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關于唾液的小知識
人體有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對大涎腺,還有分布于唇、頰、腭及舌等處粘膜中的小涎腺。由上述涎腺分泌的混合液稱作唾液,俗稱“口水”。唾液中有99.4%的成分是水,固體物質隻占0.6%(其中有機物約占0.4%,無機物約占0.2%)。唾液中的有機物主要為粘蛋白,唾液中的無機物主要有鈉、鉀、鈣、氯化物、碳酸氫鹽和無機磷酸鹽等。唾液中還可混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細菌、白細胞和龈溝液等。
成年人每晝夜間可分泌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包括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兩種。食物對口腔的機械、化學和溫度等口腔粘膜神經感受器直接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屬于非條件反射性的,屬于先天性的。食物的形狀、顔色、氣味以及進食的環境等通過視、聽、嗅覺刺激也能引起唾液分泌,這種屬于條件反射性的分泌,條件反射性反映是後天所獲得的。“望梅止渴”就是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典型例證。
第二:為什麼運動後唾液會變粘稠?
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占優勢,一方面使睡液腺分泌活動減弱,另一方面睡液腺的血管收縮,流經唾液腺的血液減少,制造唾液的原料供應被阻斷了,生産的唾液自然也減少,而變得粘稠了。
再有,在運動時,呼吸頻率加快,呼吸深度增大,肺通氣量增加,以适應運動對氧氣的需要。而且在運動時又常是張口呼吸,這樣,由呼出氣所帶走的水分也将大大增加。這也是原因之一。
補充一點建議:如果跑步時感覺口水多時建議吐掉,建議随身帶一包紙巾,吐了紙巾上就好了。因為跑步時吞咽口水的話,容易将呼吸節奏混亂,像被嗆到一樣。同時采用鼻吸口呼的呼吸時,嘴巴裡容易進灰塵,口水會不幹淨衛生,所以吐掉更合适。如果擔心吐掉後嘴巴很幹,那麼建議跑步時帶一小瓶水,吐掉口水後抿一小口水或者漱口即可。
第三:口水和痰什麼區别?
1、口水是在口腔中産生的一種消化液,唾液中的澱粉酶,能夠起到消化作用;唾液黏性也可以防止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唾液還可以保持口腔組織濕潤、柔軟、潤滑,使咀嚼、吞咽及語言功能順利進行,并且可以清洗口腔内食物殘渣、細菌。
2、痰液則是由喉以下的氣管或支氣管産生的分泌液,用以濕潤黏膜和粘附空氣中的灰塵及微生物。這些正常的分泌液是無菌的,因量少一般不會引起咳嗽。當氣管和支氣管受到刺激,甚至發炎,則分泌液大量增加,則形成痰液,需通過咳嗽動作咳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