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全面落實,加強企業事中事後監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在新的監管形勢下,遂甯以加強信用監管為着力點,踐行新型信用監管模式,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深入。
目前,遂甯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數據庫。截至今年8月中旬,完成信息歸集的部門共計293個,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共計173.8萬餘條,實現全市13萬餘戶市場主體信息一網歸集和數據共享。
信用信息需公開
違法企業市場活動将受限
“凡是在我市行政區域内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都要進行信息公示。”遂甯市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督管理科負責人表示,根據規定,市場主體的部分基礎信息及業績信息和警示信息要面向社會公示。
據介紹,市場主體獲得縣級以上政府及市級以上行政機關獎勵表彰和政策性資金扶持的,獲得“守合同、重信用”等稱号的,通過質量标準認證的8類信息為業績信息。而當市場主體出現生産或銷售的商品被依法檢驗确定為不合格,被法院或仲裁機構、監察執法機構依法認定拖欠工資、水、電、氣等費用等11種情況時,此種信息将被記入市場主體提示信息。此外,市場主體被依法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受到行政處罰等16種情況将被列入警示信息。
該負責人特别提醒,行政機關在企業注冊、授予或認定資質資格、國有土地出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購、安全許可、生産經營許可、進出口貿易、出入境管理、财政補貼、政策性扶持貸款等審批和監管工作中,也将查詢并使用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并将其作為考量因素。當企業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或者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稅務部門列入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名單的、安全生産監管部門列入企業安全生産“黑名單”的、農業部門列入農産品質量安全“黑名單”的、環保部門列入環保不良企業的、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行賄犯罪以及其他被政府部門列入失信主體名單的企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一網歸集數據共享
社會公衆可了解企業信用信息
以往,企業信用信息分散在各部門、各領域。2015年7月,遂甯在全省率先建成“遂甯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将分散在各部門、各領域的企業信用信息記錄歸集整合到統一平台,實現了一網歸集和數據共享。同時以《遂甯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遂甯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作為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組織保障。按照《遂甯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工作考核辦法》,對各縣(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市直部門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管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通過這三個基本制度,遂甯逐步建立了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公示、運用的責任體系、标準體系、安全體系、督查體系。
此外,遂甯還通過部門監管協作平台自動交換信息,在全省範圍内率先實現市場主體、後置許可部門“雙告知一承諾”,通過登記信息平級推送、部門縱向分流完成後置監管部門許可的采集,為實現跨部門協同監管奠定了基礎。通過公示平台向社會公衆公示遂甯市轄區内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社會公衆能夠通過信息平台及時了解市場主體各類信用信息,防範交易風險。
截至今年8月中旬,完成信息歸集的部門共計293個,累計歸集各類信用信息共計173.8萬餘條,累計向後置許可部門推送許可待辦信息48245條,反饋44892條,反饋率達93.05%,實現全市13萬餘戶市場主體信息全覆蓋。
“為進一步提升信用監管效能,遂甯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台二期項目已于今年5月開始建設,預計年底全面完工。”據介紹,該項目在原有基礎上,新增紅黑名單、信用修複、異議處理、大數據分析、信用APP等信用監管模塊,還對接國家發改委的信用中國系統、省發改委的信用中國(四川)系統,可以實現信用數據全國共享,将進一步擴大信用監管影響力。(全媒體記者 鄭小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