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際鑽石供應商戴比爾斯宣布再次提高部分鑽石原石價格,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第5次上調價格。今年以來,鑽石消費市場不斷複蘇,但受疫情影響,上遊開采和加工量卻不斷降低,天然鑽石價格持續走高。
但是有很多的産品總是供不應求,所以在市面上就會出現一些冒牌貨,大家看價錢上便宜就會去購買這些冒牌貨,不知道如何鑒定真假。那麼今天就由小編來告訴大家如何鑒定鑽石真假,這樣在購買鑽石的時候也不會太慌張啦!
肉眼鑒定主要集中于對鑽石的光澤和“火彩”觀察,由于鑽石一般都比較小,因此多數情況下需要借助儀器來鑒别哦~至少應該在放大鏡下觀察。
肉眼鑒定:觀察鑽石的光澤
光澤,是寶石表面對光反射的能力,影響光澤強弱的因素主要是反射率,反射率越高,光澤越強哦~
鑽石具有特殊的金剛光澤,是可以利用這點将鑽石與部分仿制品區别開來。
肉眼鑒定:觀察鑽石的“火彩”
鑽石的高折射率值和高色散值(0.044)使得鑽石具有“火彩”,切割完美的鑽石更具有此特征。
需要說明的是,一些仿制品,比如說合成立方氧化锆、人造钛酸锶等,它們的色散值也比較大哦,因此也可以出現類似于鑽石的“火彩”,但所呈現的“火彩”太強,因此需要多多比較,這樣才能借助“火彩”來區分鑽石與鑽石仿制品。
肉眼鑒定:估鑽石的密度
在較大顆粒的情況下,這種方法非常适合于區分相同大小的鑽石和合成立方氧化锆,鑽石的密度值為3.52g/cm³,而合成立方氧化锆的密度為5.95g/cm³左右,幾乎是比鑽石大一倍,手掂的感覺明顯不同,很易區分。
在所有與鑽石的外觀相似的天然礦物或人工材料中,除托帕石外,其他品種密度值均與鑽石有一定的差别,用手掂量,感覺不同。
肉眼鑒定:線條試驗
将樣品台面向下放在一張有線條的紙上,如果是鑽石則看不到紙上的線條,否則為鑽石的仿制品。
這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鑽石切工的設計就是讓所有由冠部射入鑽石内部的光線,通過折射與内反射,最後由冠部射出,幾乎沒有光能夠通過亭部刻面,因此就看不到紙上線條。
(a):合成立方氧化锆
(b):鑽石
(c):合成碳矽石
注意的是,其他寶石通過特殊的設計加工,也都有可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肉眼鑒定:親油疏水性試驗
天然鑽石有較強的親油疏水性,當用油性水筆在表面劃過時可以留下清晰而連續的線條,相反,當劃過鑽石的仿制品表面時墨水常常會聚成一個個小水滴,不能出現連續的線條。
充分清洗樣品,将小水滴點在樣品上,如果水滴能在樣品表面保持很長時間,則說明樣品為鑽石,如果小水滴很快散開,則說明為鑽石的仿制品。
實際上,由于鑽石多比較小,上述手段方法隻能作為輔助手段,要想知道是否為鑽石,還是需要專業儀器來檢測~
儀器鑒定儀器鑒定:放大鏡或者顯微鏡
放大鏡和顯微鏡主要是用于觀察鑽石的内外部特征。
放大鏡
10x放大鏡是鑒定鑽石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鑒定人員完全可以憑借10x放大鏡來完成鑽石的鑒定和進行4C分級。
顯微鏡
(1)可以觀察到鑽石的内部特征
鑽石為天然礦物,一般都帶有礦物包裹體、生長結構等各種天然的信息,這是鑽石與其他人工仿制品的根本區别。
包裹體
(2)可以觀察到鑽石腰部和棱線特征
由于鑽石硬度很大,有些鑽石的腰部不抛光而保留粗面。這種粗糙而均勻地面呈毛玻璃狀,又稱“砂糖狀”。成品鑽石通常“面平棱直”,棱線銳利,很少出現大量的“尖點不尖”“尖點不齊”“抛光紋”等現象。
此外,為了獲得最大質量,天然鑽石腰圍及其附近常常保留原始晶面,據此亦可區分天然鑽石與鑽石仿制品。
腰圍未抛光的鑽石,由于腰圍區未抛光,
呈砂糖狀。棱線銳利,面平棱直。
鑽石仿制品棱線圓滑,尖點不尖,腰圍多呈圓滑狀的抛光腰。
儀器鑒定: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用于測量鑽石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特征,可以用于區分大部分天然鑽石與鑽石仿制品。同時,是研究鑽石顔色成因(天然、處理、合成)的主要手段。
儀器鑒定:紅外光譜儀
紅外吸收光譜不但可以用來區分鑽石與鑽石仿制品,而且是鑽石類型劃分的主要依據,此外還為合成鑽石以及處理鑽石的鑒定提供有用的線索。
鑽石的本征峰位于1500~2680cm之間,有2030cm、2160cm和2350cm等主峰,為C-C鍵之間的振動吸收峰,該區域的特征吸收峰是鑽石與鑽石仿制品的主要區别。
鑽石的紅外吸收光譜圖
儀器鑒定:激光拉曼光譜儀
對于區分不透明的黑色鑽石及其仿制品(如黑色合成碳矽石),拉曼光譜是最好的方法。
儀器鑒定:DiamondView 熒光觀察儀
DiamondView 熒光觀察儀主要用來觀察鑽石在超短波(<220nm)紫外光下熒光特征以及鑽石表面的生長結構特征,據此可以區分天然鑽石與合成鑽石,以及可以鑒别部分處理鑽石。
HPHT合成Ib型鑽石在DiamondView下不同生長區熒光顔色不同。
CVD合成鑽石亭部可見明顯的平行層狀生長紋
以上就是關于如何鑒定鑽石真假這個問題的答案啦!趕緊記下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