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哼鳴發聲練習教學

哼鳴發聲練習教學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27 16:14:04

哼鳴發聲練習教學(怎樣才讓聲音更加悅耳動聽)1

喉頭與聲帶,位于咽和氣管之間,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嗓子”。一個人音質的優劣盡管是各個器官相互配合的結果,但“嗓子”卻在這個語音發聲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為它才是真正的構音器官。于是曾有人這麼認為:喉部的構造決定了一個人的聲音特征,嗓子是天生的,無法改變,一切的訓練都是徒勞的。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種說法并不全對。因為實際上,正常發聲的人,喉部構造的差異并不大,是使用方法的不同,才導緻發出來的聲音有了很大的差異。一個人的聲帶(如長短、厚薄等)固然是天生的,但使用方法後天是可以訓練的。如果天生一副好嗓子,又加上恰當的使用方法,這種情況當然是最好的。可是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大多數的演講家、歌唱家在嗓子上隻擁有中等天賦,而他們的美好聲音都是經過後天訓練得來的。

哼鳴發聲練習教學(怎樣才讓聲音更加悅耳動聽)2

一、喉部結構與機能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喉部的發聲機能,包括它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見圖2-7)。

喉頭大約位于第三至第五頸椎水平之間,上接咽部,下連氣管,好像一個可以活動的小室。它的上部呈三角形狀,而下部呈圓筒狀。由很多借助關節和韌帶連接起來的軟骨和肌肉組成。

從喉部的橫切面看,外面的一層是軟骨。它共有八塊,對喉部起到支架的作用。但對人類發音有意義的主要有四塊,分别為:一塊甲狀軟骨、一塊環狀軟骨和兩塊勺狀軟骨。

第二層為肌肉。喉部的肌肉共有五塊,依次為:聲帶外張肌(又叫環甲肌)、聲帶内張肌(又叫甲勺肌)、聲門外展肌(又叫環勺後肌)、聲門閉合肌(包括環勺側肌和勺肌)。

第三層是聲帶。它是人類發音的主要顫動體,由聲帶肌和聲韌帶組成,是兩片長短寬厚一緻、左右并列對稱、富有彈性的纖維質薄膜。聲帶位于喉室中央,前端相互連結在一起,固定在甲狀軟骨内面,不能分開;後端分别挂在兩條勺狀軟骨的聲帶突上,可以運動。當勺狀軟骨活動時,它就可以牽着聲帶左右活動,并因此而産生喉原音。比如,拉緊、放松、扯薄、變厚,均可引起聲帶振動,而兩片聲帶之間的狹窄縫隙猶如一扇能開能合的門,由于喉原音是從這裡發出來的,故被稱為“聲門”。

據相關研究發現:人類聲音的變化取決于聲帶的拉長或縮短、緊張或松弛、邊緣變薄或變厚,也取決于喉部肌肉和軟骨的牽制。雖然聲帶的振動不能直接形成語音,但是它的位置、形狀、質量、張力、彈性的變化卻直接影響着語音的産生,尤其是對音高和音色的形成至關重要。比如,聲帶長度的變化産生了不同的音高;聲門的開合變化産生了不同的音色;而音高與音色的不同組合又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人聲。

哼鳴發聲練習教學(怎樣才讓聲音更加悅耳動聽)3

圖2-7

二、喉部控制的要領

既然喉部控制這麼重要,那麼,下面我們繼續探讨關于喉部控制的要領。

首先,要相對放松。

演講時,喉部最好處于相對放松的狀态。因為放松了,肌肉才能靈活自如,才會産生有磁性、有共鳴感的聲音。如果聲帶緊張了,所發出的聲音就會生硬、刺耳,越是用力,聲音反而越暗淡,時間一長,聲帶馬上疲勞。

其次,要相互配合。

演講過程中,喉部控制要跟呼吸控制、口腔控制緊密配合,才能發出高質量的聲音。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聲帶松緊、厚薄的變化,聲門開合情況的變化,才使聲音産生了高低、強弱、明暗、虛實的變化,而聲帶的變化、聲門開合的變化卻離不開氣息的支持。另外,不同音色的喉原音在口腔咬字器官的控制下,才形成清晰标準的語音。如果發聲時,唇舌無力,不但造成吐字不清,影響聲音的質量,還會加大喉的負擔,導緻喉部處于緊張狀态,甚至會得慢性咽喉炎。

再次,把握好基本音色。

在演講中,盡管有時會用很很誇張的聲音。但是,它跟話劇、美聲歌唱等其他藝術還是有很大的區别。所以,它的基本音色還是以實為主,同時,要有一定的亮度。但不是越亮越好,否則,會使聲帶過度緊張,導緻所發出的聲音一點也不柔和。

最後,用聲積極有感情。

要以積極的心态來面對每一場演講。比如,對聽衆感興趣,對自己有信心。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喚起自己的表現欲,才能做到聲情并茂地演講。而那些被動的、冷漠的、機械的、沒信心的發言,不但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還會加劇喉的疲勞感。

哼鳴發聲練習教學(怎樣才讓聲音更加悅耳動聽)4

三、喉部發聲拓展訓練

介紹了喉部發聲的機能和喉部控制的要領後,接下來的又是很實用、很具體的訓練方法了。喉部發聲拓展訓練分為韌帶基礎訓練和音高變化訓練、音強變化訓練、音色變化訓練(見圖2-8)。

哼鳴發聲練習教學(怎樣才讓聲音更加悅耳動聽)5

圖2-8

1、聲帶基礎訓練

對于一些先天條件不是很好(比如聲帶偏薄、偏短)的語言工作者來說,想在短時間内增厚、增長自己的聲帶,可能這個夢想很難實現。不過,想提高自己聲帶開合的靈活度、顫動的靈敏性,這個有沒有具體的訓練方法?另外,對于演講家、培訓師等職業語言工作者來說,有時候可能需要大量、高強度地用聲,就算特别懂得保護嗓子,但時間久了,也會出現疲勞,比如兩條聲帶顫動不一,聲帶閉合不良等現象。那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嗓子迅速恢複原狀呢?針對上面的兩種情況,筆者在發聲訓練的實踐中,摸索出幾種聲帶訓練的方法,依次介紹如下:

首先,氣泡音練習。

所謂氣泡音,是指讓氣流微微沖擊聲帶,均勻地發出近似“ɑ”的音節,像一連串的氣泡一樣。具體一點講,就是在發音時使兩條聲帶微微靠攏,用微弱的氣息輕輕地吹動聲帶,發出一種像空氣在水中起泡兒的聲音。

事實證明,氣泡音練習法對實現聲帶振動的平衡性、靈活度,同時促進聲帶的生長與其增加聲帶肌的力量都是非常有效的。具體訓練步驟為--

第一步,訓練時間要選擇在清晨剛起床、充足睡眠之後,千萬别選擇在聲音已經用疲勞的時候。

第二步,口腔和喉部肌肉要處于放松狀态。

第三步,開始輕聲發“ɑ”的氣泡音。要求:發音均勻、持久、不能間歇;不能時大時小、時無時有;氣練的時間不宜過長,幾分鐘即可。

注:訓練材料為:

ɑ……

哼鳴發聲練習教學(怎樣才讓聲音更加悅耳動聽)6

其次,哼鳴練習。

哼鳴練習是建立在氣泡音訓練的基礎上,并且比氣泡音訓練又前進了一步,它使兩條聲帶靠得更近一些,當然,氣流對聲帶的沖擊力量也更強一些。

哼鳴訓練是以鼻韻母m、n、ng為訓練材料,通過發m、n、ng,特别是m這個鼻韻母來提高聲帶肌的彈性,增強聲帶的顫動力量。具體訓練步驟為--

第一步,口腔和喉部肌肉要放松,雙唇微閉,牙關打開,口腔呈自然狀态。

第二步,開始發m音節。發音過程中,先讓氣息通過咽腔到達口腔前部,在此處首先振動取得微弱共鳴。

第三步,氣息接着返回咽腔上達鼻腔并通過鼻腔流出,引起鼻腔共鳴,形成口鼻聯合共振。

第四步,結合氣息訓練,開始做哼鳴聲音的高度和強度逐步增加訓練。注:在此過程中,訓練者會深深體會到共鳴點的變化:先是口腔共鳴,接着是鼻腔共鳴,再接着是頭腔(額窦)共鳴,最後是三點連線、擴展成面,雙唇開始微微振動,而整個面罩似乎都在麻木之中。

注:訓練材料為:

m……

n……

ng……

特别聲明:哼鳴“m、n、ng”,3分鐘即可,也就是每一個韻母,哼一分鐘。練聲之前,一般先進行哼鳴練習。

聲帶的基礎練習做完之後,接下來就可以進行音高、音強、音色的訓練了。

注:音高、音強、音色的訓練,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聲音的彈性。所謂的聲音彈性,是指聲音随着感情變化而表現出來的伸縮性和可變性。換一句話說,就是演講時聲音的表現形式對自己變化着的思想感情的适應能力。所以,本書不再另列一節來講解關于如何獲取聲音彈性的内容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