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晚,在成都市伊藤洋華堂超市,記者發現促銷人員以新鮮為賣點、向顧客推銷保質期隻有3個月的UHT牛奶(高溫滅菌奶,亦稱常溫奶).
這種常溫奶保質期隻有3個月的常溫奶,屬于四川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乳業”)的“澳特蘭”産品系列。包裝采用草綠色基調,與競争産品蒙牛“特侖蘇”、伊利“金典”形成鮮明反差。
“華西乳業(新希望乳業子公司)是區域型乳企,常溫産品也不需要犧牲新鮮度來換取運作時間。”負責此次新産品生産的華西乳業總經理朱川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追求銷售半徑是新希望乳業跟國外乳企、全國性乳企最大的區别。
貨架期短、費用高
UHT牛奶是指采用超高溫殺菌技術的牛奶,用超高溫滅菌技術,将牛奶放于135℃至152℃的溫度下,殺死牛奶中的細菌,多采用利樂包裝,無需低溫冷藏也能保存較長時間,俗稱常溫奶。
保質期的長短如何影響品質,對于消費者來說或許難以判斷,但對企業而言卻關乎商業成敗。超市内,大多數國産常溫奶的保質期為6個月,代表産品是蒙牛的“特侖蘇”和伊利的“金典”。另外還有一些進口UHT奶保質期在9-12個月,作為液态奶貨架的補充。
而新希望乳業此番出品的保質期3個月的常溫奶,在強調産品新鮮無添加這個賣點的同時,也凸顯了貨架期短的劣勢。
常溫奶生産下線後,首先要經曆7-10天的檢測期,然後經過倉儲物流等環節配送到銷售終端後,才算進入貨架期。貨架期前段實施正常銷售,貨架期後段就需活動配合銷售。貨架期後還有消費期,一般認為,消費者在把牛奶買回去後多在一個月時間内飲用完。促銷費用是廠家承擔而不是商家承擔,過了貨架期退貨也是廠家的損失,跟商家無關。
新希望乳業旗下子公司華西乳業目前負責3個月保質期常溫奶的生産,一位生産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保質期3個月的産品一定程度上确實會影響生産節奏。保質期6個月的産品每月進行一次生産計劃,保質期3個月的産品每周得下一次計劃。這樣才能保證渠道不積壓貨物。
保質期縮短之後,除了生産組織環節受影響,倉儲物流、銷售管理都需要聯動,難度較6個月保質期産品都有所增加。上述生産負責人表示,目前還不确切總體的成本費用會上升多少,“按照行業常識,肯定會增加”。
事實上近年來,新希望乳業主打低溫巴氏奶。這對冷鍊管理更為嚴格,對鮮奶供應鍊的要求更高。此前,新希望乳業曾靠當天上架、當天銷售的“24小時鮮奶”在市場上撕開一道口子。
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蒙牛、伊利這樣的全國性乳企業單品規模大,能夠承受得起較大的推廣費用。區域性乳業企業如果跟蒙牛、伊利拼同類産品,根本不是對手,所以隻能做蒙牛、伊利“看不上的小市場”。
那麼,一直避開蒙牛、伊利鋒芒,主攻低溫巴氏奶的新希望乳業,為何此次直接出擊保質期3個月的常溫奶市場?
瞄準區域布局常溫奶
公開數據顯示,當前,常溫奶占據中國牛奶消費市場70%的份額。由于牛奶主産區大多位于北方,而大量消費市場在南方,常溫奶因運輸半徑較大、保質期時間較長而頗受市場歡迎。
而對于蒙牛、伊利這樣的全國性的乳制品企業而言,每個工廠隻生産幾個單品供應一個大區甚至全國,需要提前備貨,一次性生産、運輸、備貨越多,單個商品分攤到的費用就越少,這樣做便導緻每個環節都要耗費時間,必須争取更長的保質期。
國外一些乳品企業銷售到中國來的常溫奶産品,由于流程更長,保質期長達9個月甚至1年。
1月31日,在北京召開的乳品營養與健康研讨會上,總部位于英國的研究機構Euromonitor(歐睿)公司代表張毅介紹說,世界乳品市場常溫奶和巴氏奶并存,這主要是由不同國家的消費習慣、地理、氣候、人口分布等多重因素決定,跟營養成分沒有關系。如比利時、西班牙 、葡萄牙 、法國等,常溫奶的占比達到90%以上,德國和意大利均接近60%。英國政府也計劃2020年使常溫奶市場份額提升至90%。
新希望集團 2002年開始通過并購方式進入乳業闆塊,收購了四川華西、陽坪乳業、昆明雪蘭乳業、雲南蝶泉乳業、青島琴牌乳業、杭州雙峰乳業、安徽白帝乳業、河北天香乳業、重慶天友乳業等公司。業内人士透露,新希望乳業收購來的公司相對獨立,一個工廠生産多個産品,而這些産品隻覆蓋周圍那片區域。
朱川表示,現在隻是華西乳業在針對四川市場生産3個月保質期的常溫奶産品,其他兄弟單位還未有同類産品。3個月保質期産品無論在乳品行業,還是在新希望乳業内部都還不成規模。
新希望乳業在2011年之前的絕大多數财年都處于虧損狀态。
對于3個月保質期産品的盈利情況,公司生産負責人表示還并不掌握,朱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尚未進行測算。如若新希望乳業的保質期3個月産品在俘獲消費者的基礎上正常盈利,新希望乳業旗下的其他公司複制這一模式并非難事,國内其他一些區域性乳制品企業也可能随之跟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