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唐敬宗寶曆三年(827年)。寶曆二年(826年)冬,劉禹錫由和州返回洛陽,途經金陵。從詩中的寫景看來,這首詩可能寫于次年初春,大概與《金陵五題》寫于同時。劉禹錫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禦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曆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金陵懷古注釋:
潮滿冶(yè)城渚(zhǔ),日斜征虜(lǔ)亭。春潮淹沒了冶城的洲渚,落日餘晖斜照在征虜亭。冶城:東吳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冶:一作“台”。征虜亭:亭名,在金陵。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蔡洲新草茁壯一片嫩綠,幕府山上仍是煙霭青青。蔡洲:江中洲名。蔡:一作“芳”。幕府:山名。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國家的興亡取決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險峻的地形。興廢:指國家興亡。人事:指人的作為。山川空地形:徒然具有險要的山川形勢。
後庭花一曲,幽怨(yuàn)不堪聽。玉樹後庭花這支亡國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聽。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陳後主所作歌曲名。
劉禹錫的主要作品有:
望洞庭、烏衣巷、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裡沙、歲夜詠懷、酬樂天詠老見示、竹枝詞二首·其一、秋詞、賞牡丹、西塞山懷古、秋風引、潇湘神·斑竹枝、始聞秋風、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蜀先主廟、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 玄都觀桃花、陋室銘、再遊玄都觀、和樂天春詞、浪淘沙·其六、金陵五題·石頭城、踏歌詞四首·其一、晝居池上亭獨吟、歎水别白二十二、秋詞二首、聽舊宮中樂人穆氏唱歌、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元日感懷、浪淘沙·其二、浪淘沙·其九等。
《金陵懷古》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