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排版中,很多人習慣首行縮進的2個漢字使用空格來實現,其實這是不正确的做法。對于字符在文檔中的縮進,Word已經提供了相應的設置方法,先上圖:
①段落的縮進,總共有4種形式:左縮進、右縮進、首行縮進和懸挂縮進。與之對應的,在水平标尺中,有相對應的滑塊可以快速設置縮進。
②段落的間距,可以以段落為單位,設置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距離,參數分段前和段後;段落内以行為單位,可以設置行與行之間的距離。
1
左右縮進設置
左縮進,設置的是段落整體由頁面左側邊緣向頁面中心縮進的距離。如下圖,設置段落左側縮進2字符,即所有段落整體向左縮進了2個字符的距離:
右縮進,正好和左縮進相反,是段落整體由頁面右側邊緣向頁面中心縮進,這裡就不再上圖了。
2
首行縮進與懸挂縮進
首行縮進是我們中文排版的慣例。即每一段的第一行,在左側空出2個字符出來。其他行按左右縮進設置進行縮進,如下圖為左右縮進為0,首行縮進2字符的效果:
而懸挂縮進正好和首行縮進相反,即每一段落的第一行 按左右縮進設置進行縮進,而其它行按懸挂縮進的設置從左側向頁面中間縮進。下圖為左右縮進為0,懸挂縮進2字符的效果:
3
段前與段後距離
首先,我們要搞清這樣一個單位對象的區别,段落,是排版的基礎單位,一個段落允許有多個行。在錄入文檔的時候,當字符排例滿一行後,就會自動換到下一行,如果需要,也可以輸入手動換行符【Shift 回車】換行;隻有确實需要分段了,手動回車後,Word才會結束當前段落,另起一個新段落。
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距離是可以設置的,即段前、段後距離。
上圖第一段與第二段之間有很大的空白區域,通過選擇第一段文字可以看出,空白區域的屬性值屬于第1段的段後距設置的值。查看段落屬性如下: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選擇段落文本觀察空白區域的陰影歸屬來判斷其間距屬性設置屬于哪一段、屬于什麼間距類型。段前距與段後距類似,這裡不再舉例。
4
行間距設置
行間距是行與行之間的距離,這裡最常用的是單倍行距、1.5倍行距和固定值。有三個快捷鍵【Ctrl 1】、 【Ctrl 2】、【Ctrl 5】分别對應單倍行距、2倍行距和1.5倍行距設置,大家可以特别記憶一下,方便快速設置。
這裡着重要提的是關于固定值,大家一定要慎重使用,特别是在使用嵌入式圖片、圖形或在設置有固定值的段落中又使用了較大的字号時,有可能文字或圖片顯示不全。
這是因為在該段中限制了行距的高度,而使用的文字或圖片高度大于此固定行距,因此,高出的部分被Word隐藏了。知道了原因,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隻需要将問題段落的行間距設置為單倍行距就可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