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章的原文如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鹄,反求諸其身。”
對這段句話的理解,關鍵在“素”字。最流行的解釋,将素解釋成“安于”,“素其位”就是成了安于其位、安分守己。這樣以來,“素富貴”、“素貧賤”便成為“安于富貴”、“安于貧賤”。這樣是不對的,因為人的境遇是會變化的,富貴可能變貧賤,貧賤亦可能變富貴。如果“安于富貴”,一旦貧賤了,是不是就不安了呢?同樣,由貧賤變富貴也會不安,因為可能會狂喜的,狂喜也是不安。
從字源學上看,“素”與“索”關系密切,在金文中有時互通。我此前已經對“索”的甲骨文做過詳細考釋,認為甲骨文“索”的字源為結繩之右繩。
結繩是上古時代的契約形态,也是最原始的契約形态,後來又出現了書契。結繩是一對打着繩結的相同的繩子,繩結相當于後來的算盤珠子,是抽象的數字符号,用來表達數字,這些數字又被用來指代契約标的物的數量或價值。
兩條相同的結繩分别為契約雙方所持有。一般的習慣是,右繩為債權方所持有,左繩為債務人所持有。左繩、右繩的區分,是就在履行契約時,将債權、債務兩方所持有的繩子進行對比時的排列而言。當到期時債權人去找債務人要賬時,他會拿着繩子,以此作為憑據。債務人憑繩付賬。他要對讨賬人所持有的繩子進行檢驗、驗證,看看是否是當初與自己所持的相配對的那一條。在驗證時,債務人的繩子擺在左邊,債權人的繩子擺在右邊。因此,債務人的繩子也叫左繩,債權人的繩子也叫右繩。
書契的機制與結繩基本相同,隻是用刻寫在木片上的橫線來代替繩結,來當做數字符号。這些橫線象繩結一樣,也是自上而下排列。所不同的是,完整的橫線是被刻寫并排放置的一對書契的中間,左右契分别保留一半,呈齒狀,因此也叫“契齒文”。債務人持左契,債權人持右契。驗證時,是檢測左右兩契是否完全相契合,将完整的契齒文複原。
“索”作為結繩之右繩,是債權憑證,就是借據、債券。“索”的甲骨文是雙手持“糸”,“糸”是對繩子的象形,意思就是手持結繩去索要。這裡的結繩就是作為債權、求索權憑證的右繩。因此,“索”有索要、索取的義項,還有繩索的義項。
綜合“素”的早期字形和其義項來看,“素”的字源應該是指被用來當做結繩,但是尚沒有打結,未被使用的繩子。在結繩契約中,繩子是記錄載體,相當于後來的布帛、紙張。“素”就相當于尚沒有寫字的布帛或紙。沒有寫的布帛和紙,就是白布帛和白紙。在《說文解字》中,許慎将“素”解釋成,沒有染色的布帛,是錯誤的。
也就是說,“素”本義是尚未使用的最原始的記錄載體——繩子,布帛、紙也都是記錄載體。“素”本來與顔色無關,指的記錄載體的尚未被使用的狀态,即尚未打結、尚未書寫的狀态。就布帛和紙而言,未被書寫之前,的确是白色的,“素”的白色之義項,也是由此引申而來。
作為結繩記錄載體的繩子,所記錄的是結繩雙方的意願。“素”是沒有被打結,沒有使用的繩子,那麼此時就尚沒有承載意願。因此,“素”可以指沒有意願出現的中性狀态。“素其位”、“素富貴”中的“素”,就是這個意思。可以解釋成“不介意”、“不在乎”,“素其位”就是“不在乎其位”。“位”指的是境遇、處境、外部條件,“素其位”的意思就是,對任何的境遇、條件都不在乎,都無條件接受。
整個這一章,其實是在努力和表達這樣一個道理,外部環境、外在的條件不重要,人心才最重要。外部環境、外部條件隻是人的思考對象,而心才是思考主體。環境、條件是被動的,心才是主動的。無論置身于什麼環境之中,讓心保持獨立、自由地思考,保持獨立自由的判斷和選擇,然後籍此去行動,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與《周易》“貞吉”、“貞兇一個道理。不管外境是吉是兇,自己都要去貞。挽句話說,外境的吉兇并不重要,反正自己都是以同樣的态度,貞的态度去面對。這裡是強調個人的主要、主動、主體,外在條件是次要的,什麼條件都行,無所謂。
強調人的絕對主體性,心的絕對主體性,是儒家的核心。一旦心的主體性确立,外在條件就不再重要。因此,“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無入”就是在任何條件下,在任何場景下。
“中庸”的本質也是講這個。“不偏不倚”其實就是不依符、依賴任何條件。這就是“心性獨立”、“心性自由”。
自得就是“貞”、就是“誠意”、就是中庸、就是“心安”、執中,不自得就是反之,依賴某種條件、流于外物、執一
可以用任正非和柳傳志做比喻,任正非就是自得,心沒有跟着外境走。柳傳志就不自得,心跟着外境走。
“入”是進入,進入某種場景,“自得”是堅守自己。在任何場景中都堅守自己,就是自得。也可以理解成,任何外在條件都隻是我的思考對象,我都會按自己原則,對其思考判斷,做出一個最優選擇。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是對前面話的總結。
也可與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相比較。以及孔子“無适無莫,義之與比”。都是在說外在條件不重要,怎麼都行,關鍵在内心的判斷,任何情況都可以去判斷和選擇,按照自己内心的原則(義)
明白了這一點,内心就會無比開闊,強大。
不會執着于,屈服于任何外部條件。這是儒家的核心,也是中國文化的“文化格”,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所在
這也是孟子說的“義理之樂”,自得就是樂。
在任何條件中都存在着義理之樂,“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關鍵在思,而不在被思的對象(外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