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09:17:52

導語:19世紀,世界已經進入到資本主義時代。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法國美國緊随其後。到了19世紀中期 ,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已經成為一股不可遏制的浪潮。任何一國都沒有辦法自外于這個過程,不管你願不願意,都會卷進去。19世紀中期,中國和日本都面臨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嚴重的民族危機。19世紀60年代,中國地主階級洋務派發起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與此同時,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全面改造日本。30年後,中日爆發甲午戰争,這場決定兩國前途和命運的決戰,以清政府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告終。幾年後,日本完成工業革命,一躍成為帝國主義六強之一。然而,伴随1901年《辛醜條約》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在黑暗中仍然在探索救國的出路。同是學習西方,為什麼日本能走向成功,而中國灰飛煙滅?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1

一、日本有一種相當于真正歐洲意義的封建制度——幕藩體制

公元646年日本開始大化改新,全面學習唐朝的制度。大化改新後,日本建立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12世紀後期,日本進入幕府統治時期,天皇逐漸大權旁落。

天皇成為日本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天皇是神而不是人,他不管人間俗物,人間的事務由将軍來管,實權掌握在幕府将軍手中。将軍擁有最高統治權,占有日本1/4的土地,他本身是軍人,掌握軍權,也掌握行政權。他又是頭号大地主,所以還掌握财權 。他把全國剩下的3/4土地分封給200多個大名,他們就是高級武士。他們分到的那塊土地叫“藩”,跟“幕”相結合就成了幕藩體制。在17世紀日本的幕藩體制正式形成。

大名從屬于将軍,他們是将軍的屬下,但是在自己的藩内有一定的獨立性,在藩裡邊這些大名就是“土皇上”。日本統治結構當中的第四等也是最低的叫武士。 将軍有自己的武士, 大名也有自己的武士,他們各自隻聽命于自己主人。也就是說大名的武士不聽将軍的命令,他隻聽大名的命令。日本的封建制度,特别像歐洲的封建制。在中世紀的英國有個特别著名的格言:叫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大名不但掌握行政權和财權,還擁有自己的武裝 ,所以有的藩實力相當強大,因而潛伏着很大的離心力。這也是後來倒幕派勢力能夠迅速壯大的原因。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2

日本一直有這樣的一種相當于真正歐洲意義的封建制度的存在,使他後來能夠在倒幕戰争中取得勝利。

二、日本身份等級森嚴,“四民”身份不能轉化。

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的身份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确定,底層民衆要想改變境遇,隻有一條路可走——革命。

中國隋唐時期創立并完善的科舉制度,才學成為選拔官吏最根本的标準。血緣漸漸淡化,科舉制給普通人一線希望,通過考試改換門庭。任何矛盾、反抗都可以在體制内解決,除非天災人禍逼到極緻,農民輕易不會造反。科舉制度使得中國社會極為穩定。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3

三、日本人是最好的學生,明治維新從經濟、政治到文化全面學習西方。

日本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谕吉說:“作為當今之策,我國不應猶豫,與其坐等鄰國的開明,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其行列,而與西洋文明國共進退。對待支那、朝鮮的方法,也不必因其為鄰國而特别予以同情,隻要模仿西洋人對他們的态度方式對付即可。與壞朋友親近的人也難免近墨者黑,我們要從内心謝絕亞細亞東方的壞朋友。”

日本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社會。

1、經濟上,首先,承認土地私有,實行地稅改革。促進了日本生産力的發展,使日本農業開始走上近代化的發展道路。

其次,以“殖産興業”為口号,大力發展現代經濟。 就是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1871年日本政府派岩倉使團訪問西歐。使節團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對西方的詳細考察上,花了一年零十個月,耗資達百萬日元(占明治政府1872年财政收入的2%以上)。久米邦武在所著的《特命全權大使使美歐回覽實記》,說他們“日日鞅掌,不暇甯處”,廣泛接觸各國首腦政府官員和各階層人民,考察政府機構、議會、法院、公司、交易所,各種工廠、礦山、港口、農牧場、兵營、要塞、學校、報社和福利設施,參觀名勝古迹、博覽會等,全面認識西方文明,“目睹彼邦數百年來收獲蓄積之文明成果,粲然奪目,始驚,次醉,終狂”。日本決心把西方的工業文明移植過來。

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在歐洲的造船廠,活躍着日本人的身影,他們對西方文明“始驚”、“次醉”、“終狂”。1871年,岩崎彌太郎創辦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資本和政府的扶持,開辦銀行、造船廠、煉鐵廠等,後來成為世界著名的跨國财團。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了電報連通了橫濱和東京。1872年,連接這兩座城市的第一條鐵路竣工。1870年,這個國家有了第一台紡紗機。

——R.R.帕爾默《現代世界史》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4

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日本被劃為三府七十二縣,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統一的市場。1889年,明治政府頒《大日本帝國憲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君主立憲制的天皇制度。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5

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提倡忠君、服從、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日本建立起一支強悍的軍隊,抵抗外來侵略,進行殖民擴張。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6

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日本從服裝、建築、生活方式一概西化。日本人一千多年不吃肉,隻吃糧食和海産品,明治天皇帶頭吃牛肉、喝牛奶。甚至有人提出廢除日語,把英語作為國語;還有人建議日本人隻能與白種人結婚。最後因為推廣起來太困難而作罷。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7

最重要的一點是日本對教育的重視。1910年日本普及了6年義務教育,20世紀30年代普及了初中教育。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8

日本除了在思想改造上做的不夠,其他在政治經濟上所做的近代化的改造是非常徹底的。

而中國同時期開展的洋務運動,口号是“中體西用”,隻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不改變腐朽落後的封建制度,注定了洋務運動失敗的結局。

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一百多年前同是學習西方)9

結語:明治維新後,日本成功的擺脫民族危機,一個全新的亞洲國家、世界級的強國登上曆史舞台。讓中國人心酸的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國救亡圖存的活動一敗再敗。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争,中國戰敗,洋務運動破産。1895年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康有為、梁啟超發起公車上書,開始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1898年,康梁的救國運動再次失敗,民族危機更加深重……

如今,中國人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早已實現了民族獨立,屈辱的曆史已然過去。我們要以史為鑒,萬衆一心開拓美好的未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