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南方過小年那天有哪些習俗

南方過小年那天有哪些習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0:42:07

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是傳統的民俗,更多的人稱之為“祭竈日”,小年一到,無論是外出求學的學子,還是漂泊他鄉的遊子,都會趕回家中團聚,祈求竈王神明多多庇佑,與親朋好友共同分享祭竈食物,表達迎祥納福、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南方過小年那天有哪些習俗(老輩傳下的5件事記得做)1

小年是“最不規矩”的一個節日,甚至日期南北都不同,南方地區認為是臘月二十四,北方地區則認為是臘月二十三,其實不論是臘月二十三,或是臘月二十四,這個節日都是過年的開端,小年将至,5個老傳統的習俗可不能忘,做完順順利利迎接新年。

小年民間傳說

竈王與小年緊密相連,說起小年,自然要從竈王說起,竈王源于古代神話傳說的飲食之神,俗稱竈公、竈神,自從人類發明火食,脫離毛茹飲血之後,随着社會發展,“竈”逐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夏商時期,竈君就被民間尊崇為大神,祭竈随之成為民間重要的活動。

南方過小年那天有哪些習俗(老輩傳下的5件事記得做)2

民間曾有傳聞,竈王原為平民張生,張生娶妻之後開始沉迷花天酒地,家業逐漸敗落淪為乞丐,一天,張生乞讨遇到自己的妻子丁香,羞愧難當,直接一頭紮進竈鍋下面燒死了。這件事情被玉帝所知,玉帝認為張生知道悔改,既然死于竈台,便把他封為竈王,每年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需要上天彙報民間每戶人家的善惡,讓玉帝進行賞罰,大年三十重回竈底,百姓們希望竈王上天言好事,由此便有了民間祭竈的活動,祈求新年平平安安、财運亨通。

小年民間習俗

春節期間有很多民俗,老輩人都很講究這些,小年祭竈這天,也是有5件老傳統,代代相承。

1、祭竈神

通常來講,臘月二十三的夜晚,家家戶戶需要舉行“祭竈”儀式,以此來為竈神送行,此時人們會端端正正的擺上竈王龛,竈王龛面前供上香燭,擺上提前備好的供品,甚至有的地方會擺上一盤為竈神上天騎馬所用的草料。

南方過小年那天有哪些習俗(老輩傳下的5件事記得做)3

臘月二十四的正午時分,點上香燭,擺好供品,開始祭祀,祭祀完畢,取下竈神畫像和對聯,需要拿到屋外和黃紙一同點燃,這便是恭送竈王上天的儀式,民間稱為“送竈”。臘月二十九或臘月三十,家家戶戶開始張貼竈神畫像,以及兩旁的對聯,有的地方會點燃蠟燭,供奉米飯或者豆腐,民間稱此儀式為“接竈”。

2、掃塵土

南方稱為“撣塵”,北方稱為“掃房”。新年将至,自然要将家中打掃得幹幹淨淨,據《拾遺記》記載,撣塵的習俗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之前,是舊時古人為驅除疫鬼,祈禱安康的宗教儀式,“塵”與“陳”諧音,掃塵指将過往陳舊的東西一掃而空,這裡陳舊的東西既包括庭院的陳年積垢,也包括舊歲之中遇到的不快。

南方過小年那天有哪些習俗(老輩傳下的5件事記得做)4

3、剪窗花

民間小年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剪貼窗花就是其中之一。窗花多以鹿鶴桐椿(六合同春)、喜鵲登梅、鴛鴦戲水、和合二仙等飽含吉祥寓意的圖案為主,大家使用一把锃亮剪刀,一張紅豔薄紙,剪出一張張栩栩如生的窗花,剪出新年的期盼祝願,貼到打掃幹淨的家中,喜氣洋洋、熱熱鬧鬧準備迎接新年。

南方過小年那天有哪些習俗(老輩傳下的5件事記得做)5

4、吃竈糖

竈糖一盤茶一盞,打發竈君上青天。小年将至,民間素有竈王“上天言好事”的說法,所以家家戶戶都要準備竈糖,希望竈王吃了竈糖嘴甜一點,為新年讨一個好彩頭。竈糖曆史悠久,工藝别緻,需要将黃米谷子泡透,直至谷子出芽,研成碎末,作為制作竈糖的“酶”,然後将小米煮熟,晾涼加入準備好的“酶”,攪拌均勻,經過發酵,熬成幹漿,搓成長條或其它形狀,脆甜爽口的竈糖就完成了。

南方過小年那天有哪些習俗(老輩傳下的5件事記得做)6

5、吃餃子

民間素有小年竈王上天述職的經典說法,小年家家戶戶吃餃子意為給竈王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家家戶戶祭竈上供,需要将餃子端端正正的擺上竈台。此外,小年意為過年的開端,隆重程度與春節媲美,而餃子作為逢年過節不可或缺的主食,必定出現餐桌之上。

南方過小年那天有哪些習俗(老輩傳下的5件事記得做)7

——老井說——

每個地區的小年民俗雖有差異,但大家辭舊迎新、祈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卻是一緻,同時正是因為民俗的多樣與差異,才凸顯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内蘊豐厚,小年将至,大家所在地區還有哪些必做的事情呢?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