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沒有永恒的黑暗面。然而,月球有一面從來不會面對地球。
月球每27.32天(相對于我們從我們的母星上可以看到的恒星)圍繞我們的星球完成360度的完整公轉。
這大約是月球繞自己的軸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
這兩個因素解釋了為什麼月球隻有一側朝向我們,而地球上的觀星者永遠看不到月球表面的另外41%。
但是,無論月球在任何給定時刻都在其軌道上的哪個位置,它的一半都會不斷地被太陽照亮。
太陽和地球的相對位置決定了我們月球的相位。
現在讓我們假設所有三個物體都排列成一條直線。
讓我們也假設月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
在這種情況下,月球的近側得不到任何陽光--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它似乎變暗了。
這一階段被稱為“新月”。
當月亮和太陽落在地球的兩邊時,就會出現“滿月”。
由于太陽光暢通無阻,在月球軌道的這一點上,整個近側就像月亮一樣閃耀着光芒。
記住這個小花絮,我們稍後再來看看。
漫漫長夜之旅。
如果我們把“一天”定義為月球繞地球完成一圈新的公轉後,太陽回到月球地平線上的同一點所需的時間,那麼每一個月球日持續29.5個地球日。
這意味着--在每個軌道上--月球有兩周多一點的白晝時間,然後是等量的夜間時間。
換句話說,月球上幾乎任何給定的點都會經曆兩周的連續白晝和兩周的連續黑暗。
在兩極附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例外。
地球在軸線上傾斜23.5度,但月球的軸向傾斜不那麼劇烈,隻有1.6度。
因此,衛星的軸線幾乎垂直于太陽光從太陽傳播到月球的路徑。
在月球兩極附近,有一些很深的隕石坑,它們的底部已經20多億年沒有看到任何陽光了。
如果沒有大氣層來保持熱量,月球溫度在月球從白天到夜間的過渡期間會出現瘋狂的波動。
在太陽光照射下,月球表面的溫度可以高達127攝氏度。
但當表面變暗時,溫度可能會一路驟降至零下173攝氏度。
幸運的是,沒有宇航員經曆過這種極端的月球溫度。
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羅任務将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其他11人送上了月球。
所有這些勇敢的探險家都在月球黎明後降落在那裡,當時月亮亮了,但表面溫度還沒有達到悶熱的中午峰值。
時間就是宇航員冒險的一切。
月球平動。
這張圖片展示了月球是如何經曆月晝和月夜的。
你得看到事情好的一面。
宇宙是一個視角無限的地方。
就像我們從我們的房子和後院觀察月相一樣,站在月球近側的宇航員會看到地球的萎縮和變大。
這個地球相周期與每個人都熟悉的月相是完全相反的。
例如,如果我們剛才提到的月球宇航員在滿月的晚上觀星,我們的藍色星球幾乎是完全黑暗的。
相反,當地球看起來“滿了”時,它會戲劇性地照亮月球近側的夜間月球表面。
你可能知道,月光隻不過是從衛星表面反射出來的陽光。
我們的星球反射太陽光的方式大緻相同。
事實上,月球上的“滿月”看起來比地球上的滿月亮43到55倍。
地光是指從我們稱之為家園的藍色星球的沙漠、雲層和冰蓋上反射出來的陽光。
你不需要穿上宇航服--或者買望遠鏡--就能看到這種現象的實際效果。
在新月階段,月球表面的一條C形長條被明亮地照亮。
不過,你可能也注意到,肉眼也能隐約看到月球的其餘部分。
這種能見度是由古老的地光使之成為可能的。
地球反射的陽光通常會使月球近側的東西保持美麗和明亮,無論那裡是白天還是夜間。
的确,月球這一部分的大多數夜晚比我們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夜間都要明亮得多。
記住這一點:由于衛星沒有大氣層,所以即使太陽不在,從月球的兩側也總是可以看到星星。
當然,當月球繞其軸自轉并繞地球公轉時,天空中會出現不同的恒星。
然而,當從月球上看時,星星似乎不會閃爍。
閃爍-也被稱為“天文閃爍”-是地球大氣層造成的一種光錯覺。
由于沒有類似地球的大氣層幹擾星光,所以星星不會在月球上閃爍。
也許不久的某一天,月球上的定居者将在一個星光燦爛的月球之夜沐浴在滿天地球的光芒中。
順便告訴你一個有趣的事情:
阿波羅11号宇航員埃德溫·“巴斯”·奧爾德林是第一個站在月球上小便的人。
全世界都在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奧爾德林小心翼翼地尿進了藏在宇航服裡的一根特殊的管子裡。
作者馬克·曼奇尼(Mark Mancini)
冬哥譜科編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