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投資決策的心理偏見

投資決策的心理偏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04:18:43

丹尼爾·克羅斯比在《行為投資者》第二部分歸納出了四種底層認知偏見,在第三章針對這四種底層認知偏見提出了化解的方法。

今天我們來了解第一個。

投資決策的心理偏見(過度自信的解決方法行為投資者筆記5)1

認知偏見1:自我意識-過度自信

自我意識——傾向于過度自信,在行事中保持個人能力的感覺,而非頭腦清晰的決策

我們腦子裡一般有三種東西:事實、觀點和信仰。

事實就是現實,不需要争論,唯一不同的是我們對事實掌握的細節多少;信仰,是群體價值體系在頭腦中的植入,拒絕讨論;而觀點是我們自己的,我們習慣捍衛“我的觀點”。

當我們形成一個觀點,不管對錯,很難從自己的大腦裡被根除。

因為我們喜歡主動尋找支持自己的觀點的證據(确認偏見),喜歡找“志同道合”者相互堅定自己的信念(選擇支持偏差),并且對那些針對自己觀點的攻擊做出激烈回應(逆火相應)。

好處是我們會在維護自我觀點的時候顯得勇敢,自我感覺良好(表象)。壞處是我們我們無法頭腦清晰地做出決策(内在)

細看我們的觀點,存在這樣三類錯誤表現形式

①過度精确:我們的觀點或預期過于精細,這種虛假的精确會幹擾我們的決策;

②過度定位:高估自己的能力,顯得自信,能增加人的決心、野心、毅力和對稀缺資源的争奪的競争力;

③過度估計:我們總高估正面事件發生的概率,高估自己對事物的控制力,低估負面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戰勝自我的工具

因為我們存在過度精确、過度定位、過度估計的問題,導緻我們的決策風險性增大。

比如,在投資我們總習慣全力購買一個投資标的,内心告訴自己博一下,一次就翻倍。

分析這種心态,不是對風險的無畏,根源上是我自視甚高,認為這次找到了一個必然發财的機會。所以全力投入。

我讀了近10本投資的書,所有的作者都在說,未來是不可知的、是不可以預測的,未來充滿了各種不确定性,沒有所謂的運氣會特别關注你。

那如何戰勝自我

一、養成三種習慣

1.試着去愛問題本身

親愛的先生,我想盡我所能請求你,對你心中所有尚未解決的問題保持耐心,試着愛這些問題本身,就像愛那些上鎖的房間、愛那些用外國語言寫的書一樣。現在不要尋求答案,因為你不能生活在這些答案中,所以不能給你這些答案。關鍵是,要活出一切。現在就面對這些問題本身。也許你會慢慢地,在不知不覺中,當生活在某個遙遠的日子裡的時候,得到答案。——萊内·馬利亞·裡爾克

2.别急,慢慢來

當下的傷害可能在未來帶來長遠的好處。所以在找到合理理由之前不輕易接受任何一個觀點或對任何一個信念妄下斷言。

3.知道何時要自信

我們在評價和拟訂一項建議時應保持謹慎,并對其最終的交付抱有信心。

二、學習四種方式

1.保持多樣性

在投資上,研究表明增加組合到20隻标的的投資組合風險收益比大;

在健身上,不要過于采取單一的鍛煉方式,能減少受傷的可能,增加堅持的時長;

在工作上,不能隻讓自己總負責單一的工作内容,要學習提升底層能力,比如寫作、溝通、公開表達等能力,主動的去要求承擔不同的崗位,提高自己的适應能力。

在閱讀上,就比如這本《行為投資者》同更多的通過吸收了心理學、行為學、經濟學等方面的知識,才寫成了這樣的著作。所以我們的閱讀範圍也不能單一,比如曆史、金融、概率等等。

在交朋友上,不能隻與自己相似、與自己觀點相同的人進行交流,要習慣聽不同意見,習慣于不同領域的人交往。

我們要控制自己不去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觀點,要學會能在頭腦裡容納不同的觀點,還能正常生活。

2.以教為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能更準确的認識自己的觀點。

步驟:①試着找出你不了解的東西;②試着教給自己;③将它教給孩子或新手。

手把手的教或者寫作都是可以采取的方式。重要的是能清晰的表達出來,讓普通人能懂。

3.以外部視角觀察

在以外部視角觀察的時候,我們可以避免自己不受偏見、經驗、感知、先入為主的數據的影響。

邁克爾·莫布森在《三思而後行》(Think Twice)中,介紹的從外部看待問題的四個步驟:

①選擇一個參考類别——将你的問題與其他類似的問題進行比較。

②評估結果的分布——檢查成功率和失敗率。

③評估概率——基于外部證據、時間線估計,失敗率和成功障礙。

④調整你的預測——讓路途的颠簸和不斷變化的環境相應地調整、改變你的預測。

4.辯證法

我在吳伯凡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了兩個自我的對話類比來解釋辯證法,他認為通過辯證法可以讓認知存量轉化為認知增量:

自我一是“言者”,自我二是“聽者”;自我一“言者”說出來,自我二“聽者”聽到以後,會進行思考,悄悄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面對“聽者”提出的觀點,“言者”也會作出适當的反應;這個過程就像下棋:在棋盤上開始下棋,過程就展開了,最後達到一個出乎意料又在意中的結果;無論是“自我表達”還是“對話”,都是一個讓“言者”變成“聽者”,又讓“聽者”變成“言者”的過程;說話的人聽到一段話以後,進行了一個對弈,最後得出一個新鮮的、高于認知存量的結論。

就比如寫完一篇文章以後,我們會修改,就像很多作家都說過,“文章是改出來的”——改的過程是一個自我跟自我對話的過程;文章隻有寫出來以後才能夠看到其中的缺陷,也隻有看到其中缺陷的時候,你才可能去修改——反複修改的過程,也是一個疊代的過程,這也是一個辯證的過程。

如果嫌啰嗦,隻要記住這幾個要點就行

1.我們總習慣過度自信、自視過高;

2.牢記遵守規則勝過個人聰明才智;

3.應該基于長期評價利率來做出假設,而不是根據眼前所謂的故事;

4.要學會記錄,包括健身日志、投資決策日志、反思記錄,把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不要被自己騙了;

5.真正的逆向思考是痛苦的,那些無法讓你難受、痛苦的決定,都不大奏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