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漫談系列
資料補充:“自殷以前,天子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故當夏後之世,而殷之王亥、王恒、累葉稱王,湯未放桀之時亦已稱王;當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稱王。蓋諸侯之于天子,猶後世諸侯之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王國維
商人實行的爵位制度為公侯伯三級,具體高低情況有各種說法——作者
經過了準人文的部落聯盟時代(國家制度形成的草創時期),華夏進入了以夏後帝(司馬遷的稱呼,夏最高統治者為何自稱為後,已經無法考證。但是帝者這個稱呼則是死後的神位稱呼)為主導的國家體系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征在于粗糙,這個特點固然有考古研究的空白的原因。其主要在于夏王朝,并沒有完全破除氏族社會的傳統,且時時刻刻存在被人挑戰的可能。譬如實際的夏朝第一代君主夏啟宣布廢除推舉制度,自立為共主的時候,就遭到有扈氏部落的反對,于是發兵戰勝有扈氏部落,才得以鞏固共主地位。而後第二代不僅僅失去了共主地位,而且連本部領地都失去了(被有窮氏首領後羿篡奪,後後羿被大臣寒促奪國。)。徹底淪為了平民。雖然後代又重新奪回了領地和共主地位。但是由于實力始終無法壓制諸侯和各個部落,夏制定的規則隻能流傳于自己的邦國之内,無法有利控制天下。(包括爵位制度,也沒有有效的爵位制度來确保統治地位)。
所以,夏王朝始終無法建立一套穩定的秩序,隻能算作是一種新秩序的一次并不成功的嘗試。但是對商王朝提供了失敗的前車之鑒。
商的建立使得華夏的發展得到了鞏固,首先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将邦國的疆域大大擴張,遠勝于前朝。勢力範圍東至大海,西達陝西省西部,東北達到遼甯省,南至江南一帶(不包括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地區),為當時世界上一個大國。随着國家範圍的擴大,商的文化建設和軍事建設也取得了發展。現在已經明确,商部落是一個好巫鬼的部落,以祭祀團結貴族和部落成員,從而形成了文字體系——甲骨文。和此精神文化建設來保證軍隊的戰鬥力。(軍隊依然以部落民族為主體,以貴族為統帥。)并依靠軍隊内震懾諸侯,抵抗外族入侵(商帝武丁時成功抵禦了雅利安人的入侵。)。從此商王朝開始對周圍實施一定的控制和秩序建設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即使如此,商王朝要建設成為集權國家,也是萬萬不可能的。因為它面臨兩個重大問題。内有貴族勾結祭師亂政,外有不服的諸侯蠢蠢欲動。先說其内部矛盾,正是因為商王朝有前面的特點,内部的貴族對權利的渴望則到了頂點,而且有一個重大原因導緻他們的觊觎。那是因為商帝的繼承順序沒有固定,在前期混亂的時期實行的是兄終弟及。這樣的繼承制度導緻人人有機會繼承為帝,所以導緻貴族叛亂不惜。這樣的狀況也迫使商帝不停洗牌遷都,最終盤庚大帝定都殷,在一定階段上壓制住了貴族勢力。到後期商帝基本确定了父死子繼的繼承順序,貴族亂政叛亂的源頭也消失。在說到祭師亂權,進行整治的主要是中期以後的商帝了,準确地來說是最後兩任商帝(帝武乙,帝辛)。
史記有記載,帝武乙做人偶射天的奇怪舉動,則也表現了他企圖壓制祭師集團的決心,并在他在位期間成功地壓制住了祭師勢力的發展。等到了最後一位商帝帝辛的時候,于是幹脆減少了祭祀的次數,并且繼續壓制貴族任用平民加以改革朝政。最終導緻在外的諸侯和在内的貴族祭師聯合起來反對帝辛,最終終結了商王朝的統治。
總的來說商王朝是承接了夏王朝的建設成果,并把他一一擴大的。但是每一個王朝都有其緻命缺陷。疆域廣大就會遇到不服輸的異族和諸侯。要限制貴族的權利則會遭受離心離德。所以覆滅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了。怎麼能完全歸于帝辛的無德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