針狀電極穿過皮膚插入到各種肌肉中。測試肌肉收縮和休息時的電活動情況,看是否異常,這個可以幫助醫生診斷或者排除漸凍症。
2.神經傳導研究:測量神經向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發送信号的能力,可以确定是否有神經損傷或者存在某些肌肉或神經疾病。
3.核磁共振:MRI可以生成大腦以及脊髓的圖像,顯示脊髓腫瘤、頸椎間盤突出或者其他導緻症狀發生的情況。
4.血液和尿液檢查:取血液和尿液樣本鑒别診斷。
5.脊椎穿刺(腰椎穿刺):通過獲取患者的腦脊液,幫助鑒别診斷,排除漸凍症。
6.肌肉活檢:如果醫生認為不是漸凍症,那麼可能在麻醉情況下,獲得患者肌肉組織,再進行分析檢查。
結語:漸凍症雖然不可治愈,但是通過系統科學的治療,可以改善症狀,提高患者生活治療,延緩疾病進展。預防漸凍症需要我們保持樂觀的心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鍛煉身體,保持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李焰生. 運動神經元疾病.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2002.
[2]陳金亮, and 王殿華. "運動神經元病的診斷與治療."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