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國維墓碑銘

王國維墓碑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11:45:58

在兩宋的2000多個詞牌裡,有多少人和筆者一樣,最愛的就是《蝶戀花》?

關于這個曲調的命名緣由,文史專家們說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最初是唐代的一種教坊名曲。在這個詞牌下,兩宋有太多的經典詞作,也留下了多個千古名句。蘇轼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成為了後世安慰失戀者的名句;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成為了表白金句。

王國維墓碑銘(王國維在奔喪途中悲痛地寫下首蝶戀花)1

遺憾的是,随着詞作的沒落,到了近現代很少有文人再寫出高水平的《蝶戀花》了。正因如此,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就顯得格外令人珍視了。

這首詞的作者是國學大師王國維。在近現代文壇,文化名人不少,但真正能稱得上"國學大師"的人物卻是少之又少,王國維是其中最厲害的之一。正如郭沫若所言,王國維給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産"在幾千年的舊學城壘上,燦然放出了一段異樣的光輝"。本期這首《蝶戀花》,就是現代文壇裡的一道經典之作,我們來讀一讀:

《蝶戀花》

滿地霜華濃似雪。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一曲陽關渾未徹。車聲漸共歌聲咽。

換盡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舊年時轍。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别。

王國維墓碑銘(王國維在奔喪途中悲痛地寫下首蝶戀花)2

這首詞寫于1906年,當時王國維的父親去世,他從京城趕回老家奔喪。在歸途中,他悲痛地寫下了這樣一首凄美之作。全詞從開篇凄美到結尾,很有水平。

詞的上阕,寫的是詞人在途中看到他人的離别。首句一開篇就為全詞定下了悲情的基調,詞人引入秋霜、西風、瘦馬、殘月等4個意象,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異常凄美的秋景圖。

王國維墓碑銘(王國維在奔喪途中悲痛地寫下首蝶戀花)3

而"一曲陽關",又将這幅圖不限定眼前,一曲還沒有唱完,遠行的人就已經緩緩離去。馬車聲夾雜在送别陽關曲裡,讓它變得更加凄涼。在這上阕中,并沒有用一個"悲"字,但一句一曲,一句一事,句句都透着悲涼之意,這就是王國維的高明之處。

詞的下阕,筆鋒一轉,由寫景寫到抒情。已經在外漂泊多年的詞人,看着路邊的芳草,心中感慨萬千。然而這樣的浮生如夢,卻讓他不知如何表達,最後隻能發出這樣的感歎:"人生第一耽離别"。人生最難的,就是這"離别"二字。為何"自是浮生無可說",就是因為離别之苦太深。

王國維墓碑銘(王國維在奔喪途中悲痛地寫下首蝶戀花)4

為了加強語氣,詞人在下阕中用了"換盡"、"依舊、"自是"等多個副詞,讓它讀來頗有感染力。而最後的這個"耽"字,要意指的是沉浸其中,可見傷感之甚。

縱觀這首詞,确實是很有水平的,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個現代人寫的《蝶戀花》。王國維在此詞中,展現了其極佳的文字運用能力及意境渲染能力。

王國維墓碑銘(王國維在奔喪途中悲痛地寫下首蝶戀花)5

首先,從語言上來說,通篇都在寫"悲",但卻并不用相關的字眼,一系列副詞的運用,讓這種悲藏在字裡行間,不著痕迹卻又感人至深。其次,從意境的渲染能力來看,王國維最擅長的就是将各種景物做加法,層層鋪墊,層層遞進,字裡行間的感情也層層升華,直到最後一筆道出"第一耽離别",一氣呵成。這種寫詞的能力,非一般現代文人所能及。

當代學者周策縱曾這樣評論這首詞:"殆東山零雨之餘緒,亦近于太白",指的是從抒情方面來看,這首詞的筆鋒與李白很接近。雖然筆者認為這話多少有些誇張了,但也足見大家對其的推崇。

王國維墓碑銘(王國維在奔喪途中悲痛地寫下首蝶戀花)6

29歲的王國維,就已經具備了寫這種高水平詞作的能力,确實讓人贊歎。可惜或許是因為半生飄零,再加上文人式的多愁善感過甚,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流露了太多的失意和苦悶,所以他在世時這些作品并不為當時人所推崇。而一生的落拓,也最終導緻其自沉昆明湖的悲劇。大家平時會讀王國維的作品嗎?歡迎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