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認為的“不恥下問”】
【實際上的“不恥下問”】
【釋義】恥:動詞,以……為恥。下:低下和差。不把向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
【出處】周·孔子《論語·公治長篇·第十五章》:“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谥号呢?”孔子說:“他聰明勤勉而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谥号叫‘文’。”
【常用】
1.當一個好幹部,必須深入群衆基層不恥下問。
2.爺爺雖然退休了,但他仍堅持自學英語,不斷向年輕人請教。他這種不恥下問的學習态度,值得我們學習。
【誤用】常被人誤理解為不要害怕丢失自己臉面而羞恥于低下頭問别人問題,誤用為同學、朋友、同事之間讨論問題或請教長者。如:你平時要不恥下問,有問題及時向老師和同學們請教。
各位看官,是否還有類似的常被誤用的成語,可在評論區讨論噢~
【經典分享】
西江月·梅花
宋·蘇轼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挂綠毛幺鳳。
素面翻嫌粉涴(wò),洗妝不褪唇紅。
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譯文】
玉潔的風骨是天然的,哪裡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冰清的身姿自有一種仙人的風度。
海上的仙人時常派遣使者來探視芬芳的花叢,原來是那倒挂在樹上的綠羽幺鳳。
它的素色面容,施鉛粉還怕弄髒,就算雨雪洗去妝色,也不會褪去那朱唇樣的紅色。
高尚的情操已經追随向曉雲的天空,就不會想到與梨花有同一種夢想。
【賞析】
這首詞明為詠梅,暗為悼亡,是蘇轼為悼念毅然随自己貶谪嶺南惠州的侍妾朝雲而作。
詞中所描寫的惠州梅花,實為朝雲美麗的姿容和高潔的人品的化身。這一首悼亡詞是借詠梅來抒發自己的哀傷之情,寫的是梅花,卻能很自然地绾合到朝雲身上來。
上阕寫梅花的風姿和神韻。贊賞梅花冰清玉骨、不畏瘴霧、引人羨愛。實質上則是懷念朝雲對自己的深情。
下阕寫梅花的形貌和品質。贊賞梅花天生麗質、冰清玉潔、超凡脫俗。“曉”與“朝”疊韻同義,這句裡的“曉雲”,可以認為是“朝雲”的代稱,結合蘇轼《殢人嬌·贈朝雲》一詞看,也是在寫朝雲。
詞雖詠梅,實有寄托,其中蘊有對朝雲的一往情深和無限思戀。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無論是寫人還是寫花都妙在得其神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