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現在無論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還是企業人員,都需要繳納養老保險,因為養老保險關系着退休後的待遇。如果不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的生活将無法保證,但養老保險分為兩種,不同種類養老保險繳費的标準不一樣,退休後的待遇也會有所區别。
一、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非常完備的、根據法律法規規定強制建立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也就是說,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應該依法繳納養老保險,在勞動者到達退休年齡之後,按照規定領取養老金待遇,以保證退休後的勞動者的基本生活。
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是以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依據,确定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并由單位和個人按照一定比例進行繳費。現在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單位為16%,職工個人為8%,由用人單位進行依法扣繳。比如,某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10000元,則用人單位每月應該繳費為1600元,職工個人應該繳費為800元,總額2400元,進入職工個人基本養老保險賬戶。
但是不是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都是職工個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呢?這是不一定的,有可能更高或者更低。這是因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存在着上限和下限。繳費基數的上、下限由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來确定,上限為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下限為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如果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在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上限與下限之間,則繳費基數按照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來确定;如果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沒有達到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下限,則按照該下限進行繳費;如果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超過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上限,則按照該上限進行繳費。
比如,我所在的地方現在的社保繳費基數上限為17265元,下限為3453元。若某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不足3453元,則單位和個人應該按照養老保險基數為3453元來繳費,也就是單位應該繳費552.48元,個人應該繳費276.24元。而如果某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超過17265元,則該職工繳費基數為17265元,單位應該繳納2,762.4元,個人應該繳納1,381.2元。
如果沒有單位,而是靈活就業怎麼辦繳費?靈活就業人員可在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下限至上限之間的範圍内自願選擇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以我所在的地方來說,靈活就業人員可選擇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在3453元至17265元之間,但繳費比例為20%,全部由個人承擔。也就是說,靈活就業人員月繳費額在690.6元至3,453元之間。
如果沒有參加工作,也不想按照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那有什麼其他養老保險可以參保呢?有的,這就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一般隻要具有本地區戶口,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當期未參加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未領取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金的城鄉居民,可在戶口所在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不同于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按月繳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年繳費。我們省目前設定的繳費标準,共分為12個檔次,分别為每年200元、300元、 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等。參保人可以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
為什麼說多繳多得呢?這是因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養老保險待遇也是支付終身的。隻要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障待遇,即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參保人繳費滿15年每增加一年,基礎養老金增加4元,目前我所在地方基礎養老金為230元。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标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比如若每年繳2000元,繳存15年,則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為3萬元,退休後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0000÷139=216元。加上基礎養老金每月230元,實際全額養老金為446元。基礎養老金也會随着地區經濟發展等因素而增長。
總之,基本養老保險分為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種。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由從業人員或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不繳納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可以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無論繳納哪種基本養老保險,都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納标準越高,繳納年限越長,最終的養老金也會越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