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咖,我是鹿睿。作為一個咖啡愛好者,經常會和周邊的人探讨咖啡,但是有些朋友當場不給面子,是拒絕的,但為了讨女神喜歡,就隻能專門約到咖啡館裡閑談時展示才藝了,即便到了咖啡館,她甯願和含酒精的飲料,也不點咖啡,仔細詢問知道不僅是她,很多人喝完咖啡會心悸,頭暈,甚至手足狂抖,惡心想吐,走在路上還心悸了,到底是為什麼?
“你喝咖啡嗎?” “不要,這麼晚喝我會睡不着”“不了,喝咖啡會導緻心悸!”
這大概是不喝咖啡的人最常講的話,因為喝咖啡發生的奇葩事也很常見,例如此前往上就有“男子8小時喝4袋速溶咖啡昏厥,1個月後仍整夜失眠”這類的報導。可同樣是喝咖啡,為什麼在不同人身上的反應差别這麼大呢?
到底影響心悸的主因真的是咖啡因嗎?其實并不然。
通常在連續狂飲八杯咖啡時,會導緻身體發熱、冒汗、兩眼發直,稱為咖啡過量的第一階段反應,出現如此狀況後在繼續飲用就會出現心悸,心髒産生負荷感,被稱為咖啡過量的第二階段,所以,通常很多人認為心悸是吸收大量咖啡因的第二階段影響。但很多人常會喝了幾口咖啡就直接産生心悸的現象,硬生生的跳過第一階段的生理反應,且市面上許多可樂和能量飲料都含有咖啡因,但卻鮮少聽說過有人喝了幾口可樂,就出現心悸!
為什麼有人喝咖啡像“喝白開水”?
咖啡因是一種生物堿化合物,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夠在短時間内阻絕睡意,興奮精神,提升活力。但在不同人身上,反應并不相同。拿咖啡來說,有些人極為敏感,飲用少許便能起效,而另一些人喝起來和白開水無異。
一種名為PDSS2的基因與咖啡消耗量有關,兩者呈負相關關系。如果PDSS2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水平較高,與咖啡因代謝通路有關的基因的表達便會受到抑制,從而阻礙咖啡因的降解。
一喝咖啡就“心慌慌”是什麼鬼?
有些人會覺得喝過咖啡以後心慌慌的、咚咚亂跳,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心悸。其實這是比較主觀性的話語,可能是由許多生理上的變化所造成,像是早期心房收縮、早期心室收縮、心搏過速等等現象,而常态性的早期心髒收縮則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會與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死亡率有關。
所以喝咖啡或咖啡因會導緻心悸嗎?實際上有些研究持反對的意見!
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發表過一篇研究,這研究找了22位患有心室頻脈或心室震顫的患者,在攝取275mg的咖啡因(相當于1~2杯咖啡)的前後1小時監測心電圖,結果發現咖啡因并不會誘發或加重心律不整的情況。
另外有一篇研究也是找了50位心律不整的病人,分成兩組,一組喝無咖啡因咖啡,一組喝含200mg咖啡因的咖啡(為無咖啡因咖啡另外加入咖啡因),并監測3小時,結果也并未發現這兩組病患心悸現象指标有任何差異性。
所以,喝完咖啡是不是真的有心跳異常,還是不要過于相信自己的感官判斷,交給專業人士來診斷更靠譜些。
中醫給咖啡打了“好評”作為一種外來熱帶植物,咖啡在我國很晚才被引種,中醫藥典籍中也鮮有記載。從中醫角度來講,咖啡具有特殊的芳香與苦味,中醫認為,芳香類物質多有提神醒腦的功能,苦味多入心經,常飲咖啡有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非常适合上班族。現代醫學研究也認為,咖啡易通過血腦屏障,刺激中樞神經,可使頭腦更為清醒,反應靈敏,提高工作效率。
咖啡性辛溫,辛能散濕,溫能助陽,因此有助腎陽、利水的作用,可以提高排尿量,改善腹脹水腫。其作用與肉苁蓉等性溫的中藥相似,因此現代有中醫配合咖啡(日常飲用)調治濕熱痢疾或前列腺增生伴有濕熱者,效果不錯。尤其前列腺增生患者,常飲咖啡還有止痛和抗增生作用。
咖啡還可以加速代謝,有熄風止痙的功效。中風、帕金森等以昏厥、震顫、麻痹為主要表現的病症,均屬中醫風證、痙證範疇,可适量飲用咖啡。現代有中醫研究認為,将蠶豆與咖啡配合服用,可以有效控制震顫,防治帕金森。
由此可以推斷直接引發心悸的最大元兇并不是咖啡因,而是某些會對身體産生高毒性的生物堿。
減少有害生物堿與避免焦化的建議
因此,要避免心悸,我們需要選擇合适的、高質量的咖啡。
1、優先挑選水洗處理法的咖啡豆。水洗處理法經過水洗過程時有篩選未熟豆、瑕疵豆的效果,水洗咖啡豆的成熟度比較均勻。
2、挑選烘焙均勻、不至于太深或太淺的咖啡熟豆。烘焙程度是否均勻是可以通過觀察表面色澤均勻度以及扳斷咖啡豆觀察内外色澤差異來判斷的。
3、盡量挑選新鮮烘焙的咖啡豆,盡量挑選帶有單向排氣閥的包裝袋。沒有烘焙日期的咖啡熟豆都是耍流氓。
4、磨豆時注意不要長時間大量研磨,磨盤發熱是會使咖啡粉焦化的。自己買個手搖磨豆機現煮現磨就挺不錯的。
5、萃取咖啡時應該适當注意研磨度以及水溫,避免過萃。千萬不要覺得咖啡粉不盡量萃取多一點味道就好像浪費了,就覺得虧大了。
在咖啡的世界裡流傳着一句話:『始作俑者是生物堿,咖啡因隻是代罪羔羊』。所以别在将心悸與咖啡因給劃上等号了,或許您需要的是一杯高質量的好咖啡。
大家多多關注支持鹿睿,點個贊,帶來好玩的咖啡攻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